《筆尖網》文/筆尖觀察
在資本市場的舞臺上,企業的每一個動作都可能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太和水這家專注于水環境生態建設和水環境生態維護的企業,近期卻因一筆巨額的算力大單而陷入了輿論的漩渦。
據2024年9月的公告顯示,太和水旗下成立僅3個月的子公司——上海微瑆科技有限公司,與客戶上海嘉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一份價值3.43億元的《2024年高性能算力設備采購合同》。這一消息迅速在市場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尤其是在太和水自身業績連續虧損的背景下。
近年來,太和水的財務狀況并不樂觀。自2021年上市以來,公司的業績便開始出現下滑。2021年至2023年,太和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60億元、2.05億元和1.83億元,凈利潤更是從盈利轉為虧損,分別錄得9240.83萬元、-1.60億元和-2.87億元。進入2024年,公司的頹勢并未得到扭轉。2024年上半年,太和水的營業收入僅為7514.54萬元,同比下滑25.68%,凈利潤更是虧損1996.44萬元。
在這樣的背景下,上海微瑆的大單顯得尤為突兀。這筆交易不僅金額巨大,而且與太和水的主營業務并無直接關聯。太和水主要從事水環境生態建設和水環境生態維護業務,以及飲用水業務,而此次交易卻是關于人工智能高性能算力服務器的銷售及安裝調試等服務。
上交所也迅速對這筆交易發出了問詢函,要求太和水說明是否存在規避財務類退市風險臨時構造貿易類合同的情形。太和水在回復中表示,上海微瑆具備實施相關交易的能力,且本次交易不存在為規避財務類退市風險而臨時構造的情況。
值得關注的是,上海微瑆成立于2024年6月7日,成立僅三個月就能簽署大單,其業務能力和技術儲備是否足以支撐如此大規模的交易仍有待觀察。
太和水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 2024 年年度利潤總額-2.7億元到-3.2億元。預計 2024 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2.7億元到-3.2億元。預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2.73億元到-3.30億元。
預計 2024 年年度實現營業收入 1.3億元到 1.7億元,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后的營業收入為 1.3億元到1.7億元,低于 3 億元。
《筆尖網》關注到,對于業績的虧損,公司指出一方面受宏觀經濟波動、財政狀況影響,考慮到工程款的可回收性,公司放緩項目進度,在建項目較少,導致當期工程收入下滑;另一方面公司 2024 年度為加速回款,促進項目盡快達到回款條件,推動存量項目結算,項目結算扣減對當期營業收入沖減影響較大。
此外,公司的主要客戶為地方政府和大型國有企業。受經濟下行等因素影響,部分客戶回款結算周期加長、回款難度增加,公司依據企業會計準則及會計政策等相關規定,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和合同資產減值準備,針對無法收回的款項,采取個別認定,這對公司 2024 年度業績產生了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