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申萬一級行業分類,截至2025年2月14日收盤,共有257家醫藥生物行業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業績預告。
業績預喜的醫藥生物企業合計73家,其中43家企業預增,23家企業扭虧,7家企業略增。具體來說,百利天恒-U、達仁堂、東阿阿膠等9家企業預告凈利潤下限超過10億元。
榮昌生物、君實生物-U、華仁藥業等20家企業預告2024年凈利潤上限虧損超過5億元。
73家業績預喜,百利天恒-U、達仁堂利潤規模居前?
公開資料顯示,73家業績預喜醫藥生物企業中,百利天恒-U、達仁堂等9家企業預告凈利潤下限超過10億元。按申萬二級分類,9家企業中屬于化學制藥、中藥Ⅱ板塊的居多。
2025年1月21日,百利天恒-U披露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4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約36億元。公司2024年度營業收入與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增加,歸母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實現扭虧為盈,主要系公司于報告期內收到核心產品BL-B01D1(EGFR×HER3雙抗ADC)的海外合作伙伴百時美施貴寶(BMS)基于合作協議支付的8億美元不可撤銷、不可抵扣首付款,導致公司營業收入大幅增加所致。
達仁堂預計2024年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為21.50億元至23.90億元,同比增長118%至142%。主要是由于本報告期內出售了聯營公司中美天津史克制藥有限公司13%的股權給赫力昂(中國)有限公司,實現處置收益17.1億元,稅后凈利潤14.5億元。但是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減少,主要是由于中美天津史克制藥有限公司等聯營公司投資收益同比減少,以及計提的長期資產減值損失同比增加(尚需外部評估機構評估后確認)。
從利潤增速來看,40家預喜醫藥生物企業預計2024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00%,其中華北制藥、河化股份、微電生理-U增速居前。
華北制藥公告顯示,公司預計2024年歸母凈利潤為1.25億元,同比增長2456.08%。主要兩個原因:(一)主營業務影響。報告期內,公司通過調整產品結構,加強采購管理,降低采購成本,推行精益管理,深挖成本費用管控等措施,實現盈利能力提升。(二)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2024年非經常性損益1,800萬元左右,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3,212.30萬元左右。
河化股份預計2024年歸母凈利潤為0.78億元至0.86億元,同比扭虧為盈。業績變動主要原因如下:1、公司將35萬噸/年尿素產能置換指標(含中間產品“合成氨”21萬噸/年)以協議方式轉讓給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獲得轉讓收益約7600萬元,該部分收益為非經常性損益。2、子公司南松醫藥努力拓展市場,控制各項期間費用,加強降本增效,營業收入、凈利潤相應有所增長。 ??
榮昌生物、君實生物-U、華仁藥業等預虧達到或超過5億元?
榮昌生物、君實生物-U、華仁藥業等20家企業預告2024年凈利潤上限虧損達到或超過5億元。
榮昌生物預告2024年歸母凈利潤虧損14.70億元。報告期內,公司新藥研發管線持續推進,多個創新藥物處于關鍵試驗研究階段,研發投入增加,同時泰它西普和維迪西妥單抗銷售收入快速增長,產品毛利率持續增長,銷售費用率明顯下降。因此,預計公司2024年度為凈虧損,呈減虧趨勢,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均為虧損。 ??
君實生物-U預計2024年歸母凈利潤虧損12.92億元,但虧損金額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主要系公司積極落實“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持續加強各項費用管控,降低單位生產成本,提升銷售效率,并將資源聚焦于更具潛力的研發項目。報告期內,預計公司研發費用為12.74億元左右,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34.24%左右。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信息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版權聲明:本作品版權歸面包財經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