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科基?
來源 / 節點財經
在人類發展的星辰大海中,每一次顛覆性的技術浪潮,都不僅僅是冰冷的技術迭代,更是地緣政治、商業版圖乃至人類命運的重新洗牌。
英國憑借蒸汽機和工業革命,成就了“日不落帝國”;美國通過電氣化和信息技術革命,奠定了其全球領導地位。如今,當人工智能(AI)被視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引擎時,其控制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為了爭奪其控制權,全球各地掀起了你追我趕的發展熱潮,或者熱炒。
在眾多的城市之中,北京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它沒有杭州“六小龍”的流量熱度,也沒有深圳“四巨頭”的耀眼光環,但憑借扎實的技術積累、龐大的產業規模和完善的生態體系,靜水流深,正在悄然之間穩步邁向"全球開源之都"的目標。
先看一組數據:2024年,北京AI相關社會融資達440億元,全國占比超四成,穩居第一。當其他地方追逐單點技術突破時,北京的AI產業規模已經達到3500億元,人工智能核心產業同比增長超28%。
此外,據胡潤研究院發布《2024胡潤中國人工智能企業50強》指出,北京以20家企業數量領先,占榜單數40%;上海9家,深圳8家,廣州4家。
這樣的成績,顯然靠短期炒作不可能實現,而是政策、資本、人才和生態的綜合作用。在“全球開源之都”這面旗幟下,北京正用數據和成果,挑戰閉源巨頭的壟斷,重新定義AI的全球格局。
01 “全球開源之都”背后有深意?
在全球信息化的發展進程中,選擇集思廣益的開源路線,還是選擇系統精密的閉源路線,歷來都是技術發展的爭論熱點。此輪AI大潮之前,最著名的一對例證就是IOS系統和安卓系統。
蘋果立足IOS系統打造自己的閉源帝國,但安卓作為后起之秀,憑借開放的生態全球開花。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安卓系統的市場份額已經高達74%,遠超IOS系統。
目前,人工智能發展已來到十字路口,開源與閉源的對決已經不是簡單的技術路線之爭,更是關乎AI未來發展主導權的戰略博弈。
在AI的開源陣營中,中國已經成為絕對主力,開源的DeepSeek風靡全球,已經無須贅述。而今年以來,多個立足北京的開源項目全面爆發,同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比如,智譜AI開源的GLM-Z1-Air模型,以320億參數實現了與滿血版DeepSeek-R1相近的性能,而生成速度提升8倍,推理成本僅為1/30;面壁智能的開源端側模型MiniCPM以8B參數規模實現端側多模態能力,榮登Hugging Face"2024最受歡迎最多下載榜單";北京智源研究院開源的通用向量模型BGE,更是成為全球最普及的開源向量模型之一;開源架構的人形機器人母平臺“天工”……
這些開源項目的成功,印證了開源模式在加速技術迭代上的獨特優勢。通過開源,全球開發者可以并行測試不同方案,快速篩選最優解。"群體智慧"的協作模式,與“閉門造車”的閉源研發路徑形成了鮮明對比。
相比之下,閉源模式卻是另一番景象。OpenAI的GPT-4系列模型雖然一度引領潮流,但其封閉生態加劇了用戶流失。安全問題也成為路線之爭的焦點戰場。閉源陣營長期以“安全可控”捍衛其封閉策略,但OpenAI頻發的數據泄露事件使這一說辭不攻自破,而歐盟對ChatGPT數據隱私的調查,也暴露出閉源系統的"黑箱"隱患,而開源模型則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其允許企業自主審查代碼,規避合規風險。
聚集在北京的開源社區正構建多層次防御體系,比如智譜“沉思模型”具備安全對抗訓練模塊,面壁智能的輕量化模型支持端側部署以減少數據外泄風險,而北京開源芯片研究院的RISC-V處理器核“香山”系列,則從硬件層打破x86/ARM架構的安全黑箱。
開源已經不僅是技術選項,還是安全必選項,而開源社區形成的生態聚合效應,也正在改變游戲規則。開源路徑看似放棄短期商業利益,實則瞄準更大的戰略目標,即通過構建開放生態,逐步瓦解西方巨頭的技術霸權,這也正是北京“全球開源之都”戰略背后的深意所在。
02 “全球開源之都”何以崛起?
如果說杭州“六小龍”是AI賽道上的尖刀,北京立足“全球開源之都”構建的AI生態,就是一面堅不可摧的盾陣。
北京的底氣在于,這里集聚了全國AI的頂尖學者,清華、北大等高校成為大模型“技術母體”,智源研究院則被稱為AI界的“黃埔軍校”。北京AI相關企業數量約2400家,約占全國一半,已通過備案上線的大模型數量達132款,全國第一。
北京的AI生態圈已經形成了“學術-產業”人才流動的良性循環,而相比硅谷式的顛覆性口號和宣言,在構建“全球開源之都”上,北京并不過度追求短期爆發,而是系統性地構建人才、數據、算力、資本的全要素支持體系。
開源競爭不是百米沖刺,而是一場需要持久耐力的馬拉松。
2023年,北京市通過了《北京市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實施方案(2023-2025年)》,明確將AI作為“新質生產力”核心引擎。
2024年4月,北京市圍繞“人工智能+”戰略又推出8大舉措,宣布對大模型、通用智能體等項目最高獎勵3000萬元。其中,亦莊投入超10億元打造“全域AI之城”,海淀每年投入超10億元建設AI產業高地。更具標桿意義的是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其不僅直接投資智譜等企業,去年更帶動社會資本超86億元。
這些政策不是口號,背后都是真金白銀。“政府引導基金+社會資本”的雙輪驅動,不僅激活了眾多企業的開源熱情,也重構了中國AI生態。
以快手可靈2.0為例,其文生視頻模型在全球評測中碾壓Sora。這不僅得益于快手的算法創新,更離不開北京提供的算力、數據和政策支持。而可靈團隊也開源了目前質量最高的大規模視頻生成數據集Koala-36M,其包含3600萬個高質量視頻片段,顯著提升了文本與視頻的語義對齊。
進一步來看,北京的AI生態,核心在于“聚合”。
2024年4月,國內最大開源平臺Gitee落地北京亦莊,致力于構建“算力廣場+數據商城+模型超市”一體化服務。同期,“產業人工智能賦能中心”和“模力方舟”社區亮相,匯聚了1800萬用戶、2000余所高校、3500萬個代碼倉,為中小企業破解算力不足、數據匱乏的難題。同時,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開源中國等平臺則通過國際開源社區建設,吸引全球開發者。
僅在北京海淀一個區,市場主體超28萬家,科技型企業占比48.9%,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近萬家,形成了軟件和信息服務、人工智能、科技服務等5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僅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就聚集了1300余家企業,基本形成全產業鏈部署。
北京的開源生態就像是一個熱帶雨林,既有參天大樹,也有多樣生態位,這是單一技術巨頭無法復制的復雜性和生命力。
03 開源之都,正在顛覆閉源霸權?
如今,站在2025年的時間節點回望,致力于打造“全球開源之都”的北京已從跟跑者變為不可忽視的挑戰者。
幾天前的5月6日,智源研究院在法國巴黎舉行的GOSIM全球開源創新論壇上發布大型開源文本數據集CCI 4.0,為全球的大模型創新發展再次奉獻出重要的開源資源。
更早之前,4月21日,昆侖萬維的SkyReels團隊正式發布并開源SkyReels-V2,這是全球首個使用擴散強迫(Diffusion-forcing)框架的無限時長電影生成模型。其不僅在技術上實現了突破,還提供了多種有用的應用場景,包括故事生成、圖生視頻、運鏡專家和多主體一致性視頻生成等。
SkyReels-V2方法概述
從智源到智譜,從快手可靈到昆侖萬維,從BGE到“香山”,眾多北京機構、企業不斷向全球AI界進行技術輸出。種種跡象表明,中國開源力量已從技術接受方轉變為輸出方。
而且,北京的開源生態并非零散的技術堆砌,而是形成了從芯片到應用的全棧能力。正是基于“開源之都”的深厚根基,應用層面才得以全面開花,比如快手可靈AI 2.0視頻生成模型對比Sora勝負比達367%;生數科技Vidu Q1登頂VBench文生視頻雙榜單;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的“天工“平臺,實現全球首例純電驅全尺寸具身智能機器人擬人奔跑……
目前,中國的技術影響力的滲透已超越預期,呈現出“農村包圍城市”的路徑,逐步向核心商業領域滲透。
伴隨著技術的進步,行業標準制定權的爭奪戰也開始打響。北京智源研究院發布的"天秤評測體系",正試圖建立大模型評價的中國標準;而GLM系列模型采用的MIT開源協議,正在改寫開源軟件的商業規則。
北京開源企業們的策略很明確,即通過主導評測基準和許可協議,重塑全球AI技術鏈的游戲規則。
更需要關注的是,開源路線在商業模式方面的創新,即“分層開源”策略也為中國企業的“持久戰”奠定了基礎。所謂“分層開源”就是基礎模型完全開源以擴大用戶基礎,企業版工具鏈和專業支持服務則創造收入。
4月18日,智譜Z基金出資3億元支持全球開源社區創業,本質上是通過資本紐帶構建商業生態。這種模式既避免了純粹開源項目的盈利困境,又規避了閉源系統的封閉弊端。
面對開源模式的蓬勃發展,今年2月,閉源模式“扛把子”、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首次承認,其閉源策略“站在了歷史錯誤的一邊”。
當然,開源不一定能完全取代閉源,但至少為全球AI發展提供了另一種可能,在這個技術民族主義抬頭的時代,北京的“全球開源之都”建設,正在為人類AI發展開拓新的方向和可能。
事實也終將證明,真正的創新,不是靠參數堆砌,而是靠生態的韌性與開放的胸懷。
*題圖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