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5月20日訊(記者 王婉瑩)5月19日晚間,錦龍股份(000712.SZ)公告稱,決定終止籌劃出售中山證券67.78%股權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歷時近一年,楊志茂這一資產出售計劃意外擱淺。
回溯來看,去年6月,錦龍股份稱,要加快推動公司業務轉型,并為公司向實體經濟轉型和拓展新質生產力創造有力條件,故而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宜,后將中山證券股權于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預掛牌,計劃出清股權。
緣何又終止?錦龍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和《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下稱《重組管理辦法》)相關規定,是為防止公司在出售中山證券股權后可能出現主要資產為現金或者無具體經營業務的情形。
此說法,顯然并不能令市場和投資人信服。根據《重組管理辦法》第十一條第(五)項的規定,上市公司實施重大資產重組,應滿足“有利于上市公司增強持續經營能力,不存在可能導致上市公司重組后主要資產為現金或者無具體經營業務的情形。”若按此規定的合規限制,錦龍股份在初期籌劃及中期推行過程中,早應意識到該問題,而非等到一年后再以此理由推翻。
且在2024年年報中,針對未來發展展望,錦龍股份還在信誓旦旦稱,“確保不出現可能導致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后主要資產為現金或者無具體業務的情形。”
(圖片來源:錦龍股份年報)
據悉,此前已有意向受讓方與錦龍股份進行接洽,其中部分意向受讓方還對中山證券開展了盡調工作,整體進展較為順利。本月初,錦龍股份還在更新此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進展公告,但僅隔半月,錦龍股份的大股東卻反悔了。
上市公司口徑如此前后矛盾,也讓業內納悶,錦龍股份實控人楊志茂“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事實上,錦龍股份連續出售核心資產的主要原因,是其嚴重的財務負擔,公司試圖通過出售中山證券及東莞證券股權回籠資金,以緩解“缺錢”壓力。
從錦龍股份自身情況來看,近四年來公司持續虧損,2021年至2024年,錦龍股份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0.06億元、2.47億元、1.92億元,6.63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虧損1.31億元、3.92億元、3.84億元、0.89億元。今年一季度,錦龍股份營收0.31億元,歸母凈利潤虧損0.96億元,仍陷虧損。
截至2024年末,公司合并負債總額達191.96億元,資產負債率攀升至81.09%,短期借款規模達16.46億元。此外,由于相關債務未能如期清償,近年來,錦龍股份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面臨多起訴訟,公司部分股份也被司法拍賣。
就在發布終止出售中山證券股權公告的同時,錦龍股份還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向廣東華興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申請授信和借款展期的議案》。據悉,2024年7月,錦龍股份向華興銀行申請不超過人民幣10億元的授信額度,并以公司所持東莞證券6000萬股股份(占東莞證券股份總數的4%)提供最高額質押擔保。2025年1月21日,錦龍股份向華興銀行借款人民幣10億元,期限4個月。
不過,由于還款時間將至,錦龍股份董事會同意將上述授信展期至2027年5月,將上述借款展期3個月,原質押的東莞證券股份相應展期。
除了出售中山證券股權,此前錦龍股份還計劃出售東莞證券20%股權。2024年3月,公司與東莞金控資本達成初步意向,擬以22.72億元轉讓該部分股權。若交易完成,錦龍股份對東莞證券的持股比例將降至20%。
另需關注的是,錦龍股份欲拋售股權的中山證券、東莞證券2024年業績均回暖明顯。2024年財報顯示,中山證券營業收入達8.11億元,同比增長76.4%;歸母凈利潤1.53億元,同比大增237.61%。東莞證券實現營業收入27.53億元,同比增長27.73%;凈利潤9.23億元,同比增長45.4%,結束了連續兩年業績下滑的態勢。
為此,也有市場觀點指稱,也不排除是受中山證券業績回暖影響,楊志茂想再“留一留”,待價而沽。(藍鯨新聞 王婉瑩 wangwanying@lanjing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