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證監會發布《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強化了業績比較基準的約束作用,將業績比較基準與基金公司的收入和基金經理的薪酬考核掛鉤。
國投瑞銀基金旗下的國投瑞銀產業趨勢在過去4年累計虧損超30億元,同時收取管理費超1億元。
截至5月26日數據(下同),國投瑞銀產業趨勢A近三年以來凈值下跌56.28%,跑輸業績比較基準超過60個百分點,同類排名墊底。
業績低迷、管理費“旱澇保收”,國投瑞銀基金合規風控是否存在漏洞?投研是否盡責?
近三年跑輸業績比較基準超60個百分點?
國投瑞銀產業趨勢成立于2021年6月,是一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為:中證800指數收益率*60%+中證港股通綜合指數收益率*20%+中債綜合指數收益率*20%。
國投瑞銀產業趨勢A成立初期業績表現較為突出,排名同類產品前列。然而,2022年以來,該基金業績持續表現欠佳。
截至5月26日數據,國投瑞銀產業趨勢A成立以來凈值下跌44.44%,跑輸業績比較基準超過20個百分點。近三年以來,基金凈值下跌56.28%,跑輸業績比較基準超過60個百分點,同類排名2940/2946。
2025年以來,國投瑞銀產業趨勢A凈值回撤6.05%,跑輸業績比較基準超過7個百分點,同類排名4205/4559。
長期重倉新能源 一季度末大幅調倉?
國投瑞銀產業趨勢基金經理為施成。公開資料顯示,施成于 2017年3月加入國投瑞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曾任中國建銀投資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研究員,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深圳睿泉毅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國投瑞銀產業趨勢股票占基金總資產的88.83%。
研究基金持倉發現,基金重倉股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板塊,長期重倉股包括寧德時代、科達利等。一季度末,基金進行大幅調倉,新增恒立液壓、圣泉集團、蔚藍鋰芯等重倉股,涉及人形機器人、半導體等板塊。
基金經理在一季報中表示:“本期我們新增的部分投資標的,其傳統主業屬于節能環保及相關配套設備、節能設備制造,同時在儲能設備、高性能電池、AI電連接、高性能電感、機器人執行器等領域進行了前瞻布局。”
累虧超30億,收取管理費超1億?
伴隨著凈值下跌,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國投瑞銀產業趨勢累計虧損超過30億元。國投瑞銀基金作為基金管理人,累計收取管理費超過1.8億元,實現旱澇保收。
公開資料顯示,國投瑞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05年6月8日合資成立,是境內第一家外方持股比例達49%的合資基金公司。公司股東為國投泰康信托有限公司(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和瑞銀集團(UBS AG),持股比例分別為51%和49%。
近期,證監會發布《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強化了業績比較基準的約束作用,將業績比較基準與基金公司的收入和基金經理的薪酬考核掛鉤。
證監會指出,對主動管理權益類基金,推行與基金業績表現掛鉤的浮動管理費率收取模式,對于符合一定持有期要求的投資者,根據其持有期間產品業績表現適用差異化的管理費率。業績明顯低于比較基準的,須少收管理費,有力扭轉基金公司“旱澇保收”的現象。
旗下產品長期業績跑輸基準,4年累計虧損超30億,國投瑞銀基金投研風控是否存在漏洞?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信息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版權聲明:本作品版權歸面包財經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