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股價大漲讓騰訊控股公司超越了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在6個月后重新進入了世界前十大最具價值的公司行列,位居第十位。
然而,騰訊內部高層卻難以像資本市場如此樂觀。據證券時報報道,12 月 15 日,騰訊召開員工大會,馬化騰發表講話,大量內容涉及未來戰略方向,涉及視頻號(含電商)、云業務戰略調整、PCG 業務優化、買量貪腐問題。
創始人如此嚴肅地指出經營問題以及發展戰略實屬罕見,可以預見的是騰訊已經到了不進則退的關鍵期,騰訊維持成長的勝負手究竟是什么?本文將詳細解析。
視頻號的發展或將超出市場預期
馬化騰在騰訊的內部員工會議上對視頻號寄予厚望,稱視頻號是“全場的希望”。從相關數據來看的確不無道理。
在2022年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中,騰訊首次公布了視頻號部分指標的具體增幅。其中,視頻號總使用時間比朋友圈總使用時間長的80%以上。視頻總播放量同比增長了200%以上,基于人工智能的視頻點擊量同比增長了400%以上,日均活躍用戶數和視頻上傳量同比增長了100%。
據騰訊2021年財報顯示,視頻號商業化主要包括短視廣告、直播打賞和電商直播。考慮到微信的大眾屬性,直播內容和趨勢都受到限制,公司將優先發展視頻流廣告。7月18日,微信視頻號推出了信息流廣告,騰訊總裁劉熾平表示,2022年第二季度的電話會議上,已經推出了競價廣告,并增加了用戶能夠看到的廣告比例。
參考朋友圈廣告和競品廣告情況,在現有的視頻號時長下,假設已開啟全量變現,浙商證券測算視頻號廣告變現潛力為約 300 億元年增量收入,可貢獻約 215~245 億增量稅前利潤。到 2024 年,視頻號則有望帶來約 240 億元增量廣告收入,約 180 億增量稅前利潤與約 150 億元增量凈利潤。
超百億的凈利潤對于巨無霸的騰訊來說,也是很大的一塊“肥肉”了。如果視頻號商業模式跑通的話,這將直接給騰訊發展下一代“全真互聯網”帶來寶貴的戰略機遇期。
打造游戲新增長極難以預期
2022年 12 月 28 日下發 44 款進口版號,距上一次進口版號下發(2021 年 6 月 28日)已過去超過一年時間,進口版號的重啟基本確立游戲行業監管的進一步放松與常態化回歸。有射擊、生存、日本美國韓國 IP、二次元相關,監管壓力大幅放松。12 月國產網絡游戲審批信息共 84 款游戲獲批(11 月下發版號70 款,維持常態化發放且數量環比增加),其中包括移動游戲為 72 款,客戶端游戲 12 款。
人民網社評游戲除娛樂屬性以外,還具備“科技”及“文化”的新價值。正如人民網社評所解讀的“科技”屬性和“文化”屬性:
(1) “科技”是指游戲產業有助于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推動5 G、芯片產業、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發展。
(2)“文化”是指通過游戲打破文化壁壘,使之成為中國文化傳承與交流創新的網絡工具,對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影響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起到重要作用。我們預計游戲產業將迎來政策紅利期,不僅賦予游戲產業新的價值,還賦予游戲以“虛”為“實”服務的功能。
在政策逐漸放松的背景下,騰訊的游戲業務或將迎來第二春。然而新游戲是否能復制“王者榮耀”的成功還是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的,現在的騰訊已經是互聯網中的巨無霸公司很難創造可以“出奇”的游戲新品。而且就算國內游戲行業復蘇市場空間也并不是很大了。
騰訊目前重點發展方向依舊是出海。騰訊發起的13家游戲投資并購中,有11家是針對海外廠商的——盡管騰訊業務高度依賴國內市場,但其海外市場的增長確定性很強;騰訊在2022年加大海外布局,既是對國內版號稀缺的憂慮,也是對資本市場和股東釋放的積極信號。
虎嗅獨家獲悉,騰訊游戲接下來全球化布局包括:a、從面向國內做游戲轉為面向全球做游戲;b、騰訊海外 PC、主機團隊數千人將利用多平臺優勢打造高品質作品;c、加大部署成建制、成規模的本地團隊,打造研發一體化全球游戲協作體系。
總結來看,騰訊現在重點發展的游戲、視頻號業務是當前企業是否能存活下去的關鍵,而不是創始人看好的未來互聯網范式,相信在不久的未來騰訊能夠通過穩健的經營理念給互聯網行業帶來真正的成長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