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五一前夕,在拼多多的百億補貼頻道,一些店鋪53度500毫升的飛天茅臺單瓶售價為1999元,而購買兩瓶則有額外優惠,總價為3990元。
來源 | 中訪網
作者 | 一杭工作室
今年五一前夕,在拼多多的百億補貼頻道,一些店鋪53度500毫升的飛天茅臺單瓶售價為1999元,而購買兩瓶則有額外優惠,總價為3990元。
五一節后,雖然平臺上1999元一瓶的低價已難覓蹤跡,但兩瓶53度500ml飛天茅臺的價格甚至比五一前更低,進一步下探至3965元,單價不到1983元。
長期以來,2000元被視作飛天茅臺價格“不可逾越”的心理防線。如今,在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的強力補貼攻勢下,這道防線轟然崩塌。而茅臺價格的崩盤不僅是單品的潰敗,更是中國高端酒市場乃至整個消費領域劇變的縮影。
1
防線為何失守?
早在2024年6月,著名陳年白酒收藏專家曾宇就預測,由于消費場景減少和投資收藏屬性的減弱,飛天茅臺價格必然會跌至2000元以內。
彼時,新帥履新,市場信心如春日暖陽般積極回暖,酒企與經銷商攜手推出控貨提價策略。在多方努力下,茅臺價格雖如坐過山車般起起伏伏,但始終未跌破2000元這一關鍵心理價位。
然而,如今消費端、政策端、資本端三股力量形成合力,如洶涌潮水般沖擊而來,最終讓這條防線在多重壓力下轟然崩塌。
去年我國GDP增速回落至5%,居民儲蓄率攀升至35%,消費信心指數持續低迷。在消費降價的大背景下,高端白酒作為經濟景氣度的晴雨表,自然感受比其他行業深。
而茅臺乃至白酒的“年輕化”仍然任重道遠。雖然茅臺此前通過推出醬香拿鐵、醬香冰淇淋、低度文創產品等的嘗試,也吸引了為數不少的年輕客群進行“嘗鮮式消費”。但2025年初,茅臺冰淇淋事業部解散,三年50億投入最終換來不足5億營收,毛利率僅28%,遠低于白酒業務90%的水平。
此外,雖然茅臺近年來在不斷通過“i茅臺”平臺強化價格管控,但線上電商平臺(如拼多多)的補貼行為,正在常態化、持續拉低市場價格,此舉也加劇了渠道沖突,后續的價格穩定,關鍵取決于酒企對電商渠道的管控是否到位。
而2025年中央重申“八項規定”,貴州、重慶等地升級禁酒令,明確公務活動禁止飲酒,也將再度收緊高端白酒的生存空間。
2
有人歡喜有人憂慮
價格失守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在白酒產業鏈激起層層漣漪,不同環節正經歷截然不同的生存境遇。
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茅臺價格的親民化無疑是場久旱逢甘霖的喜事。在多位消費者看來,過去茅臺的高端定價常令人生畏,婚宴、商務宴請等場合選用茅臺,往往意味著不菲的開支,如今價格下探至2000元以內,終于可以毫無負擔地暢享茅臺的醇厚口感。更有消費者戲言,終于實現了‘茅臺自由’,不用再為價格卻步。
電商平臺也能憑借此輪茅臺價格波動大展拳腳。在拼多多“百億補貼”助力下,平臺銷量一路飆升,單瓶1999元、兩瓶3990元的飛天茅臺,以及海外版單瓶1680元的‘骨折價’,成功吸引海量用戶涌入。在“假一賠十”與保險承保的雙重保障下,電商平臺不僅鞏固了自身地位,還借此機會拓展用戶版圖,成為茅臺價格波動中的最大贏家。
然而,對于經銷商和零售商來說,這是一場利潤空間被壓縮的危機。經銷商卻是滿腹苦水,擔心庫存轉化為燙手山芋。
茅臺鎮一家醬酒生產企業的資深從業者表示,“現在最難受的可能不是茅臺鎮的酒廠,不是消費者,而是中間經銷商,因為他們手上積壓了大量庫存,而價格一直在下降。原來身邊很多以酒水為主業的同行,如今都會想辦法搞點別的事情做,將經營酒水作為副業。”
同時,次高端白酒品牌面臨前所未有的沖擊。飛天茅臺價格下探至2000元以下,直接侵占了原本屬于800-1500元價位次高端產品的市場份額。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降級消費”高端茅臺,而非次高端產品,導致區域名酒品牌市場份額進一步收縮。
3
2000元是終點還是起點?
未來,茅臺價格能否止跌回升?白酒行業又能否在這場價格風暴中迎來新生?答案并非簡單的是非判斷,而是取決于多重復雜因素交織下的動態博弈。
2025年,茅臺計劃推出30余款新品,這一舉措本被寄予厚望,旨在拓展產品線、挖掘新的市場增長點。然而,市場反饋卻不盡如人意。數據顯示,非飛天茅臺產品價格倒掛率高達27%,這意味著部分產品市場售價低于經銷商進貨價。在此困境下,部分經銷商無奈選擇虧本出貨,以回籠資金、減少庫存壓力。新品能否成功承接飛天茅臺釋放出的市場份額,目前仍是一個未知數,需要時間來檢驗其市場接受度和競爭力。
不過,在這片略顯灰暗的市場景象中,也并非全無亮點。茅臺1935的開瓶率同比大幅提升34%,這一數據猶如黑暗中的一抹曙光,顯示出該產品在消費者端獲得了一定認可,或許有望成為茅臺新的增長極,為茅臺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開辟一條新的發展道路。
從整個白酒行業來看,茅臺價格的波動絕非孤立事件,它更像是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激起層層漣漪,對整個行業生態產生了深遠影響。這場價格震蕩,對白酒行業而言,既是一場嚴峻的危機,也是推動行業轉型的強大催化劑。行業生態的重構已然悄然拉開帷幕。
面對這一局面,頭部酒企紛紛迅速調整策略,積極應對市場變化。五糧液加大終端促銷力度,試圖通過更具吸引力的優惠活動,刺激消費者購買欲望,提升產品在市場中的占有率;瀘州老窖則加速布局光瓶酒市場,瞄準大眾消費群體,以高性價比的產品拓展市場份額;區域名酒也紛紛通過下沉渠道,深入基層市場,在存量市場中展開激烈爭奪。
而當價格神話褪去,酒企們不得不直面三個本質問題:如何讓年輕人舉杯?如何讓渠道商活下去?如何讓每一滴酒都被真正飲用?畢竟,無論是價值多少的茅臺,它的終點都不應該是藏家的保險柜,而該是消費者舉杯時的真心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