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完成上市,部分企業會在業績上“沖刺”,或者在營銷宣傳上打起擦邊球,但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遲早會真相大白。
近日,在H股掛牌不久的茶百道突然發布盈利預警,宣布利潤預減六成左右,這種上市之后業績就會變臉的企業,著實嚇壞了投資者,股價也持續下探。
無獨有偶!
一鳴食品于2020年12月在A股上市之后,也出現了業績大變臉的情況,2021年利潤下滑八成左右,甚至后來還陷入到了虧損狀態之中,直到2023年才扭虧為盈。
“部分企業上市之前,為了財務數據好看,可能會采取一些特殊手段,比如延遲費用確認、提前確認收入。”快消行業分析師康定平表示,會計就是魔術師,可以適當地調整業績,但如果沒有真實業務支撐,遲早會露餡的,“如今環境變了,食品類、餐飲類等傳統企業上市難度很大,這就倒逼企業冷靜下來,扎扎實實地做經營。”
近日,打假人王海發布微博稱,老鄉雞販賣焦慮,以“散養”為噱頭騙了消費者十多年,從而引發了廣大網友的關注。
對此,8月6日晚間,老鄉雞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稱,“近期看到有網友疑惑老鄉雞的雞是不是散養的,在這里正式說明一下:老鄉雞的雞并非散養。老鄉雞招牌菜肥西老母雞湯每年熱銷3000多萬份,這么多雞全都散養是不現實的;無論是環保、能耗或是品質,這么大規模的散養也是不科學的。”
西方有句諺語說:“誠實是最好的策略。”這話有它的道理,特別是在一個良性的社會里,更是如此,因為誠實是最好的廣告,消費者的信賴則是長久經營的根基。明明不是散養,卻打起了擦邊球,甚至讓消費者產生誤會,這顯然與誠實的發展策略相背離。
老鄉雞方面坦言,由于近些年來,老鄉雞沒有著重宣傳過養殖方式,可能給部分網友造成了老鄉雞是散養的誤會。“這是我們宣傳工作的失職,我們深刻檢討。同時對于老鄉雞是散養雞的謠言我們也堅決澄清和辟謠。除此之外,需要再次提醒的是:老鄉雞除了肥西老母雞湯使用的是180天雞,其他部分雞肉食材為外采。請大家慎重選擇。”
有意思的是,之前有媒體報道,標準化對于老鄉雞來說,并不難。早在初期階段,老鄉雞就率先實施標準化生產,擁有自家養殖場和中央廚房,精細的生產流程保證了產品質量高、效率更高,同時也有效規避了食品安全問題。
還有文章指出,始于土雞養殖的老鄉雞已逐步演變為擁有上千家快餐連鎖店的國內大型企業,以每年新增300家的速度持續擴張。作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領頭羊和中式快餐服務行業翹楚,老鄉雞不僅實現了母雞養殖、食品加工、冷鏈物流到連鎖經營的全產業鏈整合,還通過這一模式有效帶動當地農業生產和就業增長,同時將安徽飲食文化傳播至全國。
文章表示,對消費者而言,老鄉雞憑借出色的服務和產品口碑斐然。其建立了母雞養殖基地,以確保原料可靠性;中央廚房的設立令食品處理、配送等程序更安全、科學且可追溯;每月主動公布自查自糾報告,并迅速改進,多管齊下的措施旨在贏得消費者認同與信任。
“老鄉雞的宣傳確實存在容易混淆的地方,除了肥西老母雞湯使用的是180天雞,其他部分雞肉食材都是外采,但卻在宣傳和稿件傳播中強調自家養殖場,這就會讓消費者產生誤會,誤以為老鄉雞的雞類食材都是來自自家養殖場。”康定平指出,老鄉雞的事情提醒企業,在宣傳上必須注意全面、真實,不能只強調好的、優的,而是要對消費者作出適當的提示,這既能展現誠實和誠信,也可以避免被打假。
據報道,2023年整年數據披露,老鄉雞成功銷售了超過1000萬只安徽雞、3億枚安徽蛋、以及1.5萬噸安徽肉和4萬噸安徽菜,總產值達到85億元,納稅額高達1.1億元。同時,老鄉雞并在社會創造了逾2萬個就業機會,主要經濟指標同比增長超過30%。
“老鄉雞為了自證清白,應該公布自家養殖場的規模,比如養了多少只雞,才能徹底打消外界的疑慮。”康定平指出,一年銷售超過1000萬只安徽雞,那有多少只雞來自自家養殖場,老鄉雞肯定是有統計的,完全可以公布給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