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獲悉,今天上午,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次突破了1000萬輛,同時也是全球首個新能源汽車年度達產1000萬輛的國家。
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納入統計體系的第一年,當年的產量僅有1.8萬輛。到了2018年,年產量達到百萬量級,再到2022年,年度達產超過五百萬輛,直到今天,首次突破了1000萬輛的里程碑,在距離年底還有一個半月時間就比去年全年958.7萬輛的產量增長了4.3%。專家預計,這一數字到年底還有望超過1200萬輛。
十年來,在國家戰略的指引下,近百項鼓勵政策先后出臺,產品技術不斷更新迭代,基礎設施保障也日漸完善,共同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從市場化、產業化,到規模化、全球化,不斷邁上更高臺階。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不僅在數量上實現飛躍,更將在質量上不斷突破,為全球新能源產業貢獻更大的中國力量。
AI財評
中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突破1000萬輛,標志著中國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導地位進一步鞏固。這一成就不僅體現了中國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全面布局和技術積累,也反映了政策支持、市場需求和技術創新三者的有效協同。從財經視角看,這一里程碑事件將對中國乃至全球的汽車產業格局產生深遠影響。首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規模化生產將帶來成本優勢,增強國際競爭力。其次,隨著產量的提升,相關產業鏈如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部件將迎來更大的市場空間和投資機會。此外,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將推動能源結構的優化和環保目標的實現,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然而,行業也面臨挑戰,如技術瓶頸、原材料供應安全和國際市場競爭等。總體而言,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為投資者提供了廣闊的前景,但同時也需關注行業風險和長期戰略布局。
注:本文轉載自央視新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