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良品鋪子發布了2024年年度業績預告,虧損額度較大,引發資本市場熱議。
公告顯示,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良品鋪子預計2024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000 萬元到-2500 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7000萬元到-5000萬元。
然而,良品鋪子2023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了1.8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約為6514.18萬元。由此對比,2024年良品鋪子的業績表現確實比較糟糕。
“展望全年來看,良品鋪子線下雖部分品類價格有所調整,但中期維度內有望以價換量,四季度價格調整影響有望逐步弱化,線下收入有望隨著門店有序調整而逐步恢復;線上持續多元化新興渠道布局,流量去中心化影響正逐步淡化,線上收入有望逐步回暖?!遍L江證券在研報中表示,弱復蘇背景下,良品鋪子線下門店調整及開設短期來看雖有壓力,但隨著經濟修復以及客流客單的逐步恢復,有望帶來公司費用端持續優化,逐步淡化品類價格調整的影響,盈利能力有望逐步修復。
業績預虧引發危機,股東減持雪上加霜
實際上,從2024年半年報就能看出來良品鋪子的業績頹勢,利潤降幅在八成以上。等到進入2024年第三季度,良品鋪子則出現了虧損,顯著不及市場預期。
對于2024年全年預虧2500萬元以上的情況,良品鋪子方面在公告中將主要原因歸結為兩個部分。
一是良品鋪子2024年仍遵循“降價不降質”方針,進一步在門店渠道對部分 產品實施降價策略,并在產品結構上進行了調整及新品類的嘗試,售價下調及產品結構的調整影響了公司的毛利率,因此公司的凈利潤表現為下降。
同時,報告期,良品鋪子堅持產品差異化定位,隨著全新品牌價值主張“自然健康 新零食”的發布,公司對全品類產品啟動了“減法”升級,酥脆薄餅(海苔味)、 加州西梅、牛乳蛋白棒、拇指風干牛肉、東北紅松等單品均憑借高品質和“健康” 標簽,成為了月銷千萬級大單品。此外,良品鋪子積極開展精益管理措施,不斷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二是根據公司經營情況,考慮到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的資金占用成本,繼續實施員工持股計劃將難以達到預期激勵的目的與效果,不利于充分調動公司核心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良品鋪子提前終止了2023年員工持股計劃。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良品鋪子對取消所授予的權益性工具在取消日做加速行權處理,將原?來在剩余等待期內應確認的金額約1800萬元立即計入當期損益;同時,報告期良品鋪子收到的政府補助同比下降約3300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良品鋪子還曾發布公告稱,截至2024年12月11日,良品鋪子二股東達永有限公司(下稱“達永”)本次減持計劃累計減持公司股份12,030,000股。本次權益變動后,達永有限持有公司股份 76,836,126 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9.16%。
據了解,達永是今日資本旗下的公司。在良品鋪子上市之初,達永的持股比例一度達到了30.30%,是良品鋪子最大的外部股東,目前則是良品鋪子的第二大股東。早在從去年5月起,達永便開始了多次減持。對于此次減持原因,達永方面的解釋是“自身資金需求計劃?!?/p>
對此,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分析稱,今日資本退出良品鋪子以及三只松鼠背后除了自身在資金方面的需求外,更大的原因可能來自休閑零食行業本身競爭激烈、增速下滑的行業性特點。
良品鋪子翻車,造假事件迎來反轉
前不久,打假博主?“松哥打虎” 和 “賞金獵人灰燼” 稱,送檢的良品鋪子2024年1-7月生產的藕粉檢出木薯基因,但配料表未標注,酸辣粉粉條未檢測到紅薯、木薯、馬鈴薯基因。此指控引發網絡熱議。
隨后,武漢市東西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介入調查。11 月 18 日,武漢市場監管部門通報,經調查良品鋪子被舉報的 “桂香堅果藕粉” 和 “酸辣粉” 產品,檢測結果與配料表一致,舉報問題不成立。燕之坊公司(代工廠)所在地監管部門也表示未發現采購或使用木薯淀粉情況,相關檢測報告證實產品和原料未檢出木薯成分,“酸辣粉” 含紅薯成分,留樣產品合格。
11?月?19?日,良品鋪子公開回應,針對網絡上的惡意造謠和不實信息,已固定證據,對造謠者報案處理,同時考慮提起訴訟,并強調會加強品牌形象建設,提高信息透明度,以恢復消費者信任。
對此,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表示:“配料表造假風波對良品鋪子的品牌形象和消費者信任造成了嚴重損害。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市場監管部門已對良品鋪子涉嫌配料表造假的問題立案調查,這一事件進一步加劇了輿論對良品鋪子的負面印象,可能導致部分消費者對其產品質疑,進而影響產品的銷售和市場份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