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1月14日,良品鋪子獨立董事李四海辭職之后,近日良品鋪子股份有限公司(下述簡稱“良品鋪子”)創始人之一的楊銀芬,也提出辭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職務。
而高管的接連離任似乎也讓良品鋪子股價出現了一定波動。此外,近期良品鋪子還面臨著凈利潤由盈轉虧、股東減持、涉嫌配料表造假等危機。
3個月內股價下滑27%
3月3日,良品鋪子發布了關于變更董事長及董事長代行總經理職責的公告,現任公司董事長、董事會戰略與發展委員會委員、總經理的楊銀芬,因個人原因,提出辭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職務,其辭職報告自送達公司董事會之日起生效。
雖然辭職后,楊銀芬先生仍將繼續擔任公司董事(非獨立董事)、董事會戰略與發展委員會委員。
但良品鋪子的股價還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些許影響。3月3日收盤時股價為13.01元,較歷史高點縮水明顯;而截至3月9日收盤,良品鋪子的股價進一步下跌至12.68元/股,對比去年12月13日17.47元/股的高點已跌去27%左右。
此外,楊銀芬在任時,曾為了挽救良品鋪子啟動的策略似乎也并未奏效。2023年良品鋪子營業收入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在80.46億元、1.8億元左右,分別同比大致下滑了14.76%、46%左右。
或是為了挽回良品鋪子開始下滑的業績。2023年末,楊銀芬啟動戰略轉型,推行“降價不降質”策略。
該策略下,良品鋪子300多款尖貨和爆款產品平均降價22%,最高降幅45%,集中在成本優化但不影響品質以及復購率高的零食上。
但“降價不降質”策略成效似乎并不顯著,并未能阻止良品鋪子的業績進一步惡化。1月16日,良品鋪子發布了凈利潤由盈轉虧的2024年年度業績預告。
預告顯示,2024年年度,良品鋪子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000萬元到-2500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7000萬元到-50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業績預告發布后的2月11日,良品鋪子發布股東減持公告稱,達永有限計劃因自身資金需求,自本次減持計劃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1203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
至于此次股東的減持,是由于“自身原因”還是對良品鋪子信心的削弱,還有待市場后續觀察。
對于創始人的離任,中國企業資本聯盟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表示:“楊銀芬推行的“降價不降質”策略未能扭轉業績下滑趨勢。新任董事長程虹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學術背景,可能會帶來新的戰略思路。”
此外,柏文喜還指出:“創始人辭任可能讓市場對公司的未來發展產生疑慮,尤其是當前良品鋪子正處于業績低谷。”
“送檢”結論很難令人信服?
隨著生活品質的提升,休閑食品產業迅速崛起,市場規模亦持續擴張。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分析師預測,至2024年,中國休閑食品產業的市場規模預計將增長至10093億元。
但良品鋪子的凈利潤卻在2024年“逆勢下跌”,陷入由盈轉虧的態勢,而這可能與其去年陷入“配料表造假”的輿論風波有所關聯。
去年11月3日,“松哥打虎”在其連續發布的視頻中聲稱,已于10月30日向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金銀湖所舉報,指出良品鋪子銷售的一款藕粉產品中檢測出含有木薯粉成分;同時,其酸辣粉產品中并未發現含有紅薯、木薯或馬鈴薯成分。
此視頻發出,一時間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有不少網友都開始對良品鋪子的食品安全產生質疑。
一天后的11月4日,良品鋪子發布了關于媒體報道的說明公告稱,關注到部分媒體報道了網絡博主舉報公司藕粉、酸辣粉產品配料表造假傳聞。針對報道內容,已第一時間展開了全面深入調查。
據悉,“桂香堅果藕粉”由良品鋪子工業公司委托燕之坊公司生產,“酸辣粉”由良品鋪子工業公司委托品正公司生產。
而市監局已于11月1日分別向上述兩家生產企業所在地的市場監管部門發函,請求協助調查涉案產品情況。
11月19日,良品鋪子通過“抖音”等社交平臺發布澄清公告表示,11月18日,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情況通報,舉報人反映的良品鋪子涉嫌委托生產的“‘桂香堅果藕粉’檢測出木薯成分”“‘酸辣粉’未檢測出紅薯成分”的問題并不成立。
雖然上述博主后續發布視頻對結果表示質疑,但最終,該博主還是刪除下架了相關視頻,在抖音等社交平臺已搜索不到相關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2日,博主“劉律說合規”再度發布了一條名為“良品鋪子大結局”的視頻稱,“‘松哥打虎’在市場上購買的上述產品去檢驗為‘抽檢’,而良品鋪子則是第一時間下架相關產品,并由生產商向監管局‘送檢’”。
對此,“劉律說合規”表示:“這個結論是很難令人信服的”。而在抖音社交平臺上,該條視頻熱度較高,點贊為1.7萬。
柏文喜對此表示:“目前并無確鑿證據表明配料表造假風波與此次虧損有直接因果關系。不過,配料表風波可能對品牌聲譽產生了一定負面影響,間接影響了消費者信任和市場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