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自中國飛鶴于4月初在全國范圍內啟動總規模為12億元、為符合條件的孕期家庭提供不少于1500元生育補貼的飛鶴生育補貼計劃以來,受到全國準媽媽們的熱烈響應。活動開展僅十余天,申請成功的消費者已超5萬。
作為第一個面向全社會推出生育補貼的民營企業,飛鶴以首個落地的“企業十億級”補貼行動為共建生育友好型社會樹立了標桿。
率先響應國家號召,做生育補貼“排頭兵”
“審核通過,奶粉已經收到”、“孩子的第一罐奶粉備上了”……在各大社交媒體上,飛鶴生育補貼已成為孕期家庭、新手爸媽等的熱議話題,有不少寶爸寶媽表示“飛鶴奶粉補貼已到手”。
據了解,此次飛鶴生育補貼面向全國的孕期家庭,惠及一孩、二孩及多孩家庭,不僅打破地域限制,且覆蓋范圍更廣。補貼包含飛鶴孕產婦奶粉,及頂配產品星飛帆卓睿系列,同時提供包含線上線下孕期服務、母乳喂養服務、產康指導、專家問診及專家課程等在內的十大貼心服務。
同時,為覆蓋更多孕期家庭,在領取渠道上,飛鶴生育補貼全面覆蓋線上線下。準媽媽們既可選擇前往線下母嬰門店咨詢申領,也可以線上前往各大平臺飛鶴官方旗艦店咨詢客服,均會有專門的飛鶴愛心志愿者協助完成信息填報和申請。
事實上,自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制定促進生育政策,發放育兒補貼”,以及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中“加大生育養育保障力度,研究建立育兒補貼制度”等政策相繼出臺以來,作為國內嬰幼兒乳品行業的龍頭企業,飛鶴乳業迅速響應國家政策號召,成為首批在全國范圍內推出生育補貼的企業。
其中,補貼覆蓋的飛鶴頂配產品星飛帆卓睿作為其線下全渠道奶粉品類第一大單品,全面應用飛鶴最新母乳研究成果,首創定制大腦營養,讓生育家庭不僅“降本”更“提質”。
以科技創新打造“中國母乳”,護航人口高質量發展
母嬰群體的健康關乎全社會的未來,而母乳喂養更是母嬰關懷的核心議題。為了給更多嬰幼兒提供更科學的營養補充、讓不能母乳喂養或者母乳不足的家庭能夠獲得更可靠的選擇,飛鶴直面國內母乳研究起步晚、缺乏數據技術積累的現狀,堅持深耕更接近“中國母乳”的嬰配粉。
作為“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揭榜單位和國家863計劃的參與成員,飛鶴從2009年起便著手建立中國母乳數據庫,并成為最早開展中國母乳研究的企業之一,為深入研究中國母乳奠定了基礎。截至目前,飛鶴母乳研究營養組合物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50余項,授權16項,聚焦腦發育營養的母嬰傳遞、生命早期腦營養需求、母乳中腦發育活性營養物質互作以及調節腦-腸軸的營養物質等研究方向。
基于十余年對中國母乳成分的研究,飛鶴率先發現中國母乳中的益智成分DHA與ARA黃金比例為1:1.7,實證研究表明應用產品后寶寶在生命早期第一年的神經發育表現更優異。得益于領先的科研成果和產品布局,飛鶴已經實現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連續六年銷量第一,全球連續四年銷量第一。
4月初,第二十八屆哈佛中國論壇在哈佛大學隆重舉行,中國飛鶴董事長冷友斌受邀出席論壇并為開幕式致辭,分享中國乳業從“跟跑”到“領跑”的全球化發展思考。飛鶴-哈佛BCH腦發育基金會研討會于同期舉行,匯聚了來自哈佛醫學院和波士頓兒童醫院的Brian Kalish教授、Maria Lehtinen教授、何志剛教授、貴雄·亨施教授等多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腦發育、腦營養最新科研成果。
據悉,飛鶴先后與哈佛醫學院、北大醫學部等7國20余家知名高校和權威機構建立了深度合作,整合全球領先的科研資源與創新力量推動腦營養科學的前沿探索與產品創新。
與此同時,飛鶴一直秉持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積極投身公益事業,構建了多元且立體的公益行動體系,涵蓋醫療、教育和母嬰關愛等多個重要領域。
在醫療領域,飛鶴開展了專項醫療救助計劃,為貧困地區提供醫療設備捐贈和醫療培訓支持,改善基層醫療條件;在教育領域,飛鶴通過教育公益行動支持教師培訓,提升教育質量;在母嬰關愛方面,飛鶴為孕期家庭提供免費的孕期檢查、營養咨詢和育兒指導服務,幫助更多家庭科學育兒。多年來,飛鶴累計捐贈款物已超過8億元,以實際行動為社會貢獻力量。
不難看出,飛鶴作為中國乳業的領導企業,不僅在“主業”以科技創新為動力,帶領國產嬰配粉向上突破,更是以民營企業身份率先響應、大額投入,用首個“企業十億級”生育補貼行動為母嬰群體送去關懷、為生育友好型社會的更多共建者提供參考樣板,讓更多家庭敢生、愿育、養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