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謝瑩潔
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聞泰科技”,600745.SH)正在被迫出售資產。
最新公告顯示,公司擬出售旗下位于英國的NWF晶圓廠全部股權,原因是英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要求其剝離資產。
時間拉回到2020年,彼時聞泰科技躊躇滿志:安世半導體正式并表,公司業績和股價迎來大漲;隨后其又將英國最大的半導體晶圓廠NWF納入麾下。也就是說,作為ODM(原始設計制造商)廠商,聞泰科技不僅切入半導體領域,還通過并購擴大市場份額,有望全面覆蓋消費電子全產業鏈。
如今隨著控股股東及實控人被證監會立案,聞泰科技的股價也步入調整通道。控股股東聞天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及實際控制人張學政收到證監會《立案告知書》,原因是未披露一致行動關系,涉嫌信息披露違法。
被迫出售晶圓廠
在資本市場,聞泰科技擅長通過收購進行業務擴張。公司在2016年上市后,于2018年開始籌劃收購安世半導體,并以此成為了一家具有國際化背景的功率半導體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安世半導體脫胎于 2016 年恩智浦( 前飛利浦半導體) 剝離的標準產品業務部門,在二極管、晶體管、邏輯芯片等細分領域保持行業前三。
通過并購,聞泰科技扭轉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2020年至2022年,公司營收分別為517.07億元、527.29億元和580.79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4.15億元、26.12億元、14.6億元。
今年前三季度,聞泰科技營收444.12億元,同比增長5.53%,凈利潤21億元,同比增長8.08%。
晶圓作為最常用的半導體材料之一,也被納入并購計劃。聞泰科技本次的交易標的NWF,為英國最大的半導體晶圓廠。安世半導體此前就是NWF的晶圓代工客戶,并于2019年投資了NWF控股股東。2021年7月,安世半導體與NWF母公司及其股東簽署收購協議,完成對剩余股權的收購。
這筆交易卻在完成之后遭遇挑戰。2022年11月,英國商業、能源和工業戰略部以“國家安全”為由,要求安世半導體出售NWF多數股權。
據聞泰科技此次披露信息,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NWF母公司NEPTUNE 6資產總額1.43億美元、負債總額0.92億美元、凈資產0.51億美元。2023年前三季度,其營收0.54億美元,凈虧損0.21億美元。
聞泰科技稱,NWF對公司半導體業務產能貢獻較低,交易不會對公司半導體業務產能造成重大影響。未來的晶圓產能擴充,將主要通過安世半導體位于英國曼徹斯特和德國漢堡的自有晶圓廠擴產等方式實現。
天風證券指出,本次交易預計產生投資收益約3.78億元。經評估,NWF的收購金額、收入及凈利潤占公司相應指標的比例均小于1%,對公司影響較小,其目前的產能貢獻對公司生產經營亦不構成重大影響。
實控人被立案調查
資本市場正在“用腳投票”。截至11月27日,聞泰科技近一年來累計跌幅約12%,同期行業累計上漲5.9%。
公司最新股價在48元/股左右徘徊,而在收購安世半導體時(2020年),其股價一度飆升至超過170元/股,就在今年4月,其股價仍一度逼近70元/股,如今市值蒸發約四成。
聞泰科技股價搖擺背后,是智能手機在海內外市場的增長紅利漸消。市場由藍海轉向紅海,上游ODM廠商的盈利空間也開始不斷被壓縮,行業內競爭環境開始出現惡化。
科技市場獨立分析機構Canalys預計,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經歷大幅下滑12%后,2023年市場呈現初步的復蘇跡象。預計2023年出貨量仍下降5%,下跌趨勢已有所放緩。
聞泰科技盈利能力也受到擠壓,公司毛利率相比2022年前三季度均有所下滑,從18.42%降至17.54%。
消息面上,控股股東及實控人被證監會立案。聞泰科技在7月11日公告中稱,經股東自查,本次調查可能涉及其在以前年度與某自然人股東是否存在一致行動關系的事項,調查事項與張學政在公司的董事長、總裁履職無關,張學政本人仍在正常履職。“調查及相關事項不會對公司日常運營造成重大影響,相關股東在未來6個月內亦無減持計劃。”
企查查顯示,聞天下是聞泰科技的控股股東,而聞天下的持股比例為12.39%。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張學政在聞天下的持股比例為99%,其還直接持有聞泰科技2.98%的股份,是持股比例最高的自然人股東。
根據公司財報,張學政與聞天下,以及張秋紅、張丹琳兩名自然人股東為一致行動人。上述二人未在公司十大股東行列。
股價波動的背景下,公司啟動回購護盤。9月15日公告顯示,公司已實際回購公司股份約43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35%,回購均價45.84元/股,使用資金總額約2億元。
聞泰科技還發布2023年股票期權激勵計劃。其中,行權條件的營收增長目標分別為過去3年平均營收的8%、15%,凈利潤增長目標分別為2022年的80%、115%。
未來仍面臨不確定性
對于聞泰科技而言,依靠主營業務實現穩定增長并不容易,越來越多競爭者加入了其所在的賽道。
隨著終端消費電子進入存量競爭時代,聞泰科技前行之路愈發艱難,行業規模遞減效應影響下,突破低維惡性競爭環境,提升行業話語權,轉型升級舉措迫在眉睫。
為了應對市場環境的變化,聞泰科早已啟動轉型。公司在汽車產業鏈中的定位發生了變化,原來它通過TIER1(車廠一級供應商)向整車廠提供相關部件,而今與小鵬汽車、蔚來汽車等建立合作關系。
對于半導體業務,聞泰科技則表示,公司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100億美元營收規模,而且在盈利能力方面,可以期待繼續往上走。
對于聞泰科技的轉型戰略,市場眾說紛紜,東方財富證券研報指出,新能源車市場為汽車半導體注入旺盛需求。子公司安世半導體具備全球交付的供應能力,與全球汽車Tier1供應商和車廠保持長期緊密合作關系。產能方面,在上海臨港的12英寸車規級晶圓廠產品導入進展良好,并取得ISO認證和車規級認證,產能預計達每年40萬片。
也有觀點認為,公司涉獵領域過多,商譽過高,或將面臨較大不確定性。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公司商譽賬面原值為221.92億元。同時,基金機構合計持有聞泰科技5473.14萬股,相比2023年上半年末的1.21億股有所下滑。
綜合以上來看,聞泰科技在智能汽車各領域的產品還處于起步階段,欲實現大規模收益還存在較遠距離。最近實控人被立案調查以及被迫出售資產,又為公司未來蒙上了一層不確定性。研究機構對公司二級市場預測偏謹慎,并提示投資者警惕交易風險。(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