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 常陽
今年8月份興起的基金公司自購熱潮,直至冬季仍未降溫。
東證融匯資管12月8日宣布,將動用不超過1千萬元申購旗下偏股混合基金,持有時間將超過6個月。此前一天,即12月7日,國壽安保品質消費發起式基金成立,被國壽安保基金自購1000萬元,持有期3年以上。
11月份,南方、廣發、富國、嘉實、中歐、鵬華、華安、華泰柏瑞、匯添富、興業和興證全球等10多家基金公司宣布,將運用固有資金投資旗下權益類基金。其中有些公司啟動了新一輪自購。
10月份,景順長城、華西、興銀、易方達、招商和華夏等基金公司宣布自購權益類公募基金。8月份和9月份,國泰君安資管、中信證券、招商資管等公司宣布自購。
這些基金公司強調,自購“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要與廣大投資者共擔風險、共享收益。
今年自購非貨基金132億元
《投資者網》根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初至12月15日,126家基金公司共自購了旗下非貨幣基金(以下簡稱“基金”)132億元。分月度看,自購金額高峰出現在今年8月,當月59家基金公司自購旗下基金180筆,合計23億元,相當于每個交易日自購約1億元。10月份和11月份多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購時,11月份的自購金額較10月份增長1倍有余。
光大證券研究了今年8月份的基金公司自購潮。其認為,從自購資金的特點來看,基金公司往往青睞安全邊際較高的穩健型資產,通常以貨幣市場型基金為主,市場趨于底部時權益類基金自購更容易密集出現。本輪基金自購,主動權益型、股票被動指數型基金是主要目標;主動權益型基金中,行業均衡類型基金是自購重點,消費、醫藥行業主題基金同樣頗受關注。
今年自購基金規模前10公司
數據來源:Wind? 數據截至:2023年12月15日
基金公司今年自購單只基金規模前10
數據來源:Wind? 數據截至:2023年12月15日
按單筆自購規模看,基金公司自購旗下基金單筆規模超1000萬元的有624筆,其中有50筆超過5000萬元,更有9筆超過1億元。單筆申購前三名,分別是長江證券(上海)資管8月10日自購長江楚財一年持有A共3億元,中歐在3月10日、7月10日先后自購中歐聚瑞A1.6億元、中歐增強回報E2.89億元。另外,海富通自購海富通平衡養老目標三年(FOF)A、中銀自購中銀互利定期開放、長盛自購長盛安逸純債E分別是1.5億元、1.3億元和1.1億元。如此大手筆操作,足見基金公司對后市的信心。
今年以來,有23家基金公司自購超2億元,自購前三基金公司分別是中歐、南方和廣發,自購金額分別是8.25億元、7.23億元和5.15億元。
這三家公司的操作,各有特點。? ??
中歐自購旗下29只基金,對某些基金自購力度相當大。此公司自購規模前三基金規模占據此公司自購規模的61%,自購規模前三的基金分別是中歐增強回報E、中歐聚瑞A和中歐瑾添A,金額分別是2.89億元、1.6億元和0.53億元。
南方的自購不是特別集中。南方今年自購旗下26只基金,自購規模在1000萬元至6000萬元之間。自購規模較大的是南方多利增強C,自購了 6000萬元,規模稍小的是南方中證電池主題指數A,自購1000萬元。
廣發自購合計規模稍遜于中歐和南方,但自購基金數量超過這兩家公司。中歐和南方自購旗下基金分別是29只和26只,廣發自購了旗下35只,單只自購份額比前兩家更為分散。并且,廣發自購還是多次買入。例如,此公司今年7月31日、8月7日和9月1日,分三次自購了廣發養老2035三年持有A,分別是4000萬元、5000萬元和500萬元。在廣發養老目標2060五年持有7月份成立時,廣發自購了5000萬元,到了9月再次自購500萬元。?
自購后產品收益表現如何
基金公司自購之后,多數產品的業績還是可圈可點。
業內人士認為,當市場情緒低迷時,基金自購潮通常作為止跌企穩的積極信號出現。基金自購,首先說明基金公司資金充裕,能夠拿出“真金白銀”表達對證券市場的信心。其次說明基金公司對旗下產品有信心,當市場趨于底部時,權益類基金自購更容易密集出現。有的公司甚至直接說自購偏股型或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最低股票倉位60%、普通股票型基金80%、指數型90%。這是表達了要和證券市場“共舞”,要和廣大投資者共擔風險的決心。基金進行自購有助于提高與投資者風險和利益的一致性,起到提振投資者信心、穩定市場預期的作用。如果自購后市場上漲,基金公司也就做到了和投資者“共享收益”。
滬深300指數今年12月15日收盤3341點,與5年前的2018年末滬深指數收盤3010點相比,只上漲了11%。《投資者網》依據Wind數據,統計2018年以來所有基金的7.2萬條自購數據。
對比各月基金自購規模和比滬深300指數走勢,能夠看出,在2020年第一季度和2022年第四季度,基金自購規模明顯增加,時機選擇較好。
數據來源:Wind
2018年6月,天風證券研報分析了基金自購。此機構將基金池中的基金分成基金公司持有基金與沒有持有的基金,分別計算當年以來、過去三年、未來半年和未來一年業績排名。此機構發現,基金公司持有的基金排名,均稍好于沒有持有的基金。此機構分別計算兩類的基金當年以來、過去三年、未來半年和未來一年業績排名,他們發現,基金公司持有規模最高的前100只基金,業績排名偏好。
2020年第一季度,基金自購規模合計30.26億元,同比增長3.4倍。滬深300指數從2020年1月1日到2021年2月末,最大漲幅是69%。
2018年以來自購基金規模前10公司
數據來源:Wind? 數據截至:2023年12月15日
2020年第一季度自購前三基金公司分別是南方、匯添富和中銀,自購金額分別是4.84億元、3.7億元和3.6億元。易方達自購2.4億元,排在第四名。
2020年第一季度之后,滬深指數迎來一波上漲,有些基金公司在持有期過了規定期限后,部分贖回;有些公司全部持有到現在,三年有余。在今年三季度的基金報告中,還能發現一些基金彼時的自購。
今年第三季度末,南方持有南方轉型增長A2087萬份。這些份額最早可追溯至2020年2月28日,那時南方自購了1940萬元、1808萬份,當年3月8日再次自購1100萬元、1098萬份,此后時點還有申贖。
南方轉型增長A2020年收益率81.74%,跑贏滬深300指數和同類基金分別是55個百分點、42個百分點。2021年滬深300指數下跌5%時,此基金繼續盈利22%,跑贏同類12個百分點。2021年,南方曾部分贖回了此基金。2022年1月和5月、今年8月,當市場疲弱時,南方又自購了這只基金。
易方達今年第三季度末持有易方達新經濟2290萬份,此公司自購此基金可追溯至2020年2月,當時公司斥資近1億元自購了4960萬份。2020年、2021年易方達新經濟盈利68%、36%,跑贏同類、跑贏滬深300指數。2022年大盤疲軟,易方達部分贖回。不計算中間贖回的收益率,只計算從自購到現在,此基金累計盈利69%。??
南方轉型增長A和易方達新經濟,這兩只基金都是混合型靈活配置基金,基金公司自購的股票型基金,收益率怎樣?
2020年1月,國泰基金自購旗下國泰中證煤炭ETF聯接A1000萬元。國泰中證煤炭ETF聯接A是指數型基金,大部份時間都要滿倉運作,風險之高可想而知。這只基金在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分別盈利27%、47%和17%。國泰今年2月初贖回此基金,持有期間約3年,累計收益率131%。今年,國泰又自購了國泰中證內地運輸主題聯接A、國泰中證有色金屬礦業主題聯接A、國泰富時中國國企開放共贏聯接A和國泰中證半導體材料設備主題聯接A 等指數基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除了前述老牌公司,新生代基金公司自購成績也不錯。
淳厚基金公司2018年成立。淳厚信睿核心精選A在2020年成立。這是此公司旗下第三只基金。淳厚自購了三筆,到今年三季度末仍舊持有。從那時到現在,淳厚信睿核心精選A累計收益率69%,在同期同類基金中排名在前5%。
今年3月上旬,淳厚基金公司自購旗下淳厚信澤C,三筆合計近300萬元。
近一年60%自購基金跑贏同類
近一年,基金公司自購的情況如何?
2022年第四季度,基金公司自購規模同比增長70%。2022年10月初到2023年3月末,滬深300指數最高上漲22%。彼時基金公司自購的基金,到現在持有期接近1年,成績單如何?
華寶證券2022年末發表的《跟蹤“聰明錢”:基金公司自購行為值得參考嗎》一文,分析了基金公司自購的特點。這篇研報總結:基金公司通過自購潮,展現了一定的擇時能力;對投資賽道具備突出的選擇能力,同時賽道多以 1 年維度為景氣度維持時間;多數被自購基金在自購潮后一定時期內獲得了亮眼的收益率。
據Wind統計,今年年初到12月15日,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基金和靈活配置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分別是-12.37%、-14.12%、-9.59%。可謂是全部虧損。基金公司自購的186筆基金中,占比60%的基金跑贏同類,近半數的基金獲得盈利。部分基金在基金公司自購后,規模增加。
嘉實在2022年10月27日自購嘉實互融精選1500萬元。嘉實互融精選今年以來收益率14%。此基金的份額也在增加。2022年第三季度末和4季度末,此基金份額分別是0.13億份和0.52億份,今年第一季度末、第二季度末和第三季度末,基金份額分別是18億份、35億份和38億份。嘉實自購后,此基金份額增長了291倍。
去年12月份,招商自購招商北證50成份A1000萬元。招商北證50成份A今年以來盈利8.3%,基金份額增長50%。
鵬華醫藥科技A在2022年10月被鵬華自購,今年以來盈利10.72%。今年第三季度末此基金份額比去年第三季度末增加21億份,增長138%。
同樣在2022年10月,嘉實自購的嘉實中證全指證券公司A、嘉實年年紅一年持有A。這兩只基金今年以來同樣盈利,基金份額在自購后也有增長。
此外,在基金公司自購后,收益率和規模雙豐收的還有華安自購的華安上證科創板芯片聯接A、中歐自購的中歐港股數字經濟A等。(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