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丁琬瓔
曾被稱為“養豬黑馬”的傲農生物,今年以來“自救”動作不斷。
12月13日,“養豬黑馬”福建傲農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傲農生物”,603363.SH)公告顯示,傲農生物擬向大北農出售旗下資產,且大北農擬取得傲農生物控股股東廈門傲農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傲農投資”)不少于51%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該交易如果能順利完成,傲農生物的控制權將發生變更。同時,大北農還與傲農生物簽署《戰略合作意向協議》,擬通過現金的方式投資或收購傲農生物下屬優質資產,擬投資金額將不超過6億元。
“養豬黑馬”或將易主
12月13日,傲農生物公告稱,與大北農簽署了《戰略合作意向協議》,同時公司控股股東傲農投資與大北農簽署了《投資合作意向協議》(見下圖)。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供應鏈共享、聯合采購、業務資源整合、資產整合、股權合作等層面進行戰略合作,大北農以股權轉讓或資產轉讓的形式購買傲農生物旗下資產,投資金額不超過6億元。此外,大北農將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取得傲農投資不少于51%的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交易完成后,大北農或將通過控股傲農投資實現對上市公司傲農生物的控制。
曾被稱為“養豬黑馬”的傲農生物,為何易主?
官網顯示,傲農生物成立于2011年4月,是一家以標準化、規范化、集約化和產業化為導向的高科技農牧食品企業,主營業務包括飼料、養豬、食品等產業。于2017年9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目前,市場覆及全國大部分省(市、自治區),成立了300余家子公司,擁有13000多名員工。
2017年,傲農生物在上交所上市,彼時超過90%的營業收入來自飼料業務。2019年經歷非洲豬瘟的影響后,整個生豬養殖行業進入上行周期,次年,傲農生物飼養業務毛利率達到91.39%,公司整體收入規模實現翻倍,飼養業務收入占比由上年的15%左右增加到超過27%。2020年,傲農生物歸母凈利潤約為5.73億元,被冠上“養豬黑馬”的頭銜。
但2021年開始,傲農生物開始陷入連續的虧損。2021年、2022年傲農生物分別虧損了15.20億元、10.39億元,合計虧損額為25.59億元。僅僅2021年,傲農生物凈利潤虧損額就為15.2億元,超過公司上市以來的利潤總和。
今年前三季度,傲農生物營收約為151.8億元,同比下降1.47%;歸母凈利潤約為-12.9億元,同比下降125.22%;扣非后凈利潤約為-14.52億元,同比下降136.32%。
截至今年9月末,傲農生物累計虧損金額超過38億元。
同時,傲農生物也面臨不小的債務壓力。截至三季度末,傲農生物資產負債率高達89.41%,其中短期借款約為40.51億元,此外還有17.51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以及超過15億元的長期借款等帶息負債,賬上貨幣資金不足3億元。
現金流吃緊欲“自救”
帶息債務成為傲農生物的巨大負擔,因此去年以來傲農生物“自救”動作連連。
去年11月26日,傲農生物披露了定增預案,公司計劃向特定對象發行股份籌集資金18億元,其中5.39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剩余資金向飼料建設類項目、食品建設類項目以及收購子公司少數股權項目分別分配4.96億元、5.03億元和2.61億元資金。
傲農生物表示,此次定增主要是為降低公司流動負債水平以及為公司飼料及生豬養殖等經營活動的開展提供資金支持。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侯浩峰也曾表示,完成定增工作是公司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
年內,經過調整后,傲農生物定增募資總額下調至17.78億元,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募資降低至5.17億元。但截至目前,這項定增方案仍然沒有落地,11月傲農生物也再次將該筆定增的有效期延長至2024年底。
12月8日,傲農生物公告表示,擬以每家公司股權轉讓價為1元的價格,轉讓8家虧損子公司的部分股權給傲農投資。傲農生物稱,通過該交易的實施,預計交割完成當年將會增加公司合并報表歸屬于母公司的凈資產不超過3.2億元人民幣,有助于夯實公司資本結構。此外,這8家標的公司尚欠公司約7.3億元的往來款。
傲農生物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7.3億元的資金往來凈額將被動形成對標的公司的財務資助。
傲農生物實控人吳有林也通過不斷質押、轉讓股份來償還債務。
據傲農生物11月17日的公告,傲農投資和傲農生物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總經理吳有林在3個月內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合計轉讓不超過1.52億股傲農生物股份(不超過總股本的17.5%),所獲資金主要用于償還到期債務,剩余資金全部用于支持上市公司傲農生物的經營發展。
今年以來,傲農生物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總經理吳有林已經多次通過減持、引入戰略投資者、出售子公司股權等方式回流資金,但對于目前傲農生物的困局來說還遠遠不夠。
傲農生物表示,此次與大北農的聯手,有助于改善公司現金流。
本輪豬周期較為漫長
傲農生物表示,傲農投資與大北農簽署的投資合作意向協議如能順利推進并完成,公司控制權預計將發生變更。
值得注意的是,傲農生物與大北農之間的協議仍存在變數。大北農表示,傲農投資和傲農生物的資產負債規模較大,同時涉及多個產業領域。因此,公司在后續盡職調查過程中,如果發現存在對公司重大不利的情況,或者交易雙方對最終資產和負債的處置方案無法達成一致意見等情形,則增資傲農投資的交易將可能終止。
投融資專家許小恒表示,相對此前,本輪豬周期較為漫長。數據顯示,今年4-9月份全國新生仔豬量同比增長5.9%,將在未來6個月內陸續出欄,這也預示著目前豬肉市場供應較為充足,生豬供應可能出現階段性過剩,這將給相關養殖企業帶來不小的壓力。
搜豬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表示,去產能是行業共同面臨的問題,在供過于求的狀態下,整個行業都需要下調產能達到新的需求平衡點。
大北農認為,傲農生物雖然受生豬板塊拖累,但其他板塊具有較好的投資價值,符合大北農未來布局的整體方向。
針對此次合作的原因,大北農表示,目前生豬養殖行業整體處于低谷階段且持續時間較長,公司作為中國農業行業農業科技的龍頭企業之一,希望攜手同行業中的其他公司共同走出行業低谷期。傲農生物的業務和公司的現有業務具有明顯的產業協同性,雙方企業文化高度相關,具備一定的投資價值。雖然傲農生物受生豬板塊拖累,但其其他板塊具有較好的投資價值,符合公司未來布局的整體方向。
資料顯示,除了生豬養殖業務外,傲農生物的主營業務還包括飼料業務,同時正向下游生豬屠宰與食品加工產業布局。以“飼料、養豬、食品”業務為主業,“供應鏈服務、農業互聯網”等配套業務共同發展,形成了產業鏈一體化經營模式。
在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看來,大北農入主傲農生物是生豬養殖行業內部調整和優化的一部分,有助于兩家公司共同應對行業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未來,生豬養殖行業將在政策扶持和市場機制的作用下,朝著規模化、綠色、環保、科技創新等方向發展。
此次“報團取暖”能否成功對抗周期,還有待市場進一步驗證。(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