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戰略新材料,復合材料憑借其輕量化、隱身性及耐極端環境等特性,在軍民航空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應用價值,隨著C919、C929等國產大飛機項目的加速推進,行業迎來了新的增長極,正處于重要的發展窗口期。
4月24日,以“成為先進復合材料世界級供應商”為目標的佳力奇(301586)正式披露了其上市以來的首份年報。報告顯示,佳力奇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優化生產管理和拓展新興市場等措施,實現了業績增長。2024年,公司全年營業收入達到6.27億元,同比增幅為35.41%;歸母凈利潤為1億元;扣非凈利潤為7934萬元,同比實現穩健提升。2025年一季度公司營收為1.82億元,同比增長69.76%,呈現持續“雙位數”高增之勢。
航空復材零部件領先者
連續七年獲評金牌供應商
佳力奇是國內少數具備航空復材零部件全鏈條能力的民營企業,集工藝設計與配套加工于一體,長期深耕軍用航空市場。其核心產品廣泛應用于殲擊機、運輸機、無人機、導彈等關鍵裝備,服務于國防裝備現代化建設。憑借對軍工領域的深度布局,公司在軍用航空復材零部件領域建立了顯著的競爭優勢。
隨著“十四五”強軍目標的推進,我國空軍裝備迭代加速,復合材料在軍用航空領域的應用需求持續攀升,用量占比從1%增至20%,未來目標用量達到29%,為具備資質的民營企業創造了廣闊市場空間。而佳力奇以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為核心競爭力,在報告期內實現了多款主戰機型的機翼大壁板等關鍵產品的穩定交付,并推動重點型號管道項目轉產,帶動業務規模與收入連創新高。
而且其產品質量的可靠性得到了航空工業集團的高度認可,連續七年被航空工業下屬核心飛機主機廠評為“金牌供應商”或“優秀供應商”,是復材零部件領域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并榮獲2024年度航空工業集團優秀供應商稱號,凸顯其行業領先地位。
加速布局民機與低空經濟
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佳力奇在深耕軍用領域的同時,積極開拓民機、無人機及低空經濟等新興賽道,以多元化戰略搶占市場先機。公司通過完成民機、航天等領域客戶的供應商準入及項目轉產,快速切入產業鏈核心環節。
當前民用航空領域正迎來復合材料應用的高峰期。據中國商飛官方網站數據,C919復合材料占比12%,C929復合材料用量占比突破50%,技術水平比肩國際機型。目前,C919累計訂單已突破1,200架,預計2028年將實現年產150架。工信部預測,未來十年全球需新增干線、支線、通用飛機及直升機超4萬架(總價值約2萬億美元),加之C909、C919等國產機型批量生產,航空復合材料產業將進入高速發展期,為佳力奇等企業創造結構性機遇。
在低空經濟領域,國家則明確提出2024-2030年推動該產業形成萬億級規模的目標,佳力奇緊抓政策紅利,加速布局這一潛力市場,為未來發展注入新動能。報告期內,公司通過深化客戶對接、完成供應商資質認證及項目轉產,推動低空經濟領域多項合作落地。這一舉措不僅強化了公司在航天、民機等領域的協同優勢,更通過技術遷移和資源整合,為第二增長曲線提供強支撐,助力其在新興產業市場中占據有利競爭地位。
技術研發+場景裂變雙輪驅動
全鏈協同賦能市場突破
公司通過搭建“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平臺,構建了覆蓋材料設計、工藝開發、制造檢測等全業務鏈的技術體系,攻克了材料工藝適配性、批產穩定性等工程化難題。通過材料創新與工藝優化的雙向協同模式,公司在結構功能一體化、低成本制造等關鍵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同時,依托對客戶需求的深度洞察,公司前瞻布局未來應用場景,培育出智能制造、成型工藝升級等新業態,推動技術研發與市場需求的高效銜接。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累計獲得85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22項、實用新型專利63項),參與了11項國家標準的制定與實施,彰顯了其技術研發實力與行業話語權。
不僅如此,公司還通過技術延伸豐富產品矩陣,拓寬業務邊界。報告期內,公司自主研發的材料體系通過權威認證,實現了從產品制造向材料制造的戰略升級,并在結構功能復合材料領域取得突破。同時,檢驗檢測業務的規模化開展以及與航天科工合作的電磁功能復合材料項目,也標志著公司已形成“材料開發—產品設計—生產制造—測試—裝配”全流程的技術閉環能力。此外,公司積極推動“人工智能+航空復材”創新模式,通過智能生產計劃管理體系加速數字化轉型。這種“技術研發+場景應用”的雙輪驅動策略,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航空復材領域的核心優勢,并為軍民兩用市場的持續拓展奠定了基礎。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