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蔡俊
三諾生物(300298 .SZ,下稱“公司”)交出的三季報,有喜有憂。
聚焦于普及型血糖監測產品的開發和應用,今年前三季度,三諾生物營業收入30.35億元,同比上漲6.4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18億元,同比下降17.5%。
其中,公司第三季度的營業收入10.28億元,同比上漲2.6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3億元,同比下降8.54%。
收入的上漲與主營血糖檢測產品有關,凈利潤下降有海外資產的因素。而投資機構當下關心的,是新一代產品的市場拓展。
這方面,公司在國產廠家里有較先進的技術,在零售渠道有絕對的市占率,但面臨挑戰也不少,比如消費者的產品替換,醫院渠道的進口替換等。
CGM的期待
三諾生物的野心,放在了CGM(連續血糖監測儀)。
與傳統的刺指取血BGM相比,CGM因采樣便捷和數據多元,被視為血糖監測行業未來趨勢。今年3月,三諾生物上市第三代CGM,成為國產首家。技術差異上,前兩代都需要氧氣作為電子傳遞介質,第三代是直接電子轉移技術,通過修飾葡萄糖氧化酶使其具備傳遞功能,因此電位低、干擾物少、不依賴氧氣、穩定性好、準確性高。
不過,第三代CGM對外部環境要求更高,因此增加了生產工藝的成本。三諾生物曾披露,目前該類產品有不少需優化之處,包括提高及時性、延長使用期限、降低生產成本等。
方正證券在研報中統計,國內有10余款CGM產品。國產廠家包括三諾生物、微泰醫療、魚躍醫療等,進口廠家有雅培和美敦力。京東平臺顯示,雅培、公司的產品售價為425元/盒、379元/盒,兩者均屬于三代CGM,一代和二代售價約250-300元/盒。
今年前三季度,三諾生物CGM銷售額0.38億元,10月份日均銷量約100萬,第四季度進入爬坡期,預計年銷售破億元。公司銷售同類產品的策略是從BGM銷售體系導入資源,如3200多家等級醫院、22萬多家藥店。
而該領域的“王者”雅培,今年前三季度全球CGM銷售額39億美元,同比上漲26%,第三季度14億美元,同比上漲30.5%,但值得注意的是,其發生了產品質量事件。
今年4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告,雅培CGM被報告火災、受傷等多起安全事件,因此被召回。雅培回應,召回產品是葡萄糖監測系統的掃描監測儀,且不涉及中國市場。
這邊雅培出現產品瑕疵,那邊三諾生物計劃在海外市場發起沖擊。
截至目前,公司CGM產品在歐洲和美國均開展臨床試驗、注冊認證,有望于2024年底正式銷售。公司或延續國內的銷售策略,即在已有渠道上開展商業化。此前,公司收購的海外資產Trividia和PTS已獲得產能并在國際電商平臺運營。
走下沉市場
當下,CGM產品還未能完全取代BGM產品,后者仍是最主流的血糖監測產品。
今年上半年,三諾生物的營業收入20.07億元,同比上漲8.5%。其中,血糖監測系統的銷售額13.77億元,同比上漲5.12%。該系列的主要產品,還是傳統的BGM,即刺指取血的血糖監測儀。
這類產品,市場一直認為技術門檻不高,進而質疑企業是否能做大做強。事實上,血糖檢測產品的集中率非常高。
方正證券在研報里統計,2020年羅氏和強生的合計市占率為40%,三諾生物、北京怡成、艾康生物分別為36%、7%、6%。從業績增速角度看,搶占進口品牌的市場成了不二選擇,但面臨的挑戰也更大。
血糖監測產品在國內的主要渠道,分為醫院和零售,兩大渠道各占50%。零售是三諾生物崛起的關鍵,其覆蓋線下連鎖藥店和線上超20家主流電商平臺,市占率近50%。
醫院渠道方面,羅氏和強生合計市場份額超80%,進口品牌進入時間早,并擁有技術優勢。對此,公司的策略是走價格優勢和下沉市場。
西南證券在研報中統計,三諾生物BGM單價為65-160元,羅氏和強生的同類產品單價分別為120-670元、140-330元。
今年前三季度,三諾生物銷售費用7.16億元,同比上漲10.1%。報告期內,公司加大學術推廣和品牌宣傳力度,向1100多家醫院提供血糖管理主動會診系統,建立縣、鄉、村三級“上下協同、分級管理”的醫聯體慢病健康管理模式,拓展與等級醫院、基層醫院的合作,覆蓋等級醫院3200多家。
海外資產的曲折
盡管三諾生物的收入在上漲,但凈利潤同比下降。一個主要原因,與海外收購的資產有關。
2016年以來,公司收購主營血糖檢測、血脂檢測等產品的兩家美國企業Trividia、PTS。此后,受國際銷售等因素影響,兩大資產長期處于虧損狀態。
其中,Trividia的收購與運營更為曲折。早前,公司及實控人共同設立心諾健康,以收購該企業。此后,實控人向外部轉讓持有的部分股權,后來又由公司出面收購。
兜兜轉轉后,三諾生物計劃以自有資金5億元增資心諾健康,后者將成為公司控股子公司,納入合并報表范圍。換言之,Trividia將對公司產生更直接的業績效應。
今年前三季度,Trividia整體仍處于虧損狀態,但第三季度實現盈利。2022年,該企業凈利潤1.04億元,期間收到銷售糾紛賠償款1.44億元,扣除后仍然虧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三諾生物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5億元,同比下降23.6%,2022年同期為2.3億元。公司表示,心諾健康對其凈利潤影響為-0.78億元。這就意味著,若同期心諾健康扭虧為盈,公司的凈利潤將實現增長。
而PTS方面,已逐步走出虧損狀態。今年前三季度,該企業實現凈利潤648萬美元(約0.47億元)。
截至第三季度,三諾生物的商譽12.14億元,今年初為11.9億元。兩家美國子公司,尤其是Trividia的經營情況,不僅將決定未來CGM在美國的銷售前景,還會影響公司凈利潤。(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