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紐約到巴黎,以開心制勝
采寫/陳紀英
編輯/萬天南
“Il y a tout ce que vous voulez aux Champs-Elysees
在香榭麗舍大街上有所有你想要的東西”。
在代表歌曲《香榭麗舍》大街中,美國歌手Joe Dassin對香街的點贊直白而熱烈。
這條長度僅有1900米長的大街,盤踞著LV、香奈兒、愛馬仕、迪奧、蘋果等大牌旗艦店。每年吸引著全球數億人次的客流量,到此朝圣、打卡。
戴德梁行的報告顯示,香榭麗舍大街的客流量,多年連續雄居歐洲主要商業街之首。
今年6月,名創優品歐洲最大的旗艦店在此落地,成為首個入駐巴黎香街的中國品牌。
名創優品勇闖全球頂流商圈,改寫了香榭麗舍延續上百年的游戲規則。
過去,香榭麗舍大街上,數千萬全球游客洶洶不息,但真正買單的顧客卻寥寥有限,高昂的價格如同“玻璃門”,把大眾擋在了“門”外。
名創優品卻以高性價比疊加興趣消費的“興價比”,讓那些從全球乘興而來、又被大牌擋在門外的過客們,以可負擔的平民價格,變為下單自由的“顧客”,如同口紅效應,以低門檻拉滿情緒價值。
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反攻模式,不僅沒有撲街,反而深得人心——名創優品法國香榭麗舍旗艦店開業首日業績近58萬人民幣,再次刷新其海外單店業績紀錄。
不僅改變了香榭麗舍大街,也改變了中企出海的里子和面子——中國品牌不再蝸居于唯性價比的條條框框里,而是疊加情緒價值,技術優勢等,高舉“興價比”“技價比”大旗,在全球頂流商圈遍插大旗,一步邁向全球化至高點。
中企出海,打響升維戰
在香榭麗舍大街,名創優品旗艦店占據了最好的位置——比鄰路易·威登旗艦店,與凱旋門也近在咫尺。
粉紅色的門頭格外打眼,門店面積總計超800㎡,推門而入,三麗鷗、迪士尼、芭比、史努比等多種熱門IP產品映入眼簾,深得法國年輕人歡心,他們排起長隊,開業當天就貢獻了近58萬銷售業績。
于名創優品而言,入駐香街等頂流商圈,不是個例,已是常態——繼去年5月成為首個進駐紐約時代廣場的中國品牌后,一路開店至英國倫敦、意大利米蘭、中東迪拜、澳大利亞悉尼等,名創優品已經把大旗遍插全球頂級商圈,也開啟了中企出海4.0新模式——品牌強勢出海。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榮譽退休院長李銘俊,曾經總結過中企出海的幾波浪潮——從1.0到3.0,分別對應產品代工、產品出口、海外銷售。從1.0到3.0,基本上還限于拼功能、拼價格、拼渠道等,而品牌出海,則是基于前述競爭優勢之外,在海外用戶中建立認知、共識、美譽、情感和忠誠,進而提升產業鏈的整體價值。
此外,傳統意義上的中企出海,多是降維打擊,以“亞非拉”為主要目的地。華泰證券的研報披露,中國對亞非拉出口2022年高達20.8%,且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長高達8.1%,遠高于中國整體的出口增速(0.3%)。
但名創優品、比亞迪、TikTok等中國品牌,卻在猛打升維戰——從縱向周期來看,進化到了4.0的品牌出海,從出海區域來看,歐美市場與亞非拉市場齊頭并進。
比亞迪目前已經進入全球78個國家和市場,短短三年,成績斐然,境外收入的貢獻比重已經飆升至26.6%。
再看TikTok,在美國反攻了Facebook等一眾玩家,美國市場對其營收貢獻高達八成。
名創優品在歐美也風頭正旺。2023年,名創優品在歐洲市場的GMV同比增長近70%;2024年第一季度,歐洲市場GMV同比增長超過80%。
今年一季度,名創優品海外業務單季收入突破12億元,同比增速高達53%。其直營市場收入,同比增長更為兇猛,超過92%,已經連續四個季度實現了超過80%的同比增長。
無論是零售、制造、還是互聯網行業,唯有拿下歐美市場這一至高點,全球化才算真正成功。
目前全球市值排名前列的全球巨頭,海外營收都能和本土平分秋色,2023財年,Meta海外營收占比63.1%、蘋果占比57.6%、Alphabet53.0%、微軟49.6%、亞馬遜31.2%,通過全球化,實現了用戶、營收、市值的N倍擴容。
而降維戰、升維戰齊頭并進的名創優品、比亞迪、TikTok,也在復制這一路徑。
眼下,名創優品已在全球111個國家和地區,構建了超6600家門店的零售網絡。其中海外門店占比超過三分之一,海外業務的營收貢獻約為1/3。
根據計劃,名創優品2024年計劃凈開900-1100家門店,其中550-650家新店將開到海外。
常年穿梭在全球各地的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早就把全球化視為必打必贏之戰,“以終為始、擇高而立。時代的潮流決定了中國將誕生一批世界級的消費品牌,名創優品的目標就是順勢而為,成為一個超級品牌?!?/p>
挺進頂流商圈,聲量、流量、銷量三贏
作為遠道而來的中國品牌,如何快速打開歐美市場,打動見多識廣、口味挑剔的歐美顧客,是共性挑戰。
名創優品敲開全球化大門的策略,具備了零售企業和IP企業的雙重屬性。
一方面,名創優品與迪士尼和樂高一樣,借勢全球IP的影響力,快速刷個臉熟,同時以IP產品拉滿開心、治愈、松弛的情緒價值,呼應全球消費的最大公約數;另一方面,名創優品通過入駐全球頂級商圈,開設超級門店,進而兼顧顧客流量、品牌聲量、業績銷量的三贏。
于品牌而言,頂流商圈不僅是銷售渠道,更是品牌門面。全球頂流商圈屈指可數,具有唯一性、標桿性、不可替代性,映照著全球潮流風向標。
以香榭麗舍大街為例,它代表著極致的法式浪漫、奢華、時尚、優雅,有了這個商業地標,法國巴黎才坐穩了全球文化和時尚之都的位子。
而且,頂流商圈都是人聲鼎沸之處,巴黎香街是世界三大繁華中心大街之一,隨著巴黎奧運會的臨近,香街也將成為全球游客打卡的熱門目的地;紐約時代廣場也是類似,作為“世界的十字路口”,年人流量過億人次。
因此,在這里開店,意味著品牌每年可觸達數千萬消費能力強的高質量用戶,“廣而告之”的效果拉滿,況且,這些游客來自全球,完成消費之后,客觀上又成為了放大品牌杠桿的全球信使;此外,名創優品有底氣在這一超級地標,與LV等大牌比鄰而居,這種品牌自信,本身也具有極強的感染力。
不僅要品牌的“門面”,也要增長的“里子”,名創優品在頂流商圈開店,坪效也很可觀。
頂流商圈每年過億的客流,對LV等大牌來說,要么消費不起,要么也僅能負擔低頻消費,這種如影隨形的缺憾,在名創優品門店可以輕松彌補——數千萬的人流,未來不僅僅是香榭麗舍大街的過客,還能變成其任性買單的顧客。
因此,雖然名創優品客單價要遠低于大牌,但轉化率驚人,潛在客流可觀,銷售業績的增長自然高度確定。
2023年5月,名創優品位于紐約時代廣場的首家全球旗艦店,以近千萬元的成績,創下全球門店月營收新高;2023年11月,名創優品英國旗艦店落地倫敦牛津街,開業首日業績突破歐洲門店紀錄;如今,名創優品香街旗艦店,首日營業額再創海外單店新高。
于名創優品而言,在頂流商圈開設超級門店,遠不止于裝點“門面”,既有面子,也有里子,實現了聲量、流量、銷量的三贏。
治愈又松弛,打造年輕人的“精神故鄉”
在1.0到3.0階段,中企出海的共性優勢,是基于中國供應鏈,輕松拿捏高性價比,性價比也是全球市場消費者決策的公約數之一。
而在中企出海4.0浪潮中,高性價比的固有優勢依然存在,但不能局限于此,否則就會陷入無底線的同質化內卷,還要加成技術創新、IP屬性、品牌價值等,完成從性價比到“興價比”“技價比”的跨越,讓顧客為技術買單、為快樂花錢、為興趣氪金、為情緒下單。
耐克就是典型案例,2024財年,六成營收都由海外市場貢獻。
耐克可以拿捏全球市場,除了賴于其有競爭力的產品外,還在于其找到了全球用戶的價值共鳴點——體育精神。耐克創始人菲爾·耐特曾在自傳中強調,“我們賣的不僅僅是一種產品,更是一種理念,一種精神”。
“讓用戶開心”、主打“興趣消費”的名創優品,同樣要給用戶提供情緒價值。
不過,與耐克主打的多巴胺拼搏精神不同,名創優品的“開心哲學”,則主導治愈系和松弛感,兩者同向不同路。
當下,治愈系和松弛感,逐漸成了全球年輕人消費的最大公約數。
而名創優品主打的IP產品、香氛品類等,其實都承擔著緩解壓力、撫慰情緒、松弛身心的療效,某種程度上,名創優品門店,成了年輕人的“精神故鄉”。
名創優品香街旗艦店,主打的就是開心和療愈式消費,在門店3000+SKU中,IP產品,占比高達80%,還單列了三麗鷗、迪士尼、芭比、史努比等多個熱門IP產品專區。
不止香街店,今年一季度,名創優品IP產品銷售占比達到了26%,海外IP占比更是同比大幅提升至40%以上。
通過IP產品隱含的治愈性和松弛感,去拓展全球市場,其一,于海外顧客而言,名創優品相對臉生,但借助迪士尼、三麗鷗、芭比等全球年輕人心心念念的IP形象,名創優品就能借花獻佛刷臉拉新,與全球年輕人心意相通,打成一片。
其二,布局IP產品,也能讓完成從產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跨越。
IP產品在產品基本的實用價值之外,撩撥興趣、滿足情緒、錨定愛好、引領審美,對物化的產品賦予“人設”、傾注感情、建立忠誠,最終完成強勢品牌的塑造。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名創優品位于上海靜安大悅城與Chiikawa聯名的主題快閃店,刷新商場開業以來單日客流最高紀錄,單日客流達到9.6萬人次。
根據名創優品的五年計劃,2028年IP類產品將貢獻整體50%的營收。
其三,IP產品附帶的療愈性和松弛感溢價,還能提高客單價和毛利率,拉動坪效。
今年一季度,名創優品的IP聯名產品帶動其同店收入同比增長9%。而頂流商圈租金高昂,唯有相對可觀的坪效和毛利,才能覆蓋其租金成本,IP產品可以擔此重任。
從2021年至2023年,隨著IP產品占比逐漸提高,名創優品的毛利率也從25%左右提高至接近40%。
其四,IP布局還能穿越周期——過去幾年,樂高、迪士尼等提供情緒價值的品牌,業績和利潤在持續增長。
原因無他,因為情緒價值才是全球消費的最大公約數,尤其經濟震蕩時期,年輕人面臨的不確定性提升,安全感降低,焦慮感抬頭,更需要“精神故鄉”治愈身心。
縱觀全球,在腰底部市場,中企過去多以高性價比出征全球;而在塔尖市場,提供情緒價值的全球品牌,則是LV、香奈兒、愛馬仕、迪士尼、樂高等歐美大牌。
而同時向下拿捏高性價比,向上拉滿情緒價值的全球品牌,并不多見,名創優品則填補了這一空白地帶。
總之,以名創優品、比亞迪、小米、TikTok為代表的新一輪中企出海,開啟了中企出海4.0的新階段——從靠給外企OEM代工間接出海,再到靠性價比產品出海,如今再以拉滿情緒價值的“興價比”、凸顯技術優勢的“技價比”等,實現品牌高維出海;從主攻亞非拉,到強勢挺進歐美市場,站上全球市場的新高地。
世界越來越平,市場越來越大,在廣闊無垠的全球化大航海中,屬于中國企業的光榮與夢想,才剛剛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