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施子夫 王璐
成立于1972年,作為瓷磚領域的知名品牌,在房地產大環境仍在調整的當下,東鵬控股(003012.SZ)的業績壓力開始不斷凸顯。
至少從今年各季度營收和凈利潤變化來看,東鵬控股的表現沒有變得更好,反而更糟。
01
三季度業績承壓顯著,被下調盈利預測
今年前三季度,東鵬控股實現營業收入46.84億,同比下滑18.27%;歸母凈利潤3.086億,同比下滑50.95%;扣非凈利潤2.964億,同比下滑49.3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下滑66.31%;基本每股收益0.26元,同比下滑51.85%;毛利率31.23%,同比下滑1.13個百分點。
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5.89億,同比下滑24.41%;歸母凈利潤9807萬,同比下滑59.94%;扣非凈利潤9694萬,同比下滑59.20%;毛利率32.50%,同比下滑0.44個百分點。
無論三季報,還是第三季度,東鵬控股業績下滑壓力都沒有減弱。
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30.94億,同比下滑14.72%;歸母凈利潤2.105億,同比下滑45.22%;扣非凈利潤1.995億,同比下滑42.59%。第二季度,公司實現營收20.82億,同比下滑16.16%;歸母凈利潤2.220億,同比下滑42.04%;扣非凈利潤2.168億,同比下滑40.75%。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0.12億,同比下滑11.58%;歸母凈利潤-1152萬,同比下滑1077.81%;扣非凈利潤-1728萬,同比增長5.70%。
天風證券認為,公司三季度業績顯著承壓,除了23年同期基數相對較高以外,地產鏈景氣度仍在底部,導致建筑陶瓷行業需求受限,給公司收入、利潤增長帶來了較大壓力。此外,除需求不足導致的降價促銷以外,原材料成本上漲也對公司盈利能力造成了影響。公司此前發布股權激勵方案,在最低行權比例下,24-26年扣非凈利潤增長率目標較2023年分別不低于0%、10%、15%,持續看好公司中長期成長性和自身α的逐步兌現。
考慮到瓷磚行業需求疲軟,公司業績增長不及預期,天風證券下調公司24-26年歸母凈利潤的預測至4.1、4.8、5.6億元(前值為7.3、8.0、9.2億元),同比分別-43%、+17%、+15%。公司擁有覆蓋全國的營銷網絡,渠道布局完善,若后續地產行業景氣度回暖,則公司業績具備較好的增長基礎,中長期市占率有望逐步提升,參考可比公司估值,給予24年20倍PE,對應目標價7.06元,維持“增持”評級。
在10月27日的投資者交流活動上,東鵬控股表示,2024年前三季度,房地產市場尚待止跌回穩,建陶行業需求減弱,競爭日趨激烈。面對市場變化,公司積極推動結構優化、拓展增量、精益運營、提質增效等重點工作,實現了第三季度業績逐月環比增長。
公司還介紹,前三季度的主要措施和成效:1,進一步提升產品力,推動主力系列產品聚焦,Top10收入占比上升3.5個百分點。
2,持續優化全價值鏈效率,瓷磚單位制造成本下降6.0%,公司毛利率31.23%,基本保持穩定,繼續保持較高水平。
3,應收和費用得到有效管控,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等應收款項下降10.98%,銷售、管理和財務費用下降12.70%。
4,工程轉型升級。城投城建、設計院等高值專業細分工程業績增長11.47%。
5,公司資產狀況和現金流表現較優,向金融機構借款(3.8億元)等有息負債很少,貨幣資金(28.72億元)和資產負債率(36.29%)保持較好水平。收現比(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營業收入=1.23)和凈現比(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凈利潤=1.59)較高。
近些年來看,東鵬控股凈利潤表現尚且不錯。2021年-2023年,公司營收分別為79.79億、69.30億和77.73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536億、2.020億和7.204億;扣非凈利潤分別為4621萬、2.036億和6.799億。
02
應收款項回收有效管控,以舊換新與回購措施
在半年報中,公司表示,為應對應收賬款壞賬風險,對房地產工程業務主動管控風險,堅持項目風險控制優先,利潤和回款兩手抓,出臺相應的合同審批、應收賬款管控策略,強力推行應收款全員全過程管理。嚴格評估客戶履約能力,制定履約評價體系,信用政策實施分級管理;對合同評審、工程簽證和回款情況等進行全程監控。通過非訴及訴訟方式加強應收賬款催收,多種措施完善應收賬款管理和處置機制,防范應收賬款風險,保障上市公司利益。同時,繼續保持公司現金流充裕的優勢,提高抗風險能力。
截止三季度末,東鵬控股應收賬款為9.616億元,同比上年同期的11.44億有所下滑。從降成本角度來看,公司三季報營業成本為32.21億,同比上年同期的38.76億可謂成效明顯。
東鵬控股在投資者交流活動中表示,公司在加強對應收款項的回收,前三季度應收得到有效管控,三季報顯示:應收款項總額較期初下降10.98%(其中應收票據減少65.71%、應收賬款減少7.77%、其他應收款減少5.12%)。應收款項主要是房地產企業居多,半年報時,公司披露了減值公告,把相關房地產企業對公司的應收款項做了詳細羅列。隨著國家推出一系列止跌回穩、扶持政策,上述應收款數據后續將有所改善。公司收到的工抵房約2個多億,因近兩年房產價格下降,計提了一部分投資性房產減值準備,隨著房地產止跌回穩,后續減值將會得到一定控制,總體來看今年減值比去年少。
此外,投資者對于“以舊換新”政策的影響關注頗多。
據公司介紹,目前,全國開放瓷磚品類補貼的地級市共129個,廣州、佛山、深圳、上海等城市均在其列。東鵬充分發揮全國布局的銷售網絡及多品類優勢,在業內率先啟動舊換新活動,由總部統籌,區域經銷商配合,落實政府申報及入庫,東鵬瓷磚、衛浴、護墻板等多品類、多品牌共同參與。
在營銷創新上,東鵬追加政企雙重補貼,推出“煥新輕奢家,補貼1:1疊加”的優惠政策。對于有政策開放瓷磚的地級市,公司在政府補貼之上追加15%-20%補貼;對于沒有開放瓷磚補貼的城市,消費者到店仍然可以享受公司給予的15%-20%補貼。同時,線上方面,借助東鵬在新零售渠道的優勢,公司已經獲得天貓、京東目前行業唯一的國補資格,并將通過新零售派單和數字化營銷,追蹤記錄補貼核銷情況。
有市場人士認為,隨著房地產近幾個月有所調整呈向好態勢,對于東鵬控股的銷售將起到帶動效應,與此同時,以舊換新也將進一步為公司提振銷售。不過,房地產黃金時代已經結束,無論短期,還是中長期,公司的業績增長壓力恐怕依然不小,公司可能需要找到新增長點,包括擴大出口等。
東鵬控股在半年報中介紹,“通過設立境外公司,拓寬海外銷售渠道和離岸業務,為海外OEM模式提供便利,并將探索海外并購或設立海外工廠,應對貿易壁壘。”
在提振投資者信心方面,11月19日,公司發布公告稱,擬使用自有資金及回購專項貸款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本次擬用于回購的資金總額為1億元-2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9.08元/股,實施期限自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不超過12個月。按照回購資金總額的上下限和回購價格上限測算,預計可回購股份數量約為1101.32萬股至2202.64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0.94%至1.88%。(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