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施子夫 王璐
作為老牌知名券商,國信證券(002736.SZ)近期密集宣布裁撤營業機構引發外界關注。
據官網顯示,12月9日,國信發布了8條撤銷營業部的公告。
01
持續撤銷營業部
8家營業部包括了渭南金水路證券營業部、汕尾汕尾大道證券營業部、河源永豐路證券營業部、湛江人民大道中證券營業部、中山小欖廣源中路證券營業部、北京成府路證券營業部、金華分公司以及大理漾濞路證券營業部。
11月29日,國信證券則宣布撤銷10家營業部,分別為寧波天童南路證券營業部、深圳南山科苑北路證券營業部、深圳濱海大道證券營業部、湘潭福星中路證券營業部、紹興金柯橋大道證券營業部、成都馬超東路證券營業部、自貢丹桂南大街證券營業部、鄭州航海中路證券營業部、上海廣通路證券營業部以及鹽城阜寧新城北京路證券營業部。
國信證券對外表示,為進一步適應行業發展形勢,優化營業網點布局,提高網點經營效能,加強內部資源整合,更好地為客戶提供專業優質服務,國信證券根據目前網點布局情況,對部分地區的少數營業網點進行優化調整。
針對裁撤營業部措施,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一方面券商業績受市場波動較大,前三季度來看國信證券顯然有所承壓;另一方面傳統券商靠營業部線下模式,的確經營成本偏高,隨著線上開戶以及交易早就深入人心后,線下營業部的人海戰術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發展思路了,對部分營業部進行精簡或優化提升盈利能力,這已經是大勢所趨了。
02
業績承壓顯著
業績方面來看,今年前三季度,國信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22.71億元,同比下降1.38%;歸母凈利潤48.79億元,同比增長0.10%;扣非凈利潤48.57億元,同比增長0.33%。
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45.13億元,同比增長6.58%;歸母凈利潤17.40億元,同比增長35.50%;扣非凈利潤17.30億元,同比增長35.92%。
2024年1-9月,公司利息凈收入8.04億元,同比減少46.35%,主要是短期融資券及債券利息支出增加;信用減值損失3.81億元,同比增長104.03%,主要是買入返售金融資產計提的減值準備增加。
通過2020年三季報至今來看,國信證券的業績增速放緩壓力異常明顯。2020三季報-2024年三季報,國信證券實現營收分別為140.0億、170.0億、133.0億、124.4億和122.7億,同比增長分別為41.89%、21.40%、-21.72%、-6.48%和-1.38%;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4.74億、78.00億、47.62億、48.74億和48.79億,同比增長分別為46.58%、42.48%、-38.95%、2.35%和0.10%。
業績持續欠佳的同時,國信證券的高管也遭遇調查。11月20日,國信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無錫市監察委員會出具的《立案通知書》、《留置通知書》,公司副總裁吳國舫被立案審查、實施留置。經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三十五次會議(臨時)審議通過,同意解聘吳國舫公司副總裁職務,免去其國信證券(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職務。
03
近52億元收購萬和證券
此外,國信證券收購萬和證券近期也迎來新進展。
12月7日,國信證券發布公告,公司將以8.60元/股的價格發行6.04億股,向深圳資本、鯤鵬投資、深業集團、深創投、遠致富海十號、成都交子、海口金控購買其合計持有的萬和證券96.08%的股份,交易價格為51.92億元。
公告介紹,根據資產評估報告,在評估基準日6月30日,萬和證券股東全部權益在基準日時點的市場價值為54.04億元。基于上述評估結果,交易各方經協商一致,同意將收購標的——萬和證券96.08%股份的交易價格確定為51.92億元。
在11月13日的投資者交流活動上,公司表示,萬和證券自身擁有五十多家分支機構,大灣區、長三角占比均在三分之一左右,與公司在財富管理業務上具有一定的協同互補作用。同時,萬和證券注冊地在海南,海南自貿港屬于國家戰略的重要部分,具有明顯的政策優勢。長遠來看,在海南自貿港政策逐步明朗后,萬和證券作為海南本地券商,既擁有明顯的區位優勢,也擁有國信證券在品牌、管理、規模等方面的優勢,有利于在跨境資管業務等特定領域形成一定的先發優勢。
在12月12日的投資者交流活動上,國信證券再次表示,本次交易有利于公司完善跨區域的業務布局,有助于公司把握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政策優勢和發展機遇,在跨境資產管理等國際業務及創新業務方面實現突破,進一步拓展公司發展空間、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本次交易完成后,國信證券將在監管允許的過渡期內對萬和證券進行整合,并依托海南自貿港的政策優勢,力爭將萬和證券打造成為在跨境資產管理等特定業務領域具備行業領先優勢的區域特色券商,推動公司國際業務及創新業務的快速發展。
宋清輝認為,近年來券商合并的不少,這其中既有小券商存在較大經營壓力,也有出于整合后互補做大做強的策略考量。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整合后能否留住人才,真正用好收購標的,差異化發展,實行最大化互補,子公司及母公司都能齊頭并進,這非常考驗整合能力,或者說市場要給予足夠的時間來觀察。(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