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施子夫 王璐
從2022年6月22日遞表創業板至今,宏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工科技)終于在12月16日提交了注冊申請。
上市進展似乎稍稍明朗了些。不過在時間線上來看,早在2023年5月12日公司就首發過會。也就是說,從過會至今,公司整整等待了19個月。
宏工科技能否成功上市?與此同時,公司的業績也開始了變臉,這無論如何不是個好消息。
01
2024年營收凈利潤大降
宏工科技主要產品為物料自動化處理產線及設備,用于實現流程型工業中物理形態為粉料、粒料、液料及漿料等物料的處理。根據客戶的生產工藝,物料自動化產線用于滿足投料、配料計量、輸送、攪拌、混合、粉碎研磨、干燥、包裝等多項工藝需求,并通過軟件控制系統來實現全流程的自動化、智能化運作;單機設備則用于滿足混合、中轉等單項工藝需求。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所擁有的已授權的境內專利共411項,其中發明專利12項、實用新型370項、外觀設計29項;公司及子公司所擁有的境外專利2項;公司及子公司擁有的軟件著作權共95件。
業績層面來看,2021年-2023年及今年前三季度(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5.79億元、21.78億元、31.98億元和14.59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007.69萬元、2.98億元、3.15億元和1.11億元。
顯然,過去三年無論營收還是凈利潤,宏工科技都表現不錯,尤其是2022年開始的大幅增長。但從2024年以來,公司的業績壓力開始凸顯。
招股書顯示,2024年以來,公司下游領域擴產節奏放緩,公司營業收入出現下滑。2024年1-9月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分別同比下滑26.44%及37.42%。
根據公司的盈利預測,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預計為22.23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0.49%;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為2.2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9.4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預計為2.19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7.55%。如2024年公司應收賬款回款情況不及預期、一年以上庫齡發出商品金額持續增加,則2024年業績將進一步下滑。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宏工科技的業績變臉風險值得投資者密切留意。“對于IPO企業而言,業績變臉尤其是大幅下滑,顯然對公司的上市前景較為不利。一方面反映了公司可能應對市場波動乏力,競爭力不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可能之前的業績不錯是源于行業因素,而一旦行業面臨調整,或自身存在壓力,就迅速掉下來了。總而言之,宏工科技需要在業績上給投資者穩定預期,避免大起大落。”
02
應收賬款及壞賬飆升,2025或繼續下滑?
在風險提示中,宏工科技介紹,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分別為2.34億元、7.56億元、14.94億元和16.07億元,壞賬準備金額分別為2900.34萬元、6281.27萬元、1.24億元和1.59億元,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及壞賬準備金額呈上升趨勢,若市場環境變化或應收賬款客戶自身經營狀況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將可能導致公司發生壞賬損失或應收賬款無法收回的風險,進而影響公司的利潤水平。
報告期內,公司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分別為405.08萬元、2178.38萬元、4240.73萬元和3938.64萬元,存貨跌價準備金額整體呈上升趨勢,主要系受項目執行周期較長、客戶工藝調整等因素影響導致一年以上庫齡發出商品金額增加,公司一年以上發出商品的賬面余額分別為2638.66萬元、1903.22萬元、1.95億元和3.88億元;如未來下游客戶環境發生不利變化,一年以上庫齡發出商品金額持續增加,則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將進一步增加,影響公司經營業績。
隨著全球節能減排以及中國新能源滲透率不斷提升的趨勢,出海發展成為國內新能源產業鏈企業新的業務增長點。雖然全球多個主要國家普遍推出促進新能源行業發展的政策,乘用車輛的電動化和智能化為大勢所趨,但中國新能源終端產品的出口受國際貿易局勢影響,進而可能對本公司產品海外業務訂單中本土出海部分造成一定影響,進而導致公司2025年及未來收入減少。
公司2025年業績及未來業績受后續發出商品項目執行情況、應收賬款回款情況、訂單承接、新能源和食藥化塑行業政策及技術、市場發展趨勢、海外國家和地區對中國新能源產業鏈政策等因素影響,如公司一年以上發出商品金額進一步增加,應收賬款無法及時回收或賬齡結構進一步惡化,預計獲取的大額訂單無法簽訂,下游客戶放緩擴產速度,海外對國內新能源行業出海政策進一步惡化等,2025年及未來業績存在進一步下滑的風險。
同時,宏工科技期內毛利率分別為29.64%、31.40%、27.83%和28.96%,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9.22%、31.06%、27.88%和29.07%。雖然前三季度毛利率有所增長,但還是弱于2021年和2022年。
據悉,物料自動化處理產線及設備主要為非標產品,根據客戶的具體需求進行設計制造。在這種業務背景下,公司產品的毛利率波動與各項目毛利率波動水平密切相關,是各項目毛利率波動情況的綜合體現。
項目毛利率變動主要受以下幾方面因素的影響:1,各項目需要根據客戶的個性化需求進行設計和生產,由于客戶對定制化程度、項目技術要求程度的不同,公司會在產品價格上做出適當調整,價格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波動;2,公司正處于業務快速發展的階段,為了開拓新的產品下游應用領域、切入新客戶的供應商名錄,公司會在部分首套產線或設備的合同定價等方面作出適當的價格讓利;3,部分項目因實際執行的技術標準與前期簽訂合同時確定的技術方案存在差異,導致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工藝及工程等內容的變更,增加了項目成本,會對毛利率產生一定影響。
03
資產負債率遠高同行,近三年3次被執行人
宏工科技此次計劃募集資金5.32億元,其中2.4億元用于智能物料輸送與混配自動化系統項目,9201.54萬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2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募資用途上表明了公司對研發投入的重視。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3211.09萬元、1.28億元和1.97億元、1.03億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為5.54%、5.87%、6.15%和7.03%,其明顯弱于可比上市公司行業平均值的7.85%、7.73%、8.98%和10.14%。
公司的償債能力也面臨壓力。報告期各期末,公司資產負債率(合并)分別為83.86%、85.03%、81.12%和75.91%,遠高于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值的61.45%、68.45%、66.13%和62.90%。公司解釋稱,2021年末、2022年末和2023年末,公司資產負債率較高,主要受合同負債余額占負債總額的比重較高的影響。一方面,合同負債(預收款項)為經營性負債,屬于商業信用的范疇,未來不需要以貨幣資金流出的形式予以償還,在項目通過驗收、確認收入時予以結轉。
另一方面,偏高的合同負債金額意味著公司收到客戶的預付貨款較多,因此不僅不會導致公司償債能力下降,反而體現出公司具有充足的在手訂單、市場競爭力。2024年9月末,公司資產負債率下降,主要系短期借款到期,同時應付票據減少,整體負債規模較2023年末下降所致。
此外,據天眼查顯示,宏工科技2022年以來共有3次被執行人情況,一次是2022年2月15日,被執行金額500元,另一次是2024年3月4日,被執行金額20434元,最近的一次是今年8月13日,被執行金額500元。(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