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廖紫雯
除卻雷軍直播跨年多輪“整活”外,越來越多的企業家走進直播間,為企業營銷加一把火、push自家品牌流量增長。在2024年的最后一天,“國產奶粉第一股”貝因美創始人謝宏出現在直播間,攜旗下四大工廠負責人匯報年度工作成果。
此前,2024年12月期間,與經銷商科露寶的銷售代理合同糾紛事件,貝因美反訴金額超2億,引發關注。2024年前三季度,貝因美業績出現一定回暖,但目光放長,2020年以來,貝因美業績似迎來過山車式巨大波動,多年業績承壓之下,公司多輪舉措能否提振業績、保持業績增長態勢,還有待時間考驗。
01
前三季度業績回暖,毛利率欠佳
農歷年關將近之際,貝因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因美,002570.SZ)開展“龍尾接福·辭舊迎新”跨年股東回饋活動。
活動時間為2024年12月23日至2025年1月15日,符合公告條件的自然人股東可在活動期間通過微信小程序領取“股東專享”禮券,并參與相關活動。此次股東專享產品以其打造第二增長曲線的全家營養系列為主,包括適合中老年群體的高鐵高鈣配方奶粉;適合免疫力偏弱群體的乳鐵蛋白益生菌營養粉、免疫球蛋白營養奶粉;適合上班族學生黨群體的豆奶粉固體飲料及純奶粉等。
12月30日,有投資者于交流平臺詢問“微信小店迎來重大更新,公司有無開展相關業務,借助微信超級流量平臺實現業務增長,如有,銷量如何?”
貝因美在回投資者問時表示,“公司已開通微信小店,您可在微信平臺搜索“貝因美”,點擊進入小店進行產品選購。并未直接回答銷量問題。”
近年來,貝因美多番嘗試、“自救”動作頻頻背后,或許是多年以來的承壓業績。
2024年前三季度,貝因美實現營收、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0.87億、7179萬,分別同比增長8.91%、45.30%。
往期三季報情況來看,2021年前三季度-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24.81%、15.16%、0.35%;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為-23.72%、14.19%、11.67%。從增速情況來看,最新的前三季度貝因美業績面出現一定好轉趨勢。
針對2024年前三季度利潤變動,貝因美于財報中指出,營業利潤增長主要系本期銷售收入增加,銷售費用節約,整體銷售貢獻提升所致。
近四個完整年數據來看,無論是營收、歸母凈利潤,亦或是扣非凈利潤增速,貝因美都呈現出較大的波動態勢。
2020年-2023年,公司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4.32%、-11.99%、6.98%、0.76%;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為-214.58%、122.61%、-340.01%、126.97%;扣非凈利潤增速分別為-247.77%、101.50%、-3051.34%、108.58%。
且從近四個完整年的虧損情況來看,在保有20億以上營收的情況下,貝因美凈利潤出現劇烈變動。
2020年-2023年,貝因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243億、7331萬、-1.760億、4745萬,同期,扣非凈利潤分別為-4.815億、721.1萬、-2.128億、1825萬。四年間,扣非凈利潤虧損數合計超6.5億元。
ROE方面,2020年-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貝因美ROE分別為-20.92%、4.78%、-10.45%、3.06%、4.60%。
值得關注的是,近四年三季報毛利率情況來看,2021年前三季度-2024年前三季度,貝因美實現毛利率分別為52.66%、44.52%、47.02%、42.88%,2024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情況與2021年前三季度相比下滑將近10個百分點的差距。
凌雁管理咨詢首席咨詢師林岳對《港灣商業觀察》表示,貝因美這幾年基本都沒有完成自己提出的銷售目標,與飛鶴、澳優等頭部品牌的差距進一步拉大,更關鍵的是,其孵化新業務、打造母嬰生態的推進落地也并不順利,營收和利潤水平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研發的投入,正在經歷嚴重的發展瓶頸期。
業績停滯不前之際,公司銷售費用依然并不算低,而研發費用則有所縮減,這或將對公司產品研發造成不利影響。
2021年前三季度-2024年前三季度,貝因美實現銷售費用分別為5.423億、5.798億、6.165億、5.854億,銷售費用率分別為32.71%、30.36%、32.17%、28.05%;實現研發費用分別為2442萬、1485萬、1258萬、1133萬,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47%、0.78%、0.66%、0.54% 。整體上,銷售費用率雖有所下滑,但同時逐年下滑的研發費用率與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02
與經銷商鬧上法庭,反訴金額超兩億
12月9日晚間,貝因美發布關于重大訴訟事項的公告。
公告指出,公司近日收到杭州市濱江區人民法院發出的《受理案件通知書》等法律文書,公司與浙江科露寶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露寶”)關于銷售代理合同糾紛一案已立案。
公告內容顯示,科露寶于2021年與公司簽署《合作協議》,成為公司4款特殊醫學系列產品的獨家經銷商,由于其未實現《合作協議》約定的銷售目標,構成事實違約,公司與其提前終止合作。
本訴案件中,科露寶在《起訴狀》中提出訴訟請求金額暫合計為1.28億,之后,科露寶又提交《變更訴訟請求申請書》,將原訴訟請求金額變更為1.85億元。同時,公司提起反訴,要求科露寶支付各項損失合計2.02億元。
貝因美表示,鑒于本次重大訴訟案件及其他訴訟事項尚未開庭審理或尚未結案,其對公司本期利潤或期后利潤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公司將依據有關會計準則的要求和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
同時,公司指出,截至公告日,公司及下屬公司存在小額訴訟事項,未達到《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中規定的重大訴訟事項披露標準,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其他訴訟、仲裁事項。
此次公告附件披露,除本次公告案件外,公司十二個月內單筆涉案金額小于1000萬元的案件涉及金額小計3235.91萬。
2024年中報披露,公司主要從事嬰幼兒配方奶粉、營養米粉和其他嬰幼兒輔食、營養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未發生重大變化。公司大單品“貝因美·愛加”、“可睿欣”、“菁愛”等所有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均已完成第二次配方注冊。
2024年上半年,公司奶粉類、米粉類、其他類實現收入分別為12.65億、3598.63萬、1.16億,營收分別同比增長7.09%、97.00%、-18.38%,各產品對應毛利率分別為44.30%、16.28%、22.71%。
2018年2月,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目錄信息顯示,注冊證號為“國食注字TY20180001”的貝因美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無乳糖配方注冊通過。彼時,貝因美成為第一家拿到“特配粉”注冊批文的國產品牌。
2020年上半年,公司特配粉實現收入856.13萬,占營收比重為0.58%,營收同比增長119.85%。近幾年財報中,公司并未披露特配粉相關收入情況。
林岳指出,貝因美的特配粉業務沒有成為救命稻草,相反有拖累核心業務的跡象,這和經銷商、市場環境、產品競爭力都有關系,此次和經銷商對簿公堂,不管輸贏都會消耗心力和精力,總體來說需要大刀闊斧地進行變革,重新調整戰略。(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