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王璐
營收下滑近三成,凈利潤下滑超過九成,這是新益昌(688383.SH)交出的2025年半年報。
天眼查顯示,新益昌成立于2006年。公司官網的自我介紹是,10余年專注智能裝備制造,打造市場認可、客戶信賴的產品國內半導體、MiniLED、MicroLED智能制造裝備領域的領先企業。
新益昌于2021年4月28日在科創板掛牌上市。這家行業知名領先企業,何以在半年報會如此之差?實際上,拉長時間來看,從2022年開始,公司的業績就持續承壓。
1
營收凈利潤大降,近三年持續承壓
2025年上半年,新益昌實現營收4.02億元,同比減少28.3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1.57萬元,同比減少96.05%;基本每股收益0.03元,同比減少95.38%,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758.02萬元,同比減少95.10%。
針對業績下滑,公司表示,主要系國際貿易政策影響下游客戶群體的國際業務布局及設備投資意愿,智能裝備訂單減少導致的收入減少所致。
至于經營現金流下滑,公司稱,主要系公司收入減少影響銷售收款,導致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相對有所減少所致。
在半年報中,公司指出,外部不確定性及國際經濟動蕩依然突出,公司積極推進產業結構升級戰略,優化傳統LED產能規模,聚焦資源在半導體和新型顯示封裝技術等核心領域,以審慎經營的態度面對外部挑戰,確保核心業務保持穩健,行業地位、市場占有率及競爭優勢均未弱化。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的應收賬款賬面價值為4.91億元,占總資產的比例為16.79%。公司稱,公司的應收賬款金額較大,占用公司較多的營運資金,可能導致公司流動性資金短缺;若應收賬款的對象出現信用惡化或者經營不善情形,導致無法支付貨款的,公司將面臨壞賬損失,對公司的經營成果產生負面影響。此外,考慮到應收賬款變現與短期負債償還的時間性差異,特別是若應收賬款對象出現信用惡化或者經營不善情形,應收賬款無法收回,公司將存在一定的流動性風險,對公司持續經營產生負面影響。
同時,公司存貨賬面價值為8.35億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為42.47%,金額及占比保持在較高的水平。公司期末存貨余額水平較高與公司產品主要為智能制造設備以及下游客戶的驗收政策相關,公司采用“以銷定產”的生產模式,設備從原材料采購到生產加工、出貨至最終驗收確認收入需要較長的周期,因此存貨余額均較高。
顯然,新益昌無論應收賬款還是存貨都超過收入,如果不能及時回款及去庫存,公司的業績大概率將持續承壓。
不管是短期,還是中長期,新益昌的業績壓力都呈現出愈演愈烈態勢。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2.267億,同比下滑13.78%,歸母凈利潤1170萬,同比下滑59.58%。
2021年-2024年,新益昌實現營收分別為11.97億、11.84億、10.40億和9.339億,同比增長分別為69.90%、-1.08%、-12.12%和-10.22%;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320億、2.047億、6030萬和4046萬,同比增長分別為115.78%、-11.75%、-70.55%和-32.91%。
2
主動收縮轉型,今年成立機器人子公司
在今年5月份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上,新益昌表示,公司主動實施產業升級戰略,通過前瞻性收縮傳統LED產能規模,聚焦發展新型顯示和半導體技術,持續保持行業地位和市場占有率,積極加強競爭優勢。
華鑫證券在8月10日的研報也認為,公司主動推進戰略轉型,前瞻性的收縮傳統LED規模,致使短期業績承壓。但公司在半導體及新型顯示領域布局進展順利,相關產品毛利率持續優化,此外,公司基于在設備制造能力與軟件控制算法領域的積累切入機器人領域具備天然的技術協同優勢,看好未來成長潛力,維持“買入”評級。
在7月份的投資者交流活動上,對于業務及訂單方面,公司介紹稱,今年年初一些頭部面板廠商開始布局Mini LED產能,公司戰略轉型計劃得以進一步推進,公司Mini LED訂單情況良好,驗收情況仍主要視客戶情況而定;公司近日與蘇州華星光電顯示有限公司有簽訂采購訂單,該訂單為公司日常經營活動相關訂單,公司已履行了簽署該訂單的內部審批程序,訂單雙方均具有履約能力,但訂單履行期間,存在因外部宏觀環境重大變化、國家有關政策變化、客戶需求變化以及其他不可預見或不可抗力等因素,影響最終執行情況,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華鑫證券指出,公司于2025年成立機器人子公司,借助自身在設備制造能力與軟件控制算法的積累,力圖打造集人工智能研發與機器人制造銷售一體的平臺。公司在驅動器、高精度DDR電機、運動控制卡和高性能一體式控制器領域有著天然的技術優勢,使得公司在切入機器人小腦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與跨越技術壁壘的能力。未來隨著公司在機器人領域投入的不斷擴大,公司有望借助自身設備技術優勢賦能機器人研發制造,打造新的增長飛輪。(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