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王璐
從2022年5月9日沖刺上交所主板至今,肯特催化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肯特催化)差三個多月即將滿3年。
不過在1月13日,肯特催化姍姍來遲終于提交了注冊申請,保薦機構為國金證券。早在2023年6月28日,上交所上市審核委員會2023年第59次會議審議通過公司的首發申請。換言之,從首發過會到此次注冊,公司耗費了近19個月。
肯特催化主要從事季銨(鏻)化合物產品研發、生產和銷業,擁有季銨鹽、季銨堿、季鏻鹽、冠醚等四大系列產品,為精細化工、分子篩、高分子材料、電池電解液、油田化學品等領域的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
01
營收凈利潤持續下滑承壓,應收賬款周轉率大降
財務數據層面,2021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報告期內),肯特催化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6.36億元、8.08億元、6.66億元和2.98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633.93萬元、1.10億元、8520.79萬元和4004.21萬元。
顯然,公司業績表現在2022年創下新高,2023年至今則持續承壓。
公司表示,2024年1-6月受下游市場需求減弱、原材料價格及公司產品價格下滑影響,營業收入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5.24%、11.35%。如果未來公司下游醫藥、粉末涂料、石油及煤化工等領域市場需求持續減弱,原材料價格及產品價格因供需關系變化等進一步下滑,或公司發生安全環保事故,行業環境、環保政策及匯率等發生較大不利變動,公司將面臨經營業績進一步下滑的風險。
不難看出,市場環境的欠佳與變化顯然對公司經營造成直接影響。報告期內,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7.71%、26.48%、26.23%和27.04%,剔除新舊收入準則運輸費及包裝費核算口徑不同影響后的毛利率為30.89%、29.52%、29.61%和31.03%。2021年至2023年,公司毛利率整體小幅下降,毛利率的波動主要受產品銷售結構、銷售價格、原材料成本、市場供求、固定資產新增投資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報告期各期末,肯特催化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8114.39萬元、9510.43萬元、1.33億元和1.38億元,占當期期末流動資產的比重分別為20.62%、22.61%、28.87%和27.89%。
然而,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及存貨周轉率都呈現了雙雙下滑。報告期內,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8.70次、8.71次、5.54次和2.08次,存貨周轉率分別為7.05次、6.94次、6.07次和3.11次。公司表示,2021至2022年國內化工行業整體較景氣,行業上下游企業貨款結算速度較快,2023年以來受宏觀經濟環境影響,行業上下游貨款結算周期有所增加,應收賬款周轉率有所下降。公司存貨周轉速度保持穩定。
02
重營銷輕研發,產能利用率偏弱繼續募資擴產能?
此外,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合計金額分別為1163.10萬元、1309.28萬元、1174.24萬元和686.58萬元,銷售費用率分別為1.83%、1.62%、1.76%和2.31%,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的1.63%、1.53%、1.49%和1.37%。
同一時期,在研發費用層面,肯特催化分別為1642.52萬元、1953.53萬元、1709.60萬元和871.25萬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為2.58%、2.42%、2.57%和2.93%,遠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的4.32%、4.86%、5.24%和5.59%。
肯特催化認為,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整體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但隨著公司銷售規模快速增長,研發投入資金量穩步提高。公司高度重視研發投入對持續發展的重要性,積極推進產品技術創新及新產品開發,報告期內研發項目投入逐年加大。
令外界注意的是,肯特催化的產能利用率整體偏低。報告期內,季銨鹽、季鏻鹽業務產能利用率分別為68.40%、69.19%、65.96%和68.14%;季銨堿業務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7.50%、69.76%、61.54%和57.68%;冠醚業務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4.39%、65.66%、55.47%和56.98%。
在產能利用率偏弱的情況下,肯特催化此次計劃募集資金4.99億元,全部用于公司年產8860噸功能性催化新材料項目。公司指出,本募投項目生產產品范圍包括四乙基氫氧化銨、四丙基溴化銨、1-金剛烷基三甲基氫氧化銨、Beta分子篩及催化劑、18-冠醚-6、氫氧化-1,1,3,5-四甲基哌啶等十余種。(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