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尖網》/筆尖觀察
1月8日,成都長城開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發科技)北交所IPO提交注冊。招股書顯示,開發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電線電纜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主要產品為電力電纜、電氣裝備用電線電纜及架空導線等。
《筆尖網》注意到,開發科技有超九成收入來自控股股東授權商標產品,其獨立運營能力遭到了交易所的問詢。此次IPO,該公司將用3億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而同時該公司用2.2億現金分紅,且近七成現金分紅落入了實控人的腰包。另外,此次IPO的募資項目將擴大該公司未來的產能。盡管開發科技的產能利用率不低,但該公司的存貨周轉率較低且存貨中的庫存商品占比較高,未來新募產能消化令人擔憂。
超九成收入來自控股股東授權商標產品
招股書顯示,開發科技的經常性關聯交易金額較大。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經常性關聯采購及關聯租賃的金額分別為1539.56萬元、148.49萬元、1338.92萬元和694.43萬元,同期經常性關聯銷售金額分別為16216.91萬元、19061.73萬元、24086.73萬元和6871.38萬元。
具體分析,開發科技的經常性關聯采購及關聯租賃的金額占比分別為1.32%、1.16%、0.78%和0.84%;同期,開發科技的經常性關聯銷售金額占比分別為11%、10.64%、9.45%和5.21%。
開發科技的關聯銷售對象分別為開發香港和TPV。招股書顯示,開發香港是開發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是深科技的全資子公司。TPV全名是TPV do Brasil Indústria de Eletr?nicos Ltda.,是上市公司冠捷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與開發科技同受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控制。
事實上,除了上述關聯交易外,交易所對開發科技的獨立性提出問詢。據開發科技對問詢函的回復顯示,開發科技的前身為深科技計量系統事業部,為進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及市場響應速度,該公司于2016年設立并開始獨立運營,成為深科技下屬專業從事智能計量業務的子公司。公司在承繼和延續深科技智能計量業務的同時,也相應地沿用了授權商標,因此公司部分產品多年來一直沿用上述商標。報告期內,公司授權商標主要用于智能計量表及其配套終端產品,主要應用場景是企業宣傳冊、工作服裝、辦公用品等形象宣傳以及在產品包裝、產品表面上進行標識等業務環節。
開發科技表示,深科技授權商標不是該公司產品銷售的核心要素,公司的銷售關鍵環節并不依賴于授權商標的使用,授權商標不具有不可替代性。
但開發科技對問詢函的回復顯示,深科技授權商標所涉及的相關產品報告期內營業收入占比較高。公司主要在智能計量表及其配套終端產品上使用深科技授權商標,報告期內,授權商標所涉及的相關產品銷售金額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5.03%、44.33%、51.98%和64.63%。
而且,授權商標所涉及的相關產品報告期內營業收入占同類產品收入比例更高,報告期內,授權商標智能計量表的占比分別為94.69%、93.28%、92.48%和93.11%,同期授權商標智能計量表配套終端的占比分別為67.46%、71.11%、66.49%和78.15%。
開發科技在回復問詢函中表示,盡管深科技沒有將主要商標轉讓給公司的計劃,但采取了保障公司使用相關商標的權利、利益不受損失的措施。 并且進一步解釋稱,原因系深科技為了實現品牌形象統一管理和建設的目的,選擇以深科技的名義對商標進行統一管理和維護,有利于實現商標資產在集團范圍內的高效利用。
此外,開發科技還與深科技簽訂了《許可協議》。根據《許可協議》有關商標許可使用費用及其調整的約定,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通過商標許可損害公司利益的風險較小。
盡管開發科技盡力解釋該公司具有獨立性,但該公司目前在經營上對深科技的各種依賴是不爭的事實。從深科技掌握開發科技的審批權以及開發科技對深科技授權商標的使用,開發科技的獨立經營情況仍然讓人生疑。
存貨周轉率落后于同行 且庫存商品占比高 新募產能消化令人擔憂
招股書顯示,此次IPO,開發科技計劃3.4億元用于成都長城開發智能計量終端自動化生產線建設項目。
上述項目資金將用于對位于成都的現有部分空置廠房進行適應性裝修,購置性能先進、智能化和自動化程度較高的生產、檢測等設備,擴充生產團隊規模,從而提升公司能源解決方案的供應水平,實現智能制造的發展戰略目標。該項目將助力公司深化主營業務發展,擴大公司智能計量終端及系統產品產能,增強公司生產智能化程度。
開發科技表示,公司的主營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已經處于較高水平,在突發性訂單較多時,仍需要進行委外生產,公司的交付能力已處于瓶頸階段。此外,隨著后續公司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公司生產場地緊張、設備性能不足等問題也日益凸顯,上述因素帶來的產能瓶頸已成為制約公司發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為此,公司急需募集資金擴大生產場地,完善產業布局,以應對未來國際與國內市場的雙重發展需求。該項目將在公司原有制造中心的基礎上,在現有產業園擴充生產制造的場地,更新和增加部分生產線,以滿足未來公司產能持續擴張的需求。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開發科技的總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8.46%、83.37%、90.76%和96.6%,可見,該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在持續上升。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開發科技并沒有給出單項產品的產能利用率的詳細情況。在產能利用率持續上升的同時,開發科技的產能利用率卻落后于同行可比公司。報告期內,開發科技的存貨周轉率分別為3.28次、2.99次、3.53次和1.95次,同期同行可比公司的存貨周轉率分別為4.63次、4.25次、4.87次和2.12次。
此外,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在開發科技的存貨中,庫存商品的占比排第三,賬面余額價值為10958.06萬元,存貨跌價準備或合同履約成本減值準備為161.82萬元,賬面價值為10796.24萬元。
3億募資補流 2.2億現金分紅 且七成落入實控人腰包
招股書顯示,此次IPO,開發科技計劃募集資金10.2億元,其中,3.4億元用于成都長城開發智能計量終端自動化生產線建設項目,2.9億元用于成都長城開發智能計量產品研發中心改擴建項目,0.88億元用于全球銷服運營中心建設項目,3.0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由此可見,開發科技將用近30%的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在使用如此多的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的同時,開發科技卻在過去幾年進行了大手筆分紅。2021年,該公司現金分紅1億元;2022年,該公司現金分紅6250萬元;2023年,該公司現金分紅5625萬元;合計21875萬元,占此次用于補充流動資金的募集資金的七成以上。
招股書顯示,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開發科技的控股股東為深科技,其直接持有發行人7,000萬股,持股比例為69.72%。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發行人的實際控制人為中國電子,其通過深科技控制公司股份數量為7,000萬股,占此次發行前總股本的比例為69.72%。
由此可見,上述七成現金分紅約1.5億元將落入實際控制人的腰包中。值得注意的是,從2021年至2023年以及2024年6月30日(以下簡稱報告期),開發科技擁有貨幣資金2.1億元、2.3億元、6.9億元和8.6億元,由此可見,該公司似乎并不缺錢,但該公司用3億元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的同時用2.2億元進行現金分紅,且近七成落入了實控人的“腰包”中。
值得注意的是,開發科技的各項流動性指標全部落后于同行可比公司。報告期內,開發科技的流動比率分別為2.1倍、1.96倍、2.52倍和3.15倍,同期可比公司均值分別為3.63倍、3.28倍、3.38倍和3.24倍。
同期,開發科技的的速動比率分別為1.37倍、1.22倍、1.99倍和2.53倍,同期可比公司的均值分別為3.25倍、2.87倍、3.04倍和2.8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