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尖網》文/筆尖觀察
近年來,華熙生物作為一家在生物醫藥領域頗具影響力的企業,其業績表現卻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和質疑。曾經憑借透明質酸原料及一系列終端產品在市場上占據領先地位的華熙生物,如今正面臨管理變革陣痛、團隊動蕩、業績下滑多重問題。這一系列問題不僅影響了公司的市場形象,也對其未來的發展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從財務數據上看,華熙生物的業績呈現出持續下滑的趨勢。2024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46億元到1.75億元,同比減少70.47%到75.3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預計為8000萬元到1.09億元,同比減少77.78%到83.69%。
管理變革是華熙生物近年來的重要動作之一,但遺憾的是,這場變革并未帶來預期中的好轉,反而讓公司陷入了更深的困境。據悉,自2023年提出管理變革以來,公司在存貨管理、渠道管理等方面的問題逐漸浮出水面。存貨周轉天數攀升至歷史最高,存貨周轉天數由2021年的196天上升至2023年的254天,2024年前三季上升至327天。此外,截止2024年三季報末,華熙生物的存貨高達13.15億元。
除了存貨問題,公司的人事動蕩也令人擔憂。2024年2月底,華熙生物變更了財務總監,2024年4月份,公司原核心技術人員馬守偉、王勇志均因個人原因辭職。
從行業競爭的角度來看,功能性護膚品市場集中度較低,華熙生物面臨著來自貝泰妮、巨子生物等競爭對手的強大壓力。隨著玻尿酸成分競爭壁壘被削弱,重組膠原蛋白等新成分崛起,華熙生物在市場中的地位受到挑戰。以巨子生物旗下的核心產品可復美為例,其推出的“膠原棒”已經成為收入第一的品牌,并在市場中迅速崛起。
業內人士指出,華熙生物當前面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要想走出困境,公司需要在提升管理水平、優化渠道管理、加強產品研發和質量控制等方面下功夫,同時還需要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尋找新的增長點和突破口。否則,華熙生物的未來發展前景將充滿不確定性。
《筆尖網》將對華熙生物未來的業績情況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