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尖網》 文/筆尖觀察
在商業的廣袤天地里,企業的每一步跨界之舉都宛如在平靜湖面投下巨石,激起層層漣漪。海天股份欲跨界光伏這一事件,便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海天股份原本在其傳統領域有著一定的根基與發展軌跡。它在過往的歲月中,或許憑借著自身的專業優勢、市場策略等,在所屬行業站穩了腳跟。然而,企業的發展往往不會滿足于既有的成就與版圖,跨界便成為了一些企業尋求新增長點、拓展業務邊界的選擇。近期,海天股份發布公告,公司擬通過全資子公司海天光伏以支付現金方式購買賀利氏光伏銀漿事業部,賀利氏光伏銀漿事業部包括賀利氏中國持有的賀利氏光伏 100%股權與賀利氏中國持有的對賀利氏光伏的債權、光伏科技 100%股權以及HMSL 持有的 HPSL100%股權。
上述交易的基礎價格合計為 5.02 億元(含債權),最終價格將根據交易各方簽訂的交易協議規定的調整因素進行確認。《筆尖網》關注到,賀利氏光伏銀漿事業部主營業務為光伏導電漿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海天股份將目光投向光伏領域,無疑是看到了光伏產業所蘊含的巨大潛力。光伏產業作為新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今全球倡導綠色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從長遠來看,其市場前景廣闊,有望成為未來能源結構中的核心力量。海天股份選擇此時跨界,似乎也是順應時代潮流,試圖在新興的光伏市場中分得一杯羹,為企業的未來發展開辟新的航道。
近日,上交所對海天股份下發《關于對海天水務集團股份公司重大資產購買草案信息披露的問詢函》。問詢函中對公司發展戰略及交易目的,主要客戶集中及技術迭代風險,專利授權,后續整合安排與發展戰略等問題要求公司作出相應回復。3月19日晚間,海天股份就交易所相關問詢做出了回復。
相關領域人士指出,近年來,隨著光伏產業的熱度不斷攀升,不少企業紛紛涌入,其中不乏一些盲目跟風者。這些企業在沒有充分評估自身實力與行業風險的情況下,貿然跨界,不僅可能自身陷入困境,還可能擾亂整個行業的市場秩序。上交所通過對海天股份的追問及公司回復,向市場傳遞出一個積極新號。
此外,在籌備跨界光伏的過程中,企業需要重新審視自身的戰略規劃、資源配置以及核心競爭力。光伏行業雖然前景誘人,但也面臨著技術迭代快、市場競爭激烈等諸多挑戰。另一方面,如何在跨界過程中實現與原有業務的協同發展,而不顧此失彼?這些都是企業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