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度調整、貿易壁壘與技術競爭交織的2024年,立訊精密逆勢交出一份亮眼答卷: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687.95億元,同比增長15.9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3.66億元,同比增長22.03%。
這份成績單的背后,是“三個五年”戰略規劃的深度落地與精準執行。在消費電子領域,立訊精密背靠蘋果生態,筑牢業務基本盤;通信板塊則抓住AI算力爆發機遇,實現快速增長;汽車賽道通過收購德國萊尼打通歐洲供應鏈,加速全球化布局。
然而,在面對關稅“達摩克利斯之劍”,立訊精密憑借“中國+東南亞+北美+歐洲”四極產能網絡,將地緣政治風險轉化為成本與市場優勢。這一突破不僅是精密制造領域的范式革新,更標志著企業從“代工依賴”向“技術卡位”的戰略跨越。通過持續技術創新與全球化布局,立訊精密以精密制造的“中國方案”,在復雜環境中成功構筑起抵御風險的堅固“避風港”,重塑跨國產業鏈話語權。
戰略引領,協同發展鑄就增長新動能
在波譎云詭的市場環境中,立訊精密之所以能穩步前行,離不開管理層堅定執行的“三個五年”戰略規劃。在此戰略框架下,公司通過內生和外延雙輪驅動,持續擴大現有業務版圖。內生方面,深挖技術潛力,不斷提升產品品質與性能;外延層面,積極尋求戰略合作與并購機會,拓展市場份額,實現規模擴張。
深化產業鏈垂直整合,是立訊精密的核心戰略之一,這在消費電子板塊體現得淋漓盡致。縱向上,完成“零件→模組→整機”的垂直整合,提升產品附加值與企業盈利能力;橫向上,拓展客戶業務,豐富產品類型,構建覆蓋智能家居、智慧辦公等多領域的九大產品體系。像網通產品線,不僅囊括行業核心客戶,還從網通品牌客戶向終端通訊商客戶拓展,未來還規劃了5GCPE、WIFI7等一系列新品,預計2025年新項目落地數量大幅增長。這種垂直整合模式,讓立訊精密在消費電子領域建立起強大的競爭壁壘,能夠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積極布局新產品、新技術和新領域也是立訊精密戰略布局的關鍵一環。在通信板塊,全球通信行業受AI、算力等驅動,立訊精密敏銳捕捉到這一趨勢,提前布局。在零部件業務打造“五位一體”競爭格局,協同芯片企業做概念設計,在電連接、光連接、熱管理、電源管理等領域全面發力。224G高速線纜產品已量產,800G硅光模塊也處于量產階段,熱管理產品線營收利潤有望翻倍增長,通信電源產品線雖年輕但發展迅速,三次電源產品已通過北美核心客戶認證并量產。這些成果的背后,是立訊精密對新技術的持續投入與深耕,使其在通信領域逐漸嶄露頭角,成為行業內不可忽視的力量。
汽車業務,作為立訊精密近年來重點培育的新增長極,發展態勢十分強勁。公司積極布局智能座艙域控制器、高壓連接器、千兆以太網連接器等產品。2024年,汽車業務延續了強勁的增長勢頭,銷售額達到137億,與2023年相比增長近50%;2025年第一季度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同比增速超過50%。2024年,立訊精密通過收購德國萊尼50.1%的股權,獲取了歐洲汽車線束市場資源,進一步強化了自身的全球競爭力。同時,與奇瑞的合資公司也在加速新能源汽車的研發進程,不斷完善汽車產業鏈布局。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車線束的價值量相比傳統燃油車提升10%-100%,這為立訊精密在汽車業務領域帶來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此外,立訊精密依托自主研發的先進工藝制程和精密智能制造的平臺化能力,打破了業務板塊之間的壁壘,實現了跨領域的資源整合。消費電子業務積累的精密制造經驗與技術,為通信和汽車業務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通信業務取得的前沿技術成果,又能夠應用于消費電子和汽車領域,提升產品的智能化水平。這種高效的協同效應,讓公司在各個業務板塊之間形成了強大的合力,推動企業沿著預期的增長軌跡穩步、健康地發展。
全球化布局構筑關稅“避風港”
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貿易環境的復雜性與不確定性日益凸顯,關稅政策的頻繁調整,成為懸在跨國企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而立訊精密卻能在關稅風云變幻中保持穩健發展,其深度且前瞻性的全球化布局功不可沒。
立訊精密的全球化布局是全方位、多層次的。在生產制造環節,公司在國內廣東、江西、江蘇等地,以及海外德國、越南、墨西哥等國家和地區設立生產基地。這些基地依據當地的勞動力成本、原材料供應、政策環境以及市場需求等因素,進行合理分工。國內基地憑借完善的產業配套和成熟的技術工人隊伍,承擔高端產品的研發與生產;海外基地則利用當地的成本優勢和地緣優勢,布局面向不同市場的產能,形成了靈活高效的全球生產網絡。
研發層面,立訊精密在全球多地設立研發中心,匯聚全球專業人才,針對不同地區市場需求和技術趨勢開展研發工作。通過內生增長與外延并購雙輪驅動,不斷優化和完善全球化布局。內生增長方面,持續投入資源擴大現有基地規模、提升技術水平;外延并購則瞄準具有技術優勢或市場資源的企業,快速實現布局的拓展與升級。客戶需求全球化、各地資源差異、行業競爭加劇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動立訊精密形成如今的全球化布局。
關稅政策的變動,會直接影響企業的成本與市場競爭力,但立訊精密通過全球化布局將關稅影響降至最低。當某一地區關稅上調時,公司能夠迅速調整生產計劃,將相關產能轉移至關稅較低的地區。例如,在美國對中國生產的電子產品加征高額關稅的情況下,立訊精密將部分面向美國市場的產品生產轉移至越南、墨西哥等基地,有效規避了關稅成本的大幅增加。這種生產與供應鏈的靈活性,是立訊精密抵御關稅風險的關鍵。
相較于同業,立訊精密在抵御關稅風險上優勢顯著。其一,公司全球化布局更為完善,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分布廣泛,供應鏈的彈性和韌性更強;其二,依托完善的全球化布局,公司能夠靈活響應客戶需求,協同調整全球化生產布局,充分發揮規模效應與區域成本優勢,以FOB貿易模式為基礎,在保障交易公平性的同時,進一步強化產品的成本競爭力;其三,持續的產業鏈垂直整合,使公司實現了對關鍵零部件的自主生產,減少了因供應鏈中斷或成本波動帶來的風險,在關稅變動時能更好地保障產品的穩定供應與成本控制。
在立訊精密最新調研紀要中,公司明確表示將風險控制前置到戰略決策,這與公司長期以來的發展策略高度契合。從公司發展歷程來看,每一次重大決策都充分考慮了市場風險因素,全球化布局正是這種風險管控理念的重要實踐成果。正是憑借這種對風險的前瞻性把控和戰略決策,立訊精密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尤其是在關稅大環境下,實現了穩健發展,為企業筑起了堅實的“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