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是全球首個開發核能的國家,當前仍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核電裝機容量,但近年來,核能增速開始落后。
5月26日,A股核電概念拉升,截至收盤,板塊指數(885571)上漲3.03%。瑞奇智造、金利華電、哈焊華通、大西洋、保變電氣、長城電工、合鍛智能、中核科技、尚緯股份、永鼎股份、雪人股份等多個成分股漲停。
消息面上,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放寬對核能監管并加速核電建設,計劃在2030年前建造10座大型反應堆并升級現有反應堆。該行政命令旨在通過簡化核反應堆審批流程、加強燃料供應鏈等措施振興美國核電產業。
核電或為美國唯一發力點
美國是全球首個開發核能的國家,當前仍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核電裝機容量,但近年來,核能增速開始落后。根據相關數據,2023年美國核電市場規模為369億美元,較上一年下降2.6%。2024年市場規模為379億美元,增長2.8%,2019年至2024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 0.9%。
根據報道,該行政命令草案摘要顯示,特朗普將援引《國防生產法》,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以應對美國在濃縮鈾、核燃料加工、先進反應堆關鍵材料方面對海外的依賴。
美國能源部數據顯示,全球在建和待建的核電機組中,約70%由中國和俄羅斯承建。 美國本土核電能力衰退嚴重,目前僅存的核電站大多建于上世紀70年代,平均服役年限超過40年。
以佐治亞州沃格特勒核電站為例,該電站自2013年啟動擴建以來,因技術問題和資金短缺多次延期,至今仍未完全投產。而中國風電和光伏領域的技術壁壘讓美國難以突破。全球近十年公開的風電專利中,中國申請量占比超過40%,多個年份的年度申請量是第二名德國的10倍。光伏領域同樣如此,中國太陽能電池專利申請量達12.64萬件,全球占比超50%,美國科技企業難以逾越。
可以認為,核能成為美國當前唯一可行的選擇。但核電建設成本高企,美國能源部估算,要實現2050年核電裝機容量翻四倍的目標,至少需要投入5000億美元,這在當前債務規模下或將難以實現。
影響波及全球
特朗普這一舉措不僅攪動著美國本土的核能發展格局,也將對全球范圍內的其他國家及企業產生多維度的影響。
從技術發展層面來看,美國此次大力推進核能建設,無疑會加劇全球核能技術競爭的激烈程度。美國加大投入后,必然會在先進核反應堆技術、核燃料循環技術等方面加速研發,試圖占據技術制高點;在產業政策方面,美國的這一政策調整具有很強的示范效應。核能作為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對各國的能源安全和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美國放寬監管、加速建設的做法,很可能促使其他國家重新審視和調整本國的核能政策。
總而言之,作為大國,美國仍具有一定的帶動作用,其決定會直接影響其他國家。
此外,從產業鏈上下游的角度分析,美國加大核能建設力度,會對全球核能產業鏈產生廣泛影響。
在產業鏈上游,核燃料、核設備等的需求將大幅增加,這可能導致全球核燃料市場供應緊張,價格上漲。中國的核燃料生產企業和核設備制造企業可以抓住這一機遇,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產品質量,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同時,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在產業鏈下游,核能產業的發展會帶動核設施運營維護、核安全檢測等相關服務業的發展。中國的相關服務企業可以借鑒美國的先進經驗,提升自身服務水平,為國內核能產業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也可以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拓展海外服務市場。
國內企業加速推進
對中國而言,國際市場競爭的格局將發生顯著變化。美國核能產業的擴張,意味著全球核電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中國核電企業在海外市場上,將面臨來自美國企業更強大的競爭壓力,在爭取海外核電項目訂單、開展國際核能合作等方面的難度會進一步加大。
從我國來看,近期核能板塊亦是催化不斷。2022年至2025年,我國連續4年核準核電機組數量≥10臺。中信證券認為,近年來海外可控核聚變發展提速,以美國企業為代表的商業化聚變項目有望在2030前投入商用,倒逼國內產業加速推進。目前,A股核電板塊市值超過3.8萬億元,上市公司達261家。
其中,保變電氣在核電變壓器制造方面堪稱行業領軍者。公司擁有 57 年發展歷程,深度參與國內輸變電領域眾多重大工程項目。在核電變壓器業務上,其優勢顯著。早在多年前,便已投身該領域,是國內為核電站提供變壓器數量最多、時間最早的廠家之一。像秦山核電站一期工程、福建寧德核電站、秦山核電站二期工程、福建福清核電一期等眾多國內重點核電項目中,都有保變電氣提供的產品。
作為“華龍一號”唯一一家核電站核級中壓開關設備國產供應商,長城電工肩負著中國裝配制造“國產替代”的重大使命。其采用與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聯合開發的方式,歷經近十年艱辛研發。其現已形成完整的核電產品譜系,可適用于AP1000、CAP1400、CPR1000、CNP1000、ACP1000、HPR-1000(華龍一號)、VVER-1000等多種堆型系統。
金利華電作為電網設備領域的企業,在高壓及特高壓輸電網絡設備制造方面有深厚技術積累和豐富經驗。其絕緣子產品質量可靠,能夠滿足核電站輸送電環節對絕緣性能、強度等方面的嚴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