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盛夏,高溫、臺風接連登場。極端高溫讓陜西、河南等地化身“火焰山”,多地戶外氣溫直逼45℃,門窗玻璃熱到“自爆”的事件頻發。開關空調的同時,門窗能否有效隔熱護溫、能否安全穩定使用,再次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從C端市場反應、廣州建博會等B端行業展會,以及家居新范式對部分門窗企業的了解看來,節能、隔熱門窗成“香餑餑”,新豪軒、帝奧斯、TATA木門、皇派門窗、飛宇、軒尼斯、派雅等品牌的相關產品,近期咨詢熱度飆升。
高溫刺激下的節能門窗新需求
有報告指出,51%的建筑能耗通過門窗傳熱流失,而在門窗的整體熱損失中,玻璃部分的貢獻高達約75%——相當于空調每消耗10度電,可能就有3度在為劣質門窗買單。
也有玻璃安裝從業者反饋,近兩個月內已更換60塊因高溫自爆的玻璃,平均每日1塊。玻璃隔熱性能缺陷成元兇。
不止中國,今年高溫天氣席卷北半球多國。多國專家表示,隨著全球加速變暖,極端天氣事件將變得更頻繁、更強烈,且夏季高溫來得越來越早,多地同時經歷極端高溫也變得更為常見。因此,多措并舉應對高溫天氣刻不容緩。在此背景下,一扇扇高性能窗迎來新機遇。
從宏觀來看,門窗節能標準在全面升維,2025年成門窗節能的“推廣落地爆發年”,自上至下的細則漸成政策閉環,倒逼行業告別“紙上節能”: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好房子”概念,強調未來建筑需滿足安全、舒適、綠色、智慧四大核心屬性,這也成為門窗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5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版國標《住宅項目規范》,要求外窗設計、外墻外保溫系統的設計工作年限均不低于25年;
7月18日實施的《低碳及零碳建筑技術規范》明確規定,嚴格限制門窗整體傳熱系數,如嚴寒地區門窗傳熱系數(U值)必須≤1.2 W/(m2·K),這比傳統門窗降低約60%能耗。氣密性更要求達6級以上,杜絕冷氣“偷跑”,同時強制使用再生鋁占比超30%的型材與Low-E中空玻璃,將熱輻射阻隔率大幅提升;
地方政策則給出“真金白銀”的落地指南。如江蘇昆山推行“淋水檢測”淘汰漏水外窗(墻);湖南直接給窗戶戴上“遮陽帽”,要求遮陽系數≤0.50。
這意味著,一扇合規節能窗需同時闖過材料、工藝等多重認證關卡。
行業微觀上,廣州建博會的門窗品牌參展“常客”,今年紛紛亮出了最新的節能隔熱“王牌”。其中:
伊盾門窗的“近零能耗節能窗”堪稱技術標桿,4mm納米微發泡保溫層,配合PA66異形隔熱條和三玻兩腔中空TPE玻璃,仿佛給建筑披上了高科技“保溫毯”;
軒尼斯的“極星Pro”外開窗,則用卓越的隔熱密封性能,在展會現場樹起了一座新的節能豐碑,引來專業觀眾駐足研究;
飛宇門窗的“感受新生”主題展,深諳中國幅員遼闊、氣候迥異,直接打出“地域定制”牌,現場接待人員會主動詢問您來自何方,據此推薦最適配的節能門窗解決方案。
當前,各大家居品牌多采用多道密封結構設計,通過隔熱條和密封膠條的多重阻斷,減少熱量傳導、實現優異隔熱性能。此外,型材結構的優化設計,也能顯著提升整窗保溫性能,適合氣候極端地區使用。
一些頭部企業,也在借助“國補+企補”組合拳,推出門窗“以舊換新”解決方案。如派雅門窗以“高品質門窗+90分鐘無損換窗服務+舒適家標準安裝”的市場化實踐,實現訂單轉化率飆升,將政策紅利轉化為終端簽單率。
政策與技術的雙重疊加,助推門窗進一步成為精準調節室內微氣候、守護自然資源的“綠色屏障”,建筑節能與綠色低碳逐漸“照進現實”。
向智能、整家設計進發
除了節能隔熱性能的全面升級外,門窗行業也將目光投向更高維度的價值需求,在多方面積極探索人們的“美好生活向往”。
最明顯的趨勢之一是,如何通過門窗智能化讓家充滿安全感?家居新范式結合廣州建博會觀察到,2025年的智能門窗已初步擺脫“電動遙控”“遠程控制”等基礎性功能,轉而進化出感知系統,讓冰冷的建材開始具備“皮膚”的敏銳與“眼睛”的洞察。
其中,風雨感應智能化是今年廣州建博會系統門窗區一些品牌主推的功能,讓門窗可以像人的皮膚一樣去感知外部溫度、濕度的變化并做出開合預判。如帝奧斯門窗“智能感應系統預判風雨”的守護,實現門窗從“被動防護”向“主動智能”跨越,讓家的從容與優雅盡在掌握。
另外還有自動防夾功能,門窗裝上了“眼睛”,讓每一次開合都充滿安心。無論是在公共場合還是家里,都能有效規避夾傷風險,安全指數拉滿。歐哲、新標等品牌大多有此功能。
這是科技的進步,也是對家人無微不至的關懷。智能門窗守護的是物理上的安全,更是那份寧靜無憂的家居體驗。開窗通風、關窗鎖閉,都變成了一種無需擔憂、自然而然的舒適享受。智能生活,本該讓安心如影隨形。
此外,門墻柜一體化作為近年門窗發展的趨勢,今年進一步從高端定制領域向大眾市場滲透,成為重構空間整體解決方案的關鍵力量。它通過一體化設計、同色同材、隱形銜接等手法,營造出視覺上極致簡約、流暢統一的整體感,也提升了不同品類產品的帶單效應,進一步撬動著存量市場中的消費升級增量。
門窗行業的渠道進擊
渠道為王。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門窗行業,在銷售與推廣渠道方面,同樣在經歷深刻重構。
此前家居新范式在《從廣州建博會解讀大家居建裝行業的“3x3”活法》中分析過——大家居建裝企業整圍繞平臺、政策、科技、品類、品牌、品質等,構建3x3“活法”,恰恰也印證了門窗行業在渠道拓展上的“新進擊”。
以新媒體渠道普遍化為例。羅蘭西尼、新豪軒、富軒、帝奧斯等品牌都在廣州建博會期間開設直播間,線上線下聯動助推品牌“品效銷”(品牌、效果、銷售)三合一。“直播間熱”,是家居行業擁抱全域營銷的生動寫照。直播從單純的銷售渠道,進化為集品牌曝光、深度種草、即時互動、銷售轉化于一體的超級樞紐。
經銷商加盟方面,帝奧斯營銷副總經理孔奕晨向家居新范式介紹,在經銷商趨于理性和謹慎的情況下,公司更加注重將流量賦能到經銷商,將搭建成熟的獲客渠道,從售前的銷售、售中的設計以及售后的安裝服務三個標準去做深層次的培訓、實施標準化的管理,通過加大招商優惠政策、宣傳助力、營銷支持等手段,吸引經銷商加盟并扶持其活下去。
另外,終端形態呈現雙軌制進化。旗艦店堅守核心賣場,200㎡以上空間展示全景幕墻窗等高端產品,守住存量市場。更具革命性的是社區輕店模式,圣堡羅、索菲亞等品牌在2024年就已再次探索門窗社區店體驗店模式。40-80㎡門店嵌入舊改社區“最后1公里”半徑圈,承載“門窗煥新”市場消費需求,提供門窗選購、定制、整裝、維修、保養、更換一站式服務,拓寬增量市場。
存量競爭疊加流量碎片化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成現實擔憂。未來門窗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必然深度綁定于對多元渠道的深刻理解與高效運營能力。誰能在渠道變革中精準布局、深度賦能,誰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更大空間。
從前景看來,局舊改正成為門窗行業發展的重要“催化劑”。住建部數據顯示,2025年全國計劃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5萬個。根據行業估算,僅老舊小區改造中門窗更換部分的市場潛力就達千億級規模,2025年中國門窗行業市場容量可達萬億元,其中系統門窗行業市場空間將達到132.75億元。
結語
門窗產業的升級之路,映射的正是從“居者有其屋”向“居者優其屋”的時代跨越。當千家萬戶因一扇好窗而享有更寧靜、更安全、更節能、更智能的生活空間,這是產業的進步,也是對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生動實踐與回應。萬億賽道鳴槍起跑,門窗產業正以破窗之勢,開啟一個綠色、智能、高品質人居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