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家居企業的“三座大山”:企業傳承、業務平衡、業績增長。
而曲美家居身上有“三個一”:中國首家現代家具上市企業,北京首家家居上市企業,以40.63億元保持國內家具企業海外收購金額NO.1記錄。
曲美家居這“三個一”代表著過去,“三座大山”代表現在,那曲美家居的未來又在哪里?
父債子還:企業傳承正式開啟的前兆?
今年以來,多少品牌羨慕周云杰網紅出道為海爾集團帶來的潑天流量,可很多人忽視了,這是自2021年11月張瑞敏退休后、周云杰成功接棒的成果。
去年,美的集團將顧家家居收入囊中,這背后有一條暗線,離不開美的創始人何享健長期對兒子何劍鋒“體外創業”的支持,讓盈峰集團成為美的家族辦公室。
2023年7月,辛兆龍出任頂固集創家居董事長兼總經理,創始人、實控人林新達退居二線。辛兆龍是林新達的女婿,挑選女婿接棒,可見頂固探索企業傳承的勇氣。
有多少家電家居企業創始人,會羨慕海爾有這樣一個優秀職業經理人、羨慕何劍鋒有一個好兒子、羨慕林新達有一個好女婿?曲美家居創始人趙瑞海大抵算是其中之一。
2024年4月,家居企業“負二代”“替父還債”48億的短視頻在網上吸引了不少眼球,迅速為曲美家居帶來潑天流量曝光,也讓外界熟知了作為曲美家居“企二代”的趙澤龍。
針對這次爆火,趙澤龍回應稱:“負債事情不是想給大家一個錯誤的價值觀引導,而是希望企業以更真實勇敢的態度去反思過去的一些經營問題。公司成立至今大概35年時間,是一個會做不會說的企業,做自媒體也有一些私心,希望能給品牌帶來一定流量。老一輩人打下的江山,小一輩人更得努力做好。”
趙澤龍想通過做網紅、拍攝短視頻,提升曲美關注度,從而拉動銷量。趙澤龍的想法是好的,不過現實終究太殘酷了。
家居新范式梳理企業年報發現,目前,曲美家居實控人是趙氏三兄弟,分別是趙瑞海、趙瑞賓、趙瑞杰,各占股18.72%、18.33%、4.99%,位列前三大股東。趙澤龍既未持有股份,也未在曲美家居任職。趙澤龍系自己創業做家具行業的跨境電商。結合“父債子還”的人設走紅,他的公司與曲美家居沒有業務往來很難讓人信服。
曲美家居十大流通股東
出生于1965年的趙瑞海,今年剛好60歲,仍屬于在一線打拼的好年齡,但也不得不正視企業傳承問題。2019年,趙澤龍結束美國學業回到北京 ,曾主動提出決定到曲美家居工作,但被“拒之門外”。2024年5月9日,趙澤龍以曲美家居戰略顧問首次公開亮相。有人猜測,趙澤龍“替父還債”的戲碼,有可能是其進入曲美家居的一張通行證,或是趙瑞海讓趙澤龍接手曲美家居的前兆。
誠然,趙澤龍要進入曲美家居,不得不面臨三大“天問”:一是父與子的配合問題,關系到如何培養;二是兒子以什么業務試手,關系到主要培養什么能力;三是兒子如何讓公司老人心服口服,關系到公司上下給予培養支持。
這三個問題,也是其他家居企業在面臨家族傳承時難以回避的問題,任何一個沒想清楚,都有可能造成二代接班的停滯不前。
一個難以忽視的現象是,當前曲美家居核心管理人員年齡普遍偏大,多數在55歲以上。如果圍繞趙澤龍逐漸搭建年輕化的管理團隊、市場團隊,完成新老管理團隊交棒迭代,何嘗不是為曲美家居注入新鮮血液、打開新視野?又何嘗不是為曲美家居的下一個十年發展建立人才保障、組織保障?
業務平衡:做第一的出海學費
過去十年,曲美家居有兩次高光時刻。一次,2015年4月22日,曲美家居上市;另一次,2018年以“蛇吞象”式收購挪威企業Ekornes,該筆交易作價40.63億元,被外界稱為中國家具行業史無前例的海外并購,到目前仍保持著中國家具行業的“最”字紀錄。
時年,面對這樣一次豪賭,管理層認為,通過Ekornes的渠道,可以解決曲美家居出口的問題,倘若靠公司自身情況拓展,10年也難以建立起來。那實際效果又如何?早在2020年的一次采訪中,趙瑞海就表示:“雖然2018年(收購Ekornes)并非最佳時機,受到中外關系、市場消費力下滑及房地產市場見底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但我們必須認識到,事物本質仍是積極的,我們堅信這是一項正確的決策。”
2025年2月10日,曲美家居發布公告,Ekornes挪威工廠業務整體恢復進度尚未達到預期水平,現階段產能已足夠覆蓋銷售需求,Ekornes挪威工廠產能升級建設項目建成時間將會延期,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日期從2025年9月延至2026年12月31日。
趙澤龍說父親欠債48億,從時間線看,收購Ekornes或是曲美家居大幅欠債的開始。收購之后,曲美家居的資產負債率從2017年末的22.49%飆升到了2018年末的77.73%,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曲美家居的資產負債率仍高達66.07%,高于國內同行業的中位值和平均值。
家居新范式發現,目前曲美家居在整體營收中,境外業務占比近7成,單Ekornes的公司營收占比就超過60%,可見國際市場對于曲美家居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Ekornes在曲美家居的戰略地位,讓曲美家居的生命線與海外市場密切綁定在一起,反而曲美原本占據傳統優勢的國內市場業務一定程度上被輕視,這種業務結構本身存在隱患。
曲美家居在國際市場過多依靠Ekornes,但是曲美自身國際品牌影響力并沒有顯著提高。面對新一輪大家居出海潮,由于只靠Ekornes支撐其核心的國際布局,曲美家居主品牌仍是以產品出海為主,因此品牌出海的動力顯得不足。
近十年來,中國家居企業有兩次出海熱,一次是2018年前后,大家居企業通過收購國際品牌,進入國際市場;另一次是近兩年來,大家居企業自主品牌或產業鏈出海。曲美家居收購Ekornes就是第一次出海階段的突出樣板,只是讓人沒想到的是,其似乎難以適應第二次出海潮。
這兩次出海后讓很多企業重新思考業務結構,包括國際業務與國內業務比例、自主品牌業務與收購品牌業務比例。曲美家居面對兩次出海熱潮截然不同的表現,或許能為現在火熱的出海潮提供一個冷思考:家居企業到底是否想清楚為什么出海?準備好了出海嗎?長期價值又是什么?
業績增長:同志還需努力
2025年3月,曲美家居推出“曲美整家”品牌,北京首家旗艦店同步開業,標志著曲美家居正式進入整裝市場。公司表示,2026年計劃在北京再開設一兩家樣板店,并逐步向全國推廣這一模式。趙瑞海表示,曲美家居走過了以彎曲木家具為代表的單品家具階段、以全屋定制為代表的大家居階段。隨著曲美整家的發布,曲美正式點燃了“第三級火箭”。
有一句話值得注意,趙瑞海透露:“這一業務早就開始醞釀了,實戰測試更是已經足足進行5年。”當下,整家整裝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概念,眾多一二線家居企業已重兵布局整家整裝市場。曲美家居此時進入整裝市場,會不會起了大早、趕了個晚集?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業并沒有捕捉到國內家居消費變化趨勢并做出快速應對。這背后的一個深層原因,與其忽視對國內市場的投入密不可分。
曲美家居的業績凸顯了企業尋求新增長線的迫切性。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5.52億元,同比下降11.81%;歸屬凈利潤為-1.63億元,較2023年的-3.04億元大幅收窄46.49%。曲美家居發布年報不久,公司董事吳娜妮拋出減持計劃,這是在一個季度內第二次減持,很難不讓人浮想聯翩。
面對下滑的業績,如果說曲美家居不夠努力,確實又不太公平。除了大手筆推出“曲美整家”,今年6月21日 ,曲美智家原型店開業,標志著曲美家居集團正式進軍智能家居產業。
而僅2024年,曲美家居就推出PRO定制家居系統全新子品牌、推出曲美家居文化節、推出曲美家居營銷研修班、推出煥新計劃、原木結構2.0版升級、打造曲美愛家日、打造超級環保節等,可以說企業經營中的核心環節都有涉及了。
但曲美家居近一年的十多個活動,又暴露出三個問題。一是,缺乏創意,這些活動都太正確,沒有話題度,難以吸引眼球。二是,缺乏抓手,看不到重心,過于分散,IP認識欠缺。三是,缺乏對象,從經銷商到設計師,都沒有給他們提供精準特色的服務,與他們形成緊密的互動。
事實上,曲美家居的問題和業績困境并非個例,絕大數大家居企業面臨類似的問題或正遭遇同樣的挑戰。只是,作為老牌上市家居企業,曲美家居暴露的問題更加明顯,又恰逢其上市十周年這樣特殊的日子,聚焦這些困境,對整個大家居行業更有著非同尋常的警醒意義。
結語:下一個十年“強勢生存”
著名作家孫皓暉在《強勢生存:中國原生文明的核心力量》一書中提出:我們這個民族的原初思維方式,具有兩個基本的特質:一是實踐性,人類的一切都是人的努力奮爭達成的,絕無脫離人類實踐的虛妄的天神賜予;二是發散性,事物之間絕無不可逾越的差別或障礙,變化與爆發是事物的常態,順應天地人各方變化方能生存。
家居新范式在梳理曲美家居上市后走過的這十年,同樣受到實踐性、發散性特質的啟發,也正是這兩個特質,給行業帶來信心——曲美家居不缺努力、不怕變化、順應大勢,相信有機會在下一個十年走出一條“強勢生存”發展的軌跡。
總體來看,曲美家居的“強勢生存”立足于解決人才線、梳理業務線、打造增長線,分別針對性邁過企業傳承、業務結構、業績增長三座大山。當人到位了,業務清晰了,業績轉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