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品牌征戰世界杯,從一枝獨秀到占據主場。
采寫/陳紀英
剛剛過去的10月,騰訊《王者榮耀》以2.1億美金的月收入,位居全球手游吸金榜的首位。
但其實,有一個游戲,過去20年間,吸金力堪比《王者榮耀》。
那就是國際足聯(簡稱FIFA)攜手EA公司打造的《FIFA》游戲,累計吸金超過200億美金——在游戲里的綠茵場上,每個玩家都能操縱頂級足球明星如梅西、C羅等,在“線上世界杯”里組隊對抗,這種誘惑實在難以抵擋。
《FIFA》火爆全球,只是世界杯全球影響力的冰山一角。
有著“足球皇帝”之稱的弗朗茨·貝肯鮑爾曾說過,“世界杯草皮上滾動的不是足球,是金子”。
貝肯鮑爾并非虛言——世界杯的值錢,依靠其在全球體育賽事中,獨一無二的最大關注度和最高號召力。
其影響力,甚至超越了奧運會。
不妨對比一下,2021年的東京夏奧會全球觀眾30億人,年初的北京冬奧會全球觀眾超過20億人。
而據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預測,卡塔爾世界杯在全球預計將有50億人觀看,遠超奧運會,也遠超四年前俄羅斯世界杯的35億。
此外,本屆卡塔爾世界杯還創造了“數個第一”,因此更為吸睛。
累計投入2000多億美元,堪稱史上最貴;第一次在北半球冬季舉辦,第一次由中東國家擔任東道主,第一次出現女裁判的身影等等;還是“諸神黃昏”的最后一戰,可能是當今足壇絕代雙驕C羅、梅西告別世界杯的謝幕之旅。
全球目光投射之地,也是品牌必爭之地。
中國企業也紛至沓來,不過淘金路徑不一,既有萬達集團等一級二級世界杯贊助商豪放撒幣,也有蒙牛等玩家尋找梅西等足球明顯代言,或者曲徑通幽,類似58同城一樣,成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頂級足球賽事合作伙伴,全新品牌TVC世界杯期間登陸央視等。
比拼資金,PK創意,也較量業務,品牌暗戰世界杯的權力游戲,激烈程度不亞于球星們的綠茵場對抗。
中國品牌從獨秀到主場
中國品牌對于世界杯的追逐,也才10來年光景。
首個結緣者,是英利集團——藍底白字的“中國英利,光伏入戶”八個方塊字,出現2010年世界杯賽場的圍板之上。
身為世界杯二級贊助商的英利,看似收獲頗豐。
贊助世界杯之后,第二年業績增長超50%,2012-2013年光伏產品出貨量連續穩居世界第一。
英利集團首秀之后,中國公司對于世界杯的熱情,一浪高過一浪。
2016年,王健林操盤的萬達高調入場,豪擲數億美元,與國際足聯簽下15年長期合同,忝列中國首個世界杯頂級贊助商。
而今年的卡塔爾世界杯,則成為了中國品牌的真正主場。
據咨詢公司Global Data數據,中國企業成為卡塔爾世界杯最大贊助商,累計贊助金額13.95億美元,超過了美國的11億美元。
當然,這并非僅僅源于中國企業財大氣粗,其實也是理性選擇。
從全球觀眾構成來看,中國是全球觀看世界杯人數最多的國家,2018年,6.56億中國觀眾追看了俄羅斯世界杯,占收視總人口的18.4%。
本屆卡塔爾世界杯,考慮到疫情之下的中國人,亟需一場狂歡,去舒緩情緒,去釋放壓力,因此,本屆中國觀眾人數,只多不少。在世界杯的品牌營銷暗戰中,不差錢的土豪玩法最為簡單粗暴——成為頂級贊助商。
目前,世界杯的贊助體系,主要分為三個層級,分別是最高層級的“FIFA合作伙伴(FIFA Partners)”、第二層級的“世界杯合作伙伴(WorldCup Partner)”,以及第三層層級的“地區合作伙伴”。
根據彭博社的報道,頂級合作伙伴的費用,每年高達1.5億美元左右。目前中國企業中,也僅有萬達集團舍得撒幣拿下頂級贊助商入場券。
由于品類排他、營銷預算限制等多方面原因,對于大部分品牌來說,世界杯官方贊助都觸手難及。
而且,除非企業實在不差錢,或者業務全球化布局——否則,成為世界杯頂級贊助商的投入產出比,其實并不劃算,高價買得的海外流量,如果沒有海外業務承接,就只能白白流失。
因此,除了前述“土豪玩法”外,也有降本增效的討巧型玩法。
曲徑通幽,比如贊助球隊,或者尋找球星代言,只要廣告創意出彩,押對球隊球星,效果可能比成為官方贊助商更佳。
耐克和阿迪達斯的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較量,就是如此。
當時,阿迪達斯是七家世界杯頂級合作伙伴之一,而耐克并非官方贊助商。
即使在球衣贊助數量上,阿迪達斯也以12支球隊力壓耐克的10支。
然而,決賽對陣的兩支隊伍法國隊與克羅地亞隊均由耐克贊助,正因如此,耐克在俄羅斯世界杯營銷大戰中, 碾壓阿迪,大獲全勝。
不過,押寶球隊球星,風險不小——沒有任何品牌,擁有一押就中的能力,熱門奪冠球隊,也不乏意外出局的先例。
因此,更為穩妥和討巧的方法,是借勢而為,以主流轉播媒體作為營銷平臺,整合多方媒體資源,借助超級媒體延展性,借勢世界杯影響力,撬動品牌強曝光——在國內,唯一的可選項,就是牽手央視。
58同城就是如此。
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頂級足球賽事合作伙伴,世界杯期間,58同城將在總臺央視世界杯轉播期間,全程投放廣告,發布全新品牌TVC《為奮斗者加油》。
相比押注戰績難料的球隊或者球員——58同城的選擇顯然更為穩妥,球隊也許押錯,但中國觀眾觀看球賽的第一主場,就是央視。
央視作為世界杯中國獨家轉播平臺,也是世界杯期間,全球最大的流量聚集地,最廣的流量分發場,期間,可能有七八億觀眾,在央視追看世界杯。
品牌此間露臉,有望觸達數億目標群體,把世界杯營銷紅利最大化。
流量大漫灌,價值主流化,業務大眾化
在世界杯這個營銷金礦里,品牌的營銷暗戰,不僅比拼財力物力,也比拼廣告創意。
俄羅斯世界杯期間,蒙牛押中的球星梅西,意外離場出局,卻借助那句“我不是天生強大,我只是天生要強”,讓無數球迷淚目共情,隨后,梅西的相關表情包熱梗,也刷屏全網,品牌也借此俘獲大眾認同。
出彩的世界杯廣告,必須滿足幾個要求。
其一,清晰傳遞出公司的業務價值、產品功能,這是基本訴求。
過去,各種洗腦式世界杯廣告,雖然觀感不佳,卻轉化效果可觀,即是例證。
比如58同城的“為奮斗者加油”系列廣告,就通過精準的賣點和亮點提煉,把房產、家政、招聘三大重點業務廣而告之,提升大眾認知。
在招聘業務上,凸顯“崗位多,好工作,成功拿下”——與此對應的是,58同城擁有近4億高活簡歷庫,滿足上千萬家企業招聘需求,月活人數近億,業務覆蓋超600多個城市及區縣,覆蓋了近90%的基礎用工市場。
在房產業務上,展示“房源多,好房子,選得漂亮”——目前,58房產業務全面覆蓋新房、二手房、 租房、商業地產、海外房產五大領域。
在家政業務上,強調“服務多,家政上門,太輕松了”——對應58同城本地生活服務板塊,目前覆蓋13個大品類,271個細分行業,涵蓋家政、裝修建材、工商注冊、生活配送、汽車維修保養等領域,覆蓋400多個城市,入駐商家累積超過百萬,持續保持市場領先地位。
不到20秒的廣告里,把重點業務的亮點清晰提煉,直擊人心。
其二,在產品賣點之外,還需傳遞出與世界杯調性一致的品牌文化,以及激發大眾共鳴的價值主張,類似,耐克的“Just do it”。
在價值傳遞上,三家招聘公司的世界杯廣告,定位取舍就有所不同。
其中,Boss直聘和獵聘的廣告更為直白,落錘到業務賣點上,比如BOSS直聘的廣告語是“找工作上BOSS直聘,直接談!”
而58同城的“為奮斗者加油”系列廣告,則把核心主題定格在品牌之外,點亮了“奮斗者”這一指向主流大眾的群體,站位更高,受眾更廣,共鳴更強。
此外,“為奮斗者加油”這一主題,與世界杯的奮斗與拼搏精神更為相得益彰,當足球解說員賀煒慷慨激昂的聲音響起,一幅幅貼近大眾就業與生活場景的畫面快速切換,最后定格在“為奮斗者加油!”上,在當下的震蕩時刻,更能提振人心,引發大眾共情共理。
正如58同城副總裁陳建寧所言,“58同城這次世界杯營銷,之所以堅持為‘奮斗者加油’,是因為我們尊重每一位有志者,希望幫助他們通過奮斗實現自己的價值。讓每一個打工人和創業者,被看到、被關注、被尊重,讓他們能到來自58同城的支持和服務。這也緊扣58同城品牌大理想——愿天下有志者皆得歸屬,58同城將繼續關注每一位奮斗者,幫助他們收獲屬于他們的人生高光時刻。”
在社交平臺上,廣告也引發了不少共鳴,“很暖心,感覺作為勞動者奮斗者被“看見”了”、“很喜歡“奮斗者加油”這句話,奮斗的人生最美麗!”;以及“在58上找過好幾次家政阿姨了,每次都特別認真負責,有的時候真的很想給阿姨多打點辛苦錢,會繼續選擇58同城這個平臺”,這些留言恰恰證明了,用戶對奮斗者身份的感同身受,和對58同城的認可。
有了好的廣告創意之后,接下來的考驗則是,如何通過多渠道的擺兵布陣,與普羅大眾進行廣泛連接,實現品牌的強勢曝光。
一方面,在線上,58同城錨定了央視這一世界杯超級流量場,在卡塔爾世界杯總計22日比賽日、64場賽事中,實現了全面覆蓋。
不僅如此,在線下,58同城覆蓋重點城市核心地標、商圈、社區、院線等多元渠道,進行一個月營銷周期的廣告投放。
線上線下立體合圍,打造沉浸式營銷場,實現世界杯紅利借勢營銷的價值最大化。
廣告只是引子,歸根結底,轉化為業務發展、業績增長,才是所有品牌商的最終目的。
面對全球50億人、中國七八億人的世界杯觀眾規模,唯有大眾化的業務線和用戶量,才能全面承接住世界杯紅利。
鮮有人知的是,在2016年萬達成為世界一級贊助商之前,世界杯的頂級贊助商名單中,大部分都是大眾消費品。
這也不難理解,面對世界杯的澎湃流量,有不少長尾品牌其實面臨尷尬——世界杯流量呼嘯而來,但業務狹隘或者用戶小眾,無法全量轉化承接,導致大多數流量擦肩而過,投入產出比不高。
58同城恰好是正面案例。目前,其業務覆蓋了招聘、房產、家政、汽車、數科、二手交易等泛生活領域,服務延伸到到主流大眾的安居樂業,整體用戶達到數億量級,構建了口徑寬廣的用戶漏斗,能對世界杯營銷的大流量、強曝光,實現相對全量的承接轉化。
因此,世界杯的營銷暗戰,其實是一場步步為營的全壘打,創意PK、渠道比拼、業務布局,都是其中的硬核大戰,缺位其一,則營銷效果就必然大打折扣。
而從社會層面意義來講,幫助每一位求職者解決找工作、租房買房、買車、家政保姆等生活難題,到為白手起家的小微創業者們完成工商注冊、財稅管理到平臺推廣等完整生活服務流程,以及為規模化發展的企業完成一站式解決方式。58同城已經成為為每一位普通人、每一個商家完成海量生活服務的超級APP。
用58同城CEO姚勁波的話來說:“58同城的2萬多員工每天的工作都是在為奮斗者加油,用科技賦能各行各業。”這是站在更宏觀的層面思考,如何從民生角度更好地為每一個人提供生活服務。
世界杯后勁,業務再升級
世界杯的營銷含金量,已成共識,但贊助世界杯之后,品牌如何承接核心業務發展,不僅光靠世界杯營銷的“面子”刷臉,更要依靠業務升級的“里子”力撐。
58同城的招聘、房產、家政等主營業務,在央視高光亮相之后,未來到底如何發展升級?
其一,打造中國人安居樂業第一生活服務平臺。
早在2019年,針對何為安居樂業,58同城就做了一番大眾調查。
調查顯示,66%的受訪者認為,必須要有舒適安全的居住環境,不管是租房還是買房;還有61%的人群更關注就業;關注用車、出行服務的人群則占比48%;而以上領域,都是58同城的主營業務領域。
目前,58同城“4(四大主營業務)+N”的業務布局,圍繞招聘、房產、汽車、本地生活服務等各個事業群,通過內部孵化、投資等,向N個細分領域延伸服務觸角,正在打造一站式的生活服務平臺。
比如,在招聘領域,58同城集結了58同城招聘、58魔方、英才直聘、招才貓、趕集直招等品牌,深耕基礎用工、鄉鎮就業、白領求職等領域,已經覆蓋了近90%的基礎用工市場。
在四大重點賽道中,58同城已經成為布局最為完善、用戶規模領先的頭部玩家;而且,多元業務之間,也可以互相引流轉化,實現高效協同共贏。
其二,業務橫向拓寬過程中,58同城還在進行縱向的產業化升級,從分類信息平臺,升級為服務縱深的產業互聯網平臺,向上向下做深做重,刷新重構產業鏈,賦能上下游伙伴,成為全球第一家完成產業化升級的生活服務平臺。
以家政服務領域為例,面對服務質量參差,服務標準不一等行業痛點,58到家攜手嚴選商家,進行全鏈路的標準化建設,對從業者100%實名認證、維修人員須持證上崗,嚴格規范服務流程范圍,打造公開透明的收費標準等。
規范之外,還有賦能。58到家搭建了線上線下勞動者培訓體系,截至目前,58到家平臺已經累計培訓超50萬名勞動者。
種種舉措之下,不僅用戶享受優質服務,一眾家政服務商家,也同步收益,品嘗到了“奮斗者”的紅利饋贈——2022年平臺入駐商家平均經營收入同比提升了340%,服務人員收入同比提升了50%。
從分類信息向生活服務平臺的縱深,也是支撐58同城“表里如一”,把世界杯的營銷紅利,全面轉化到業務發展中的硬核底氣。
而在58同城業務拓寬,產業升級的過程中,伴隨著AI、大數據、VR可視化等硬核技術的入場助攻,打開了求變刷新的高效通路,賦能產業鏈數智化轉型,實現了供給側的全面升級,助推了用戶和商戶體驗的全面優化。
在房產領域,58同城利用實景航拍、3D虛擬沙盤、日照模擬及VR樣板間等科技手段,在線打造的3D售樓處,讓潛在購房群體,可以遠程在線沉浸式看房選房,身臨其境感受樓盤細節品質,打通在線化購房全鏈路,同時賦能開發商線上營銷轉化,在當下市場不振的樓市寒冬里,助其構建高效轉化的沉浸式營銷新陣地。
在招聘領域,58同城招陸續上線微聊、智能求職助手-小聘、企業VR、神奇面試間、視頻面試、直播招聘等數智化面試工具,打破時空限制,助力兩端精準對接,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痛點,全面提質降本增效。
一攬子的數智化技術漫灌,疊加廣泛覆蓋的業務布局,58同城招聘業務呼應了“為奮斗者加油”的品牌價值主張,成為了保就業、保民生的生力軍。
而在家政服務領域,58到家打造的“58智慧家政系統”,則讓家政服務人員平均接單距離縮短了60%、接單數提高45%,入駐商家提升了50%的經營效率,服務人員收入增加50%,客戶滿意度超過90%,全面提升商家服務效率和終端用戶體驗。
這一切,也都與58同城本身的奮斗精神息息相關。對于“奮斗”一詞,姚勁波有過更精準的闡述:“艱苦奮斗,是常態、不是運動,創業精神也前所未有地重要。現如今,各行各業的發展中都有可能在經歷周期,我們與其擔心內外部環境,還不如踏踏實實去奮斗。”
總之,取得世界杯營銷開場大捷之外,對于品牌的長期考驗才剛剛開始。
世界杯的品牌營銷大戰,其實主戰場不僅僅在世界杯球場內,也不僅僅在比賽日期間,歸根結底,世界杯營銷的 " 面子 “紅利能否持續,要靠硬核業務的 " 里子 " 支撐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