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元宇宙冰火兩重天,中國移動已“出線”。
采寫/陳紀英
當下的元宇宙行業,作為全球公認的第一風口,就像畢加索的抽象派油畫,高昂價值已成共識,畫中之義卻曖昧不明。
明月照大江的鮮亮前景之下,探視當下,元宇宙的不少玩家,已經階段性下撤樓臺、散去風流。
元宇宙第一股Roblox市值腰斬,高投入未見高回報的Meta則深陷虧損。
而導致他們踟躇不前,或者進退失據,或者未能出線的共性原因,在于要么局限單點,“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要么數實割裂,不見人氣。
硬件和內容單腿難支,匱乏持續產出的內容,導致不少主打元宇宙概念的VR硬件產品,只能閑置落灰;亦或者沒有找到大規模應用場景,比如Meta旗下的虛擬社交平臺Horizon World,人跡罕至等等。
其實,恢宏遼闊的元宇宙行業,可以拆解為點、線、面、體四個象限,分別指向單點應用、行業場景、技術底座、生態版圖。
因此,元宇宙的競爭突圍,并非一招致勝,而是全壘比拼。
在元宇宙的全球競賽中,元宇宙之父馬修·鮑爾認為,中國會優先出線。
上述預測也并非虛美,以創世界一流信息服務科技創新公司為目標的中國移動,在元宇宙的“點線面體”四個象限里,已經先發先至。
中國移動元宇宙,“撞線”世界杯
任何一項顛覆式創新,早期都呈現曲高和寡之勢。
能否通過單點應用引爆,以及行業場景落地,既決定了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大眾化的轉化進度,也劃定了技術價值落地釋放的外延邊界。
很多元宇宙應用用戶寥寥,匱乏人氣,原因就在于,在創新的彼岸與現實的此岸中,沒有找到橋接大眾的主流場景。
中國移動則填補了這一鴻溝——借勢覆蓋數十億人次的冬奧會、世界杯等,通過比特景觀等應用的破圈引爆,以及國內首次批量比特數智人亮相參與內容生產,還有“元宇宙+體育+娛樂”的行業場景跑通,讓元宇宙從虛無縹緲的小眾概念,變得可觀可感可玩,走近并驚艷主流大眾。
根據中國移動咪咕發布的《首個5G世界杯元宇宙戰報》,咪咕世界杯全場景內容播放量360億,總曝光高達1041億,拿下熱搜2079個。
千億流量噴涌而至,也是元宇宙普及普惠的絕佳機會。
中國移動咪咕趁勢而為,打造了首個5G世界杯元宇宙,并推出了元宇宙比特空間——星際廣場、星座·M。
走進星際廣場,一塊超過120000平方米的環形巨幕,矗立在主舞臺中央,提供沉浸式的觀賽體驗;不止還原現實,也在超越現實,每個用戶都能獲得一個比特分身,首批領取身份的元住民超過180萬人。
而主打娛樂主題的星座·M,則舉辦了全球首個5G元宇宙比特音樂盛典——動感地帶世界杯音樂盛典·第十六屆咪咕匯,周杰倫、李宇春、周深、王心凌等樂壇大咖,劉畊宏、王濛、徐夢桃等跨界嘉賓,與比特分身同臺競演,刷新了內容生產和視聽體驗。
全民吸睛的世界杯IP,疊加酷炫的體驗場景,也讓中國移動咪咕解答了元宇宙大眾化的難題——星際廣場、星座·M的體驗用戶高達5700萬。
作為引爆單點應用,跑通“大體育+泛娛樂”行業場景,元宇宙到底為中國移動帶來了哪些價值?
其一,元宇宙延展了世界杯等頂級賽事IP的價值鏈。
同時,元宇宙本身也在反哺內容生態。比如虛擬偶像組合Tacitly開啟了跨年元宇宙迷你演唱會;元宇宙冰雪跨年夜還順勢為咪咕獨播的BBC高分紀錄片《冰凍星球II》引流打Call。
當內容平臺還在同質化內卷時,中國移動咪咕憑借“元宇宙+頂級賽事IP”的疊加優勢,構建獨特競爭力,也擦亮了品牌影響力。
在清博大數據發布的《2022世界杯品牌傳播力指數》顯示,中國移動品牌影響力指數977.42,在100家企業中位列第二,僅次于央視。
其二,元宇宙重構了內容平臺與主流用戶之間的深度關系,從看到玩,從圍觀到參與,從單向傳輸到雙向對流。
不僅吸引海量新客打卡嘗鮮,也在后世界杯時代,沉淀“流量”變“留量”,實現高粘性持續留存,保持確定性增長。
其三,元宇宙比特空間,打造了全新營銷場景,拓展了商業價值。
盡管世界杯是頂級IP,不愁流量,但品牌營銷也要玩出新意,元宇宙比特空間,可以深度鏈接年輕人,創新營銷玩法,最終提升商業價值。
比如,三得利在星座·M空間里的戶外廣告牌、品牌自動販賣機等場景植入,并搭建專屬店鋪,以前所未有的場景和體驗觸達消費者。
中國移動與元宇宙產業,互相成就。
瞭望技術高塔,融合數實生態
元宇宙要點線成面成體,實現炫酷的前端體驗,以及普惠的應用落地,必須打造堅實的技術底座,構建豐富的生態系統。
而世界杯期間的驚艷表現,也是中國移動咪咕元宇宙硬核技術的集中走秀。
除了此前就已嶄露頭角的5G+超高清、智能字幕、HDR Vivid、XR演播室、多路解說等硬核黑科技之外,本屆世界杯期間,中國移動咪咕還有很多黑科技的首次亮相。
比如,基于5G+算力網絡首創云引擎賽事比特轉播能力,通過云AR/VR,用戶可以360°體驗第一視角進球場景。
打造首個“沉浸看”的世界杯XR演播室,在AR與XR技術加持下,演播室隨時變換場景、天氣,拉滿氛圍感,比肩現場觀賽感受。除了“沉浸看”,還能“看得懂”——虛擬VIZRT技術可以實時分析戰術打法,讓球迷、偽球迷都能無門檻盡享盛宴。
首次實現了AVS3編解碼標準的規模化商用,疊加HDR Vivid、Audio Vivid雙Vivid國產標準,提供聲畫雙超高清沉浸體驗,現場比賽的一招一式都能高度還原,盡收眼底。
國內首次實現批量比特數智人參與全球頂級賽事的轉播和內容生產,本屆咪咕世界杯,共計10位比特數智人參與錄制,在全部嘉賓中占比17%,元宇宙數智化制作場次占比40%,比特數智人含量提升至新高度。
以上首發先行的黑科技,只是中國移動元宇宙技術儲備的冰山一角。
持續攀爬技術高塔的中國移動,其技術布局,已經覆蓋算力網絡、游戲互動特點的全新比特引擎、數實融合交互、多重混合現實等元宇宙全鏈技術。
中國移動元宇宙的技術積累,不僅具備首發先行的創新銳度,還包含技術向善的情感溫度。
比如中國移動比特數智手語主播弋瑭帶來了世界杯首次數智手語解說,借力自然語言處理、高逼真度3D渲染、行業手語語料庫、融合手語知識翻譯模型等技術,讓聽障群體也能無障礙觀賽看球。
技術底座不夠牢固,則元宇宙應用就如同無根之木;應用生態不成體系,則技術創新就是“紙上談兵”,難以惠及大眾。
技術打底,生態為體,中國移動布局元宇宙,并不滿足于單點突圍,而是大開大合,構建豐富的元宇宙應用生態。
除了借力世界杯、冬奧會等頂級IP,跑通“元宇宙+體育”,“元宇宙+娛樂”之外,中國移動咪咕持續擴充元宇宙與各行各業融合共生的外延,其觸角還延伸到“元宇宙+文博”“元宇宙+娛樂”“元宇宙+旅游”“元宇宙+黨建”“元宇宙+健身”等領域。
而在元宇宙生態的構建中,與Meta再造一個平行元宇宙——如元宇宙社交平臺Horizon Worlds不同。
中國移動的路線,更傾向于“以數促實、以數助實、以數強實、數實融合”,關照、連接同時超越現實世界。
這種思路,在鼓浪嶼“元宇宙第一島”的打造中,可見一斑。
2022年,中國移動咪咕與廈門市人民政府達成戰略合作,推進鼓浪嶼成就“元宇宙第一島”。鼓浪嶼元宇宙AR夜景首秀,就是其中的重點項目,以超大范圍、超廣視野,打造了覆蓋面積超百萬平米的山、海、島、城多維空間,帶來海陸空間交互、數實空間交織的超時空體驗。
這種數實相生的思路,其一,在技術端可以成熟一部分,落地一部分,在技術迭代的時間差里,做好青黃相接,同時以戰代練,倒逼技術進步;其二,在應用端,可以順勢承接現有產業的存量用戶,快速積累人氣,讓元宇宙走近煙火日常。
中國移動豐富的元宇宙探索,并不離散孤立,而有著緊密聯系,比如,世界杯期間,編號178151“鼓浪嶼”元宇宙比特小行星,也進入到星座·M,成為世界杯比特景觀中最亮的一顆星。
在點線面體四個象限里,完成體系化布局,這就是中國移動交出的元宇宙答卷。
元宇宙路線圖里的國家隊擔當
元宇宙是一場波及全球、氣勢磅礴的技術革命。
縱觀全球,花旗銀行預測,2030年,全球元宇宙用戶總數將達到50億人,潛在規模可能有望飆漲至13萬億美元。
回看中國,根據德勤預估,2030年,中國元宇宙市場規模有望提升至40萬億元,占比GDP的20%。
政府企業正在同向奔赴元宇宙的星辰大海。
今年以來,中國已有15個省市政府,相繼出臺了29項元宇宙專項扶持政策,與此同時,2022年全球元宇宙投資總額已近千億。
復盤歷史來看,每一次工業革命,都由科技創新轉化為產業應用,既能產生一批頭部企業巨頭,也重排了國家位次,扭轉了世界經濟格局。
而踏浪工業革命潮頭的頭部企業,就是科技創新、應用轉化、國家博弈的關鍵角色。
比如,蒸汽革命催生的瓦特蒸汽機等,讓英國躍居全球頭號強國;電力革命時代的西門子發電機等,讓美德成為世界強國;信息革命時代的扛鼎者是硅谷高科技公司,也助推美國成為頭號強國。
在元宇宙的技術浪潮中,中國企業應該踏浪而行,成為元宇宙技術創新的弄潮兒,以創世界一流信息服務科技創新公司為目標的中國移動,身負重任,應該有所擔當。
其一,作為元宇宙的先行者,中國移動在頂層設計上,明確了元宇宙的戰略地位。
中國移動楊杰董事長對此有著高屋建瓴的認知。他表示,信息和能量作為驅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兩條主線,正由相對獨立發展向彼此融合創新演變,“催生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融合,信息驅動和能量驅動的融合,以及硅基生命和碳基生命的融合。”
在2022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楊杰董事長在主旨演講中也頻頻提及元宇宙,并透露,中國移動將“牽頭建設算力終端產業聯盟、元宇宙聯盟,豐富算力終端、元宇宙應用”。
其二,航向確定之后,航線也在逐漸清晰。
早在2021年11月,中國移動咪咕就發布了“元宇宙的MIGU演進路線圖”,完整勾畫了元宇宙的未來藍圖和演進路線,并抽絲剝繭,把其拆解為四個層次:
以算力網絡為基礎供給數字經濟所需的三次能源——算力,實現網絡無所不達、算力無所不在、智能無所不及;
以具有游戲互動特點的全新數字引擎為核心,成為產業數智升級的核心驅動,推動各領域數智化轉型;
以滿足用戶更高層面社交需求的沉浸式媒介為數實融合交互場景,提供數實融合的最優體驗;
數實融合的多重混合現實的元宇宙。
航向、航線清晰化之外,中國移動咪咕就可以全力進發。而今年的冬奧會、世界杯、元宇宙第一島,都是對“元宇宙的MIGU演進路線圖”的實踐、演進。
其三,在頂層設計、技術投入、落地探索之外,中國移動高屋建瓴,為元宇宙注入家國情懷。
在2022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楊杰倡議,中國移動應該發揮扁擔效應,攜手合作伙伴,“共同推動信息應用普及、共同加速信息技術創新、共同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共同深化網絡空間治理。”
中國移動探索元宇宙的著力點,不止求索商業變現增量,也在致力社會效益提升。
2022年,中國移動咪咕與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籌建“智慧黨建·思政聯合實驗室”,并在10月發布了《元宇宙的元理論研究——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報告,探索構建了關于元宇宙的“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報告達成共識,元宇宙應該是實現全人類共同價值的數字時空,以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方式。
在亮點應用上爆款頻出,在重點行業里跑通場景,在技術投入上全鏈猛攻,在生態打造上多路并進,不僅如此,還外溢社會價值,為元宇宙注入家國情懷,中國移動在元宇宙賽道里,已經實現了先發先至。
在元宇宙產業的漫長征途中,誰先入場,誰往往能占據主場;誰能看到終局,誰往往能左右大局。
正如“元宇宙之父”的預言,在中國移動等頭部企業的助攻之下,未來元宇宙技術革命的全球較量中,中國同樣有望“先發先至”,決勝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