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謝瑩潔
在油種消費結構變化大背景下,以食用油為主要業務的益海嘉里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龍魚”,300999.SZ)天花板漸顯。
時間拉回到2020年10月上市初,頭頂“油茅”稱號的金龍魚市值一度高曾達8000億左右,但時至今日,其市值已縮水至1777億元。
為打開業績天花板,金龍魚向相對高毛利的調味品和預制菜等業務拓展。在不少投資者看來,中央廚房業務或有望給公司帶來業績與估值的雙重提升。
但面對競爭激烈的新領域,作為晚進入者的金龍魚拓展難度較大,中央廚房亦尚處起步階段。“短期內央廚業務占比仍較小”,公司在中期業績說明會上表示。
原料價格高企擠壓業績
2023年以來,“油茅”金龍魚為沉寂的市場提供著持續的熱度。投資者等待其觸底反彈的時刻,但公司卻遲遲未能傳來業績喜報。
今年前三季度,金龍魚營業收入同比上漲0.36%至1885.2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9.53%至21.3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同比下降59.75%至9.09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金龍魚由國際糧油巨頭豐益國際間接控股,旗下有金龍魚、香滿園、胡姬花等多個品牌,公司在包裝化糧油產品中領先優勢尤為明顯。
金龍魚目前有兩大主營業務,占比近六成的廚房食品,主要生產銷售食用油、大米、面粉等廚房食品;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業務占比近四成,其中飼料業務是將榨油后的豆粕、菜粕等賣給生豬養殖公司,油脂科技業務是指銷售油脂基礎化學品等。
2020至2022年,金龍魚的營收分別為1949.2億元、2262億元、2575億元,穩定增長;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0億元、40億元和30億元,呈下滑趨勢。
在過去的三年中,菜油與豆油的價差始終維持在歷史高位(3000-4000元/噸),抑制菜油在植物油中的消費占比。我國食用油產業的上游直接對接大宗農產品,原材料在食用油產品的成本占比高達90%左右。
糧油本身屬國家重點關注的民生消費領域,提價空間有限。這意味著金龍魚不能像其他食品企業一樣,通過提價維持自身的毛利率。相反,原材料下降時,糧油也要跟著一起降。
而對于今年扣非凈利潤的下滑,金龍魚稱,主要因為未完全滿足套期會計要求的衍生金融工具損益的影響。從業務角度,所有期貨損益的已實現部分應計入主營業務成本,未實現部分應隨著未來現貨銷售而同步計入主營業務成本。
受大豆、油籽等原材料價格影響,公司經營業績易出現波動。公司通過儲存庫存和套期保值來控制原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但同時也會產生庫存減值和投資虧損的風險。
“油茅”稱號背后
2020年10月上市后,頭頂“油茅”稱號的金龍魚市值一度高達8000億左右,成為在創業板僅次于寧德時代的第二大權重股。
即便如此,很多投資者對于金龍魚被稱為“油中茅臺”的說法并不買賬。無論是賺錢能力還是成長性,金龍魚的表現還很難與茅臺媲美。
以往財報顯示,貴州茅臺的毛利率高達90%,而金龍魚僅為11%-12%;貴州茅臺的凈資產收益率近年來一直維持在25%至30%附近,而金龍魚該指標徘徊在3%左右;在收入增速上,金龍魚也長期低于貴州茅臺。
相較于白酒企業的高成長性,食用油企業的合理估值主要看其利潤增長率,但食用油近年來人均消費量持續下滑,中國食用油消費規模總體已趨緩,且缺少價格上行空間。
據華鑫證券,行業龍頭金龍魚在食用油行業的市占率,與第二品牌的比例超過2:1,已近寡頭地位,再進一步也需付出更大的邊際成本。
今年年中業績說明會上,股價下行、毛利率下降、原材料價格波動等成為了投資者關注的焦點。“股價表現取決于宏觀環境等一系列因素影響,但公司的競爭力依然保持領先。”公司表示。
最近幾個交易日,金龍魚股價約33元,近一年來累計下滑24%,動態市盈率約為64倍,總市值在1777億元左右。
股價波動背后,在于食用油卻同質化嚴重,市場競爭者只能在價格紅海中進行激戰,依靠量大取勝。另一面,零售終端的包裝油價格上漲幅度不及成本上漲幅度,甚至出現賣得越多、虧得越多的情況。
在此背景下,其盈利能力也呈下滑趨勢。2020年至2022年,金龍魚的毛利率分別為12.33%、8.18%及5.68%,2023年前三季度毛利率為4.74%。
財報顯示,金龍魚大致提前3個月左右采購原材料。依此推算,公司前三季度主要產品的原材料大豆和棕櫚油是在今年年中采購的,彼時價格雖有所回落,但依然處于歷史高位區間。
多元化布局能否突圍
據歐睿數據不完全統計,金龍魚零售食用油市占率維持在40%左右,自2016年來小幅下降。與之相對應的是,魯花、福臨門等競品在高端油類的市占率則呈逐年擴大趨勢,競爭風險加劇。
財報顯示,金龍魚產品中大豆油、調和油占比更高。隨著近年中國人均食用油消費額持續增長,菜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等中高端食用油種銷量占比近年來上升明顯,大豆油、調和油等低端油的銷量占比持續降低。
食用油種消費結構的升級對金龍魚的行業地位形成一定沖擊。而面對“越來越碎片化的需求”,公司需要在渠道終端重新獲得優勢,產品方面則面臨市場細分、競爭加劇,因此其在細分賽道發力。
近幾年,金龍魚試水高毛利的調味品、中央廚房、速凍、植物肉等賽道,杭州、周口、重慶的中央廚房基地已順利投產,預計2023年在興平、沈陽和廊坊的央廚項目也將建成投產。
但新業務能否如期發展,仍待驗證。調味品市場競爭激烈,金龍魚作為后來者擴張難度不小;而包含預制菜在內的中央廚房,也還在起步階段。
現下居民收入增速放緩,消費降級趨勢顯現,主要聚焦消費升級的新業務或面臨內需疲軟困境。公司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中央廚房由于剛剛建成,仍處于試運行階段,所以盈利在財報中體現仍需一段時間。”
展望未來,多家券商給予了金龍魚較高評級,但也下調了短期目標價或盈利預測。
中金公司給予公司“跑贏行業”評級,但目標價由50元下調至46元。“短期:大豆等原材料價格或進入震蕩下行區間,消費復蘇持續推進,公司廚房食品盈利能力或邊際改善;中長期:順應餐飲標準化及降本趨勢,公司計劃未來4年建成20家以上央廚。預計公司有望發揮自身規模化原料采購、全國生產基地布局及完備供應鏈優勢,打造以糧油食品為核心的餐飲領域工業化一站式生態平臺,筑高競爭壁壘,抬升利潤率中樞,高質量發展可期。”
西部證券小幅下調公司盈利預測,2023年至2025年,預計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8.94/39.52/53.23億元,同比-3.89%/+36.54%/+34.71%。未來公司收入預計將恢復穩健增長,歸母凈利潤后期有望持續回暖。(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