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葉芯
2023年,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技術的創新與應用突飛猛進,ChatGPT等大模型爆火出圈,AI熱潮席卷全球。因此,2023年也被很多人稱為“AI時代開啟元年”。
作為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大國,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蓬勃,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披露數據顯示,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人工智能企業數量超過4300家,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人工智能是一個高度交叉復合、快速發展的領域,技術落地需要和各行業、各場景進行廣泛結合、深度滲透。而在資本市場,A股人工智能板塊上市公司涉及面廣,受益于行業發展的高景氣度,相關AI企業備受市場關注。
市值風云:海康威視遙遙領先
《投資者網》梳理Wind數據顯示,在人工智能板塊,A股共有69家上市公司,企業的市值、業績規模等表現各不相同。其中,截至2023年末,69家AI板塊上市公司市值規模下至低于30億元,上至超過3000億元,其中市值超過百億元的企業有32家;2023年前三季度,營收規模約在1億元至620億元之間,扣非凈利潤則在-9億元至90億元之間。
在69家AI板塊上市公司中,無論是市值表現,還是營業收入、扣非凈利潤規模,海康威視(002415.SZ)無疑都處于遙遙領先的位置。資料顯示,海康威視是全球安防領域的領軍企業,深耕視頻監控領域,連續多年穩居行業全球第一。公司產品已涵蓋視頻監控系統的所有主要設備,包括前端采集設備、后端存儲及集中控制、顯示、管理及儲存設備。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海康威視的市值3239.58億元,PE(TTM)為25.21倍,PB為4.53倍。從市值排行榜來看,海康威視的市值位居首位,且遠高于市值第二名科大訊飛(002230.SZ)。從業績表現來看,海康威視的營業收入與扣非凈利潤同樣在69家AI板塊上市公司中高居第一。2023年前三季度,海康威視的營業收入為612.75億元,同比增長2.6%,扣非凈利潤84.62億元,同比變動-0.75%。
市值排名第二位的是科大訊飛,該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智能語音及語言技術研究、軟件及芯片產品開發、語音信息服務及電子政務系統集成的AI技術企業,且已發布星火3.0大模型。
截至2023年末,科大訊飛的市值為1074.02億元,市盈率(TTM)為446.88倍,市凈率為6.58倍。其中科大訊飛的市盈率也在69家AI板塊上市公司中位居第二,而市盈率(TTM)第一的企業為中國軟件(600536.SH),為2134.16倍,市值為311億元。
三六零(601360.SH)在市值前三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截至2023年末,三六零的市值為643.8億元,市值排行第三。三六零作為國內頭部的搜索引擎服務商,在數據、工程化調度及算力儲備上均具備天然領先優勢。目前在AI大模型領域,已有發布產品360智腦4.0。
不過從業績來看,三六零目前扣非凈利潤仍虧損。2023年前三季度,三六零的營業收入為67.38億元,同比變動-2.84%,扣非凈利潤-3.79億元,同比變動75.32%。
營收TOP10: AI服務器、大模型等算力基礎設施成剛需
在69家AI板塊上市公司中,2023年前三季度,營收規模超過百億元的公司僅有4家,除了營收規模遙遙領先的海康威視,其次依次為浪潮信息(000977.SZ)、同方股份(600100.SH)、科大訊飛,營業收入分別為480.96億元、180.83億元、126.14億元,分別同比變動-8.85%、31.58%、-0.37%。
目前AI領域蓬勃發展,隨著AI大模型加速迭代,智能算力已成為稀缺資源,而在算力需求激增下,服務器等算力基礎設施成為剛需。
國際數據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聯合發布《2023—2024年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顯示,全球人工智能硬件市場(服務器)規模將從2022年的195億美元增長到2026年的347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7.3%;預計2022—2027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年復合增長率達33.9%,通用算力規模年復合增長率為16.6%。
營業收入規模TOP10中的浪潮信息、同方股份、中科曙光,均有布局AI服務器業務。其中,同方股份在AI服務器有昇騰和英偉達兩條技術路線的產品;浪潮信息在人工智能服務器領域的市占率位居全球AI服務器市場第一。
而營業收入規模TOP10中的科大訊飛、三六零,則在AI大模型賦能下的持續成長。科大訊飛的星火3.0大模型已發布,號稱綜合能力已超 ChatGPT。
而三六零在大模型領域也不甘落后。截至2023年上半年,360智腦4.0已經擁有了包括生成與創作、閱讀理解、多輪對話、邏輯與推理、代碼能力、知識問答、多語種互譯、多模態、文本改寫、文本分類十大核心功能,覆蓋大模型應用的所有場景,并且成為唯一通過工信部信通院“可信AIGC大模型測評”的國產大模型,公司還參與編寫大模型國家標準。
AI賽道,軟硬件兼備發展,更增強競爭力。2023年上半年,三六零還新增數億人民幣資本開支進行AI服務器的采購,并已形成國內領先的算力集群。
扣非凈利潤:智能化打開成長空間
AI賽道火熱,AI板塊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也體現著企業的實力。
2023年前三季度,A股69家AI板塊上市公司的扣非凈利潤表現分化,其中,有3家公司扣非凈利潤超過10億元,15家在1億元至10億元之間,20家在0至1億元之間,31家的扣非凈利潤為虧損狀態。
扣非凈利潤超過10億元的三家公司,分別是海康威視、紫光國微(002049.SZ)、潤澤科技(300442.SZ),扣非凈利潤分別為84.62億元、19.22億元、11.18億元,分別同比變動-0.75%、-1.69%、46.89%。
作為安放龍頭企業,海康威視已連續多年保持行業第一位置。根據Omdia報告,海康威視2022年全球視頻監控領域市占率達25.9%,遠超行業排名第2的大華股份。
隨著AI技術的突破和產品功能的持續創新,海康威視逐步拓展至“泛安防”領域,智能化發展成為行業增長的新引擎。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5年中國智能安防軟硬件市場規模有望達到913億元,2023-2025年CAGR達14.02%。
扣非凈利潤排名第二的紫光國微,目前逐步轉型為平臺型企業,提供系統化、全面化芯片產品,持續在新技術、新領域以及平臺化建設方面投入,陸續推出時鐘芯片、模數轉換器芯片、新電源技術等。在我國AI市場蓬勃發展之際,國產AI芯片市場規模增長迎來關鍵窗口期。紫光國微深耕智能芯片賽道,保障公司在行業波動情況下保持增長。
AI的智能化發展,算力是基礎。扣非凈利潤排名第三的潤澤科技,是國內領先的算力中心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該公司的主營業務為提供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服務,通過與基礎電信運營商合作,共同為頭部互聯網公司、大型云廠商等終端客戶提供存放服務器的空間場所,包括必備的網絡、電力、空調等基礎設施,同時提供運營維護、安全管理及其他增值服務,以獲取服務器托管服務費。
潤澤科技自2009年起深耕園區級數據中心,目前已完成了1處13萬架機柜園區,1處5萬架機柜園區,3處3萬架機柜園區及1處1.4萬架機柜園區,共計56棟數據中心,29萬架機柜的規劃布局。澤潤科技順應AIDC發展浪潮,于2023年7月交付業內首例整棟純液冷智算中心。
研發費用比拼:加碼AI持續技術迭代
AI企業的競爭,更多的是技術研發的比拼,“卷”資金、搶人才,研發費用的支出是檢驗企業研發能力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2023年前三季度,A股69家AI板塊上市公司中,海康威視的研發費用金額居首位,為81.73億元,同比增長13.34%,研發費用再創新高。該公司以安防技術創新為核心,將業務領域重新定位于“智能物聯AIoT”致力于將物聯感知、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服務于各行各業,加碼AI收效顯著,公司的觀瀾大模型有望打開全新空間。
研發費用金額排名第二的是科大訊飛、第三為三六零,2023年前三季度,前者研發費用為24.98億元,同比增長19.81%,后者研發費用為23.14億元,同比增長34.34%。
科大訊飛、三六零兩家企業,堅定大模型研發投入,科大訊飛的星火、三六零的智腦,通過不斷迭代,目前已發展為國內為數不多較為先進的大模型產品。科大訊飛與三六零,作為AI賽道領導者,憑借AI研發成果,引領大模型時代浪潮。
寒武紀(688256.SH)的研發費用在總營收中的占比最高,2023年前三季度,該占比達到492.01%,研發費用為7.17億元,研發費用率上漲最為顯著。目前AI浪潮拉動算力需求,AI智能芯片提供算力底層支撐。作為全球知名AI芯片企業,寒武紀的產品線涵蓋云端、邊緣端和IP授權及軟件幾大板塊,各產線產品持續高端化迭代。其中,云端智能芯片為業務核心,同時延伸發展訓練整機與智能計算集群,主力產品思元370采用7nm先進工藝和Chiplet技術,較前代產品算力提升顯著。
資本回報率(ROIC):拓展AI領域創新業務
在資本市場上,ROIC(資本回報率)是衡量企業投資價值的重要指標之一。
根據Wind統計,紫光國微以16.28%的ROIC高居榜首。該公司是國內領先的集成電路芯片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商,受益于公司研發投入持續加大,公司各項業務持續推進,新一代更高性能FPGA、特種新型存儲器等產品即將完成研發。
第二名是海康威視,傳統安防仍是該公司技術和產品的重要應用行業,創新業務方面,海康威視于2016年開拓AI藍海市場,布局數字化業務,截至目前,公司已孵化出8大創新業務平臺。2016-2022年,海康威視的創新業務收入從6.48億元增長至150.70億元,收入貢獻占比從2.03%提升至18.12%,逐漸成為公司的核心增長引擎。
第三名是三人行(605168.SH),該公司是專業從事整合營銷服務的綜合型廣告傳媒企業,主營業務包括數字營銷服務、場景活動服務和校園媒體營銷服務。2023年12月,三人行開創性推出一款營銷領域多模態AI產品“一個”AI,進一步使用AI技術持續拓展營銷邊界。
“一個”AI,由三人行和科大訊飛戰略合作而成,依托科大訊飛星火大模型3.0及三人行二十年專業營銷經驗和數據,在廣告營銷方面突破傳統營銷界限。“一個”AI既是三人行拓展人工智能領域創新業務的嘗試,也是公司欲打造的第二增長曲線。(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