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謝瑩潔
2023年是白酒行業分化的一年,在需求支撐不足的影響下,行業調整頻頻,景氣度探底,去庫存成為過去一年的關鍵詞。
新年伊始,在茅臺等部分頭部酒企業績喜報的催化下,白酒板塊的一舉一動成為風向標。2024年白酒行業或仍面臨較大的庫存壓力,競爭強度延續,分化格局凸顯。
回顧近十年白酒行情,春節旺季歷來成為奠定全年銷售的基礎,尤其是在國家定位“消費促進年”的2024年,白酒行賽道龍年機會藍圖怎樣展現,如何順應市場變化和消費需求精細化,如何看賽道投資邏輯,意義重大。
部分研究機構認為,白酒由于消費場景穩定,消費屬性更加剛需,業績確定性仍較強。2024年龍年春節動銷有望成為白酒行業全年的風向標。
頭部酒企業績預喜
貴州茅臺( 600519.SH )近日披露2023年度生產經營情況,預計全年營業總收入1495億元,同比增長17.2%;預計歸母凈利潤735億元,同比同樣增長17.2%,超額完成了去年年初制定的15%增速目標。?
無獨有偶,水井坊(600779.SH)股價也在低位徘徊。根據公司最新發布的業績預告,2023年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加約5296萬元,同比增長約4%;營業收入同比增加約2.8億元,同比增長約6%。
近幾年來,在市場影響下,白酒行業弱需求態勢明顯,當下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再貼切不過。一方面,行業銷量下滑、庫存積壓、佳節銷量不及預期、價格倒掛;另一面則是頭部酒企業績上漲。
目前行業正處于廠家和渠道之間博弈的階段。中國酒業協會發布的《2023年中國白酒市場中期研究報告》顯示,在接受調查的經銷商與零售商中,36%的比例認為現金流壓力有所增加、48%的比例認為庫存壓力有所增加;64%的比例認為“價格倒掛程度”有所增加。多個跡象似乎都指向了白酒行業的銷售存在較大壓力。
春節前,《投資者網》走訪多家大型商超發現,水井坊、郎酒、舍得、西鳳酒、習酒、金沙酒等多個白酒品牌旗下的白酒產品在春節前夕都在降價打折或促銷活動,且活動持續至2月下旬。
這也意味著,短期來看,白酒行業不確定因素尤存。業內分析,白酒市場出現階段性回調,或與資本市場整體偏震蕩、批價庫存等指標旺季回落、國內外宏觀金融環境擾動等因素相關。?
為應對市場環境變化,各大酒企紛紛通過跨界來擴充產品、擴大影響力。以茅臺為例,繼2022年上市茅臺冰淇淋后,2023年又以“醬香拿鐵”聯名跨界營銷火爆社交媒體,為公司直銷渠道貢獻收益,銷售費用和營業成本也隨之明顯攀升。
白酒估值“黃金坑”
回顧過往行業周期演繹,白酒周期越來越短、調整速度越來越快。實際上自2004年以來,白酒板塊共經歷四輪完整牛市,分別為2004年初至2007年12月、2009年初至2012年10月、2014年初至2018年6月、2019年初至2021年7月。
市場判斷,當前白酒處于新一輪調整期的中后期,基本進入尾聲,這意味著,2024年龍年春節有望成為白酒新復興的起點。
廣發證券指出,前兩輪牛市需求端高速增長,供給端集中度分散,后兩輪牛市仍以需求端推動為主,供給端集中度提升。隨著宏觀經濟企穩回升,預計未來3-4年有望迎來下一輪白酒牛市,供給端邏輯將成為投資主線。
經歷調整,白酒估值再次處于相對低位,基本面趨于好轉,且存在較多潛在催化預期,業內看好板塊長期配置價值。截至2023年12月31日,國內公募基金十大重倉股中,四成屬于白酒股,分別為貴州茅臺、五糧液(000858.SZ)、瀘州老窖(000568.SZ)、山西汾酒(600809.SH)。
不少基金重倉白酒股,原因是春節前夕的低迷,可能起到欲揚先抑的作用,為全年的大漲奠定基調。研究機構普遍認為,2021年至今白酒板塊3次底部反彈,均具有被短期情緒錯殺、底部向上幅度可觀、催化發生較為突然等特征。未來短期影響因素會逐漸減弱,白酒業績韌性較強,長期成長邏輯清晰,因此更容易獲得資金的偏好。
從近十年春節前后白酒板塊跨年行情來看,12月1日至2月28日白酒板塊漲幅五年為正,五年為負。其中,漲幅最高的一年為2018至2019年跨年期間,板塊累計上漲30.15%,跌幅最大的一年為2021至2022年跨年期間,板塊累計下跌8.45%。
據不完全統計,春節前兩個月,白酒板塊平均漲幅僅3%左右,取得正增長的概率僅五成;而春節后兩個月,白酒指數有八成的可能性實現正增長,平均漲幅約13%。
春節后兩個月收跌年份,全年大概率表現不佳,呈現調整。2013年、2018年與2021年,春節后兩個月累計跌幅分別為-6.7%、1.8%、-11.9%,對應的全年白酒板塊漲跌幅為-41.6%、-22.2%與2.88%。
國海證券指出,展望2024年春節,白酒行業有望在低基數上實現較快增長。從長期來看,白酒行業成長邏輯不變,價位升級和分化仍然是主旋律,穩健經營的公司能夠穿越周期。目前板塊估值已經回落至近十年低位,市場情緒和對宏觀經濟的預期有可能一夜之間扭轉。
提價保障“開門紅”
從近十年白酒行情看,春節旺季是奠定全年銷售的基礎。而對于投資者而言,于紛繁復雜的各種信息洪流中,如何尋找真正的賽道好公司并不容易。
在白酒行業進一步分化的背景下,頭部酒企的競爭優勢進一步凸顯,市場向頭部酒企集中的趨勢日益深化。
華創證券調研顯示,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三大白酒巨頭截至目前的回款速度都好于2023年。茅臺 1至2 月配額30%左右,部分區域反饋配額占比有所前置,但全年配額仍穩定;五糧液回款進度已經達到了40%-50之間,出貨同比增長15%左右,優于去年此時30%的回款進度;瀘州老窖回款進度在30%左右,市場反饋良好。?
隨著龍年的到來,渠道回款和終端備貨逐步啟動。回款高低反映酒廠對經銷商的議價能力,以及渠道信心的強弱。而對于巨頭選手而言,在產量滯漲的背景下,調整渠道戰略、提升運營效率也成為必須直面的挑戰。
近期,貴州茅臺再次調整部分產品出廠價。第三方平臺數據顯示,茅臺醬香經典酒出廠價提價10元至218元/瓶,金王子出廠價提高20元至178元/瓶,這是11月1日貴州茅臺將飛天茅臺出廠價上調20%以后的再度提價。
瀘州老窖、舍得酒業、五糧液先后宣布對旗下大單品進行提價。五糧液核心大單品八代五糧液出廠價將從現行的969元提高至1019元,上調50元,漲價幅度約5%,2月5日起執行。建議零售價此次未做調整,仍為1499元。這是八代五糧液兩年來首次提高出廠價。
國信證券近期研報指出,除了茅臺及茅系產品,二三線醬酒品牌2024年將持續圍繞“促動銷、去庫存”展開,同時繼續增強自身品牌和客戶圈層培育能力等。當下,由于2024 年春節后置,白酒行業現在處于渠道“開門紅”回款階段,預計春節前半個月終端、消費者將出現明顯備貨。
展望2024年,白酒行業或仍面臨較大的庫存壓力,競爭強度延續,分化格局凸顯。
申萬宏源證券表示,短期看,白酒行業景氣處于磨底階段,中期維度,宏觀經濟已現企穩回暖跡象,在穩增長政策和經濟內生修復的雙重作用下,消費需求有望企穩回升。現階段,相對看好高端酒、強區域頭部企業,中期更關注具備長期競爭力、且調整較充分的底部品種。(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