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蔡俊
“醫美面膜第一股”敷爾佳(301371.sz,下稱“公司”),交出了上市后的首份年報。
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19.34億元,同比增長9.29%,扣非凈利潤7.28億元,同比下降5.06%。增速變動的背后,是公司自建基地投產,以及行業競爭的加劇。
曾經,敷爾佳用醫美面膜開創了財富神話。如今,時代的新車輪滾滾向前,公司不僅要做大業績,還要用心做好供應鏈和產品,才能領跑時代快車。
前半生與“貴人”哈三聯
張立國的前半生,從技術出身,逐漸轉入管理,后得合作伙伴提攜,步入快車道。
1986年,張立國走出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任職黑龍江省干部療養院的藥劑師。其大學主修中藥學,因此第一份工作可謂專業對口。從此,個人命運也扎根在了黑土地。
三年后,張立國來到哈藥五廠工作,歷任生產調度和車間技術主任。六年時間,打磨出了一個熟練的技術人員,但其理想不止于此。1992年,張立國走上商業管理崗位,任職黑龍江省中醫藥開發有限公司的部門經理。
從技術到管理,張立國的職業路徑清晰,但90年代躁動的市場經濟氛圍挑動每一個有志之士。1996年,哈藥五廠與美國大生合資成立哈三聯,也是在同年,張立國下海創業華信藥業(后更名“文策科技”)。
個人的命運,要看歷史進程,也要看合作伙伴。早期創業時,張立國主營藥品批發業務,不少產品來自哈三聯。積累第一桶金后,技術出身的他又敏銳察覺到新機會,企業做大的時刻來了。
2012年,國內開始興起美容護膚和皮膚修復。張立國調整業務方向,與哈三聯共同研發“醫用透明質酸鈉修復貼”,即俗稱的醫美面膜。兩年后,雙方研發的產品成功獲批,并注冊商標“敷爾佳”。
研發拿到結果,下一步就是跑通商業模式。華信藥業和哈三聯,分別負責營銷和生產。伴隨醫美面膜的銷售放量,張立國的事業重心有所調整,2017年單獨設立敷爾佳公司,2021年通過換股收購哈三聯旗下的北星藥業,該企業主營化妝品和醫療器械的醫療銷售。
這段時間,敷爾佳成功破局。2019年雙十一,公司的醫美面膜登上天貓細分品類的銷售額榜首。2020年,該產品登頂微博榜單,獲時尚美妝和潮物的雙料銷冠。同時,公司簽約明星代言人,亮相湖南衛視綜藝,實現流量出圈。
至此,敷爾佳跨過雛形搭建,并走上快速發展的車道。截至目前,哈三聯仍是公司的股東之一。而張立國打造的醫美產業,開始加速進入“新敘事”階段,即登陸資本市場。
借上市成百億富豪
敷爾佳闖關創業板,對張立國是一場命運的改變。
2021年,公司首次向深交所提交招股書。次年,公司兩次更新,并于同年9月過會。之后,公司因未拿到證監會注冊批文,上市一度停滯。
這段時間,公司被外界質疑醫美面膜存在價格高、營銷投入大等。圍繞產品的各種喧囂,成了另一種流量。
2022年,微博熱搜上出現“148元一盒的敷爾佳面膜成本僅10元”。同年,公司綜合毛利率達83.08%,貝泰妮、華熙生物的功能性護膚品分別為75.21%、78.37%。
營銷方面,2023年公司銷售費用5.32億元,同比增加36.44%。投流之外,公司“自然人經銷+返利”模式也被討論。該模式主要為自然人幫助完成銷售后,公司對其返利3%-30%作為獎勵。
實際上,個人分銷在新興消費企業屢見不鮮。比如認養一頭牛,也曾對分銷人員返利傭金。2023年,敷爾佳線下渠道收入超1億元,支付銷售返利0.35億元。
上市前的壓力,還不止來自外界。早前,敷爾佳、張立國與哈三聯有過對賭協議,約定了優先認購權、優先購買權、共同出售權、反稀釋、領售權、更優惠條款等特殊條款。2021年6月,三方簽訂補充協議,相關協議終止,公司不再承擔相關義務,但到完成IPO前,張立國仍對哈三聯負有回購、業績承諾及補償義務。
換言之,上市對張立國是一場大考。起勢靠產品,壯大靠營銷,但財富的膨脹要靠資本市場。2023年,公司終于注冊成功,并于8月上市。張立國和敷爾佳完成華麗升級,個人的財富也滾雪球式壯大。
截至目前,張立國持股公司84.14%,按約140億元市值計算,財富約120億元,實屬“百億富豪”。
邁入新敘事
張立國和敷爾佳上市成功,是“醫美化妝”概念對傳統涇渭分明的美妝業,進行了一次持續數年、投入巨大的改造和顛覆。不過,新概念不是萬靈藥,新入局者也在不斷涌入。
比如,巨子生物推出了膠原蛋白面膜,品牌名“可復美”,與公司“械”類產品屬于同字號。2023年,該企業醫用敷料收入8.61億元,同期公司醫療器械收入8.5億元。
眼下的醫美化妝市場,正在頭部玩家的領跑中邁入新敘事。前臺較量的,是品牌的產品組合、流量投放,與之同樣重要但消費者很難感知的,是后臺供應鏈的構建打磨。
2023年6月,敷爾佳的北方美谷基地投產。該基地位于哈爾濱,總建筑面積近10萬平方米,集辦公、研發、生產、倉儲于一體,涵蓋了化妝品及醫療器械生產,引入了全自動化立體庫房系統。
在公司的宣傳中,北方美谷將提升自有產能,提高倉儲物流效率,保證供應鏈的運作。同時,公司啟動“精益生產”計劃,力求最大限度地降本增效。
眼下夯實供應鏈,更多是敷爾佳要重回增速軌道。圍繞產品的優化和迭代,還在繼續。
2023年,公司年銷售過億的單品有5個,其中2個為醫美面膜的白膜與黑膜,剩下3個為清痘凈膚修護貼、積雪草舒緩修護貼,以及煙酰胺美白淡斑修護面膜。公司被調研時表示,“水、乳、霜各個品類都要有一定的涉獵和布局”,且“還要打造更多千萬級別的產品作為銜接”。
投流上,無論從長遠目標,還是短期效益,在降本增效的訴求下,公司釋放出變革節點:從達人合作轉為內生成長。今年一季度,公司抖音平臺自播和達播的占比約5:5,但未來計劃增大自播體諒,規劃自播和達播的占比7:3。
這一次,“醫美化妝”的概念又會注入什么故事?(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