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寫/天南、浮零
編輯/陳紀英
假如沒了語言障礙,世界或許大不一樣,更少的戰爭、摩擦、沖突,更多的合作、貿易、共贏。
對此,有著“中國巴菲特”之稱的投資人段永平,恐怕感同身受。
他在投資界多次封神,唯一一次失手,就是源于語言障礙,無法與被投美國餐飲企業高管暢通溝通。多重因素之下,被投公司摘牌破產,段永平投資失敗,損失了數百萬美金。
不止段永平,《經濟學人》的一份調研顯示,89%的受訪跨國公司高管聲稱,語言和習俗方面的挑戰,阻礙了公司的國際擴張計劃。
其中,駐扎巴西和中國的公司,分別有74%和61%曾因語言障礙,導致交易不成,而讓公司蒙受財務損失。
而在全球化大爆發的長期趨勢里,傳統的人工翻譯的服務量,如同馬拉火車,遠遠無法滿足需求,人工智能翻譯逐漸上位。
Gartner的一項報告預計,到2025年,75%的翻譯人員的工作將從翻譯轉向審校編輯機器翻譯文本,更多的企業考慮使用人工智能翻譯服務。
正在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以下簡稱消博會)上,人工智能翻譯同樣大顯身手。
消博會吸引了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800余個品牌參展,語言障礙,也成為不可回避的難題。
不過,這一難題已經迎刃而解——消博會官方指定的訊飛翻譯機,打破了現代語言壁壘,讓來自各個國家的參會人士,可以暢所欲言無障礙溝通。
而利用人工智能,解決語言障礙,已然成為了全球化的“新基建”——語言通,則貿易通。
盛會窗口,國貨精品擦亮“中國名片”
昨晚,中美領導人的一通電話,為全球化的長期價值做了定調。而中美共識,也讓全球經濟的“支棱”,在疫情后時代,有了更多確定性。
吸引全球伙伴同向奔赴的本屆消博會,題中之義,就是為全球經濟點贊吶喊。
而其主題,也呼應了上述使命。
一是“共享開放機遇“,為全球化熱潮加碼,境外企業參展面積占比由首屆的75%增加至80%。
二是”共創美好生活“,作為覆蓋全球潮品、精品、好貨、尖貨的超級秀場,消博會扛起了“全球首發、亞太首展、中國首秀”的大旗,引領消費潮流、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升級。
因此,本屆消博會,既展望全球——來自全球的2800多個品牌,將在此集中展示消費精品;也著重凸顯中國主場——特設5000平米國貨精品館,集中展示中國消費精品。
其中,在國貨精品館里亮相的13個品牌,從數千萬個大中小品牌脫穎而出,都是大眾耳熟能詳的國民品牌,如片仔癀、科大訊飛、美團等。
一方面,作為國貨精品的代表,上述13個入選品牌,向全球展現了“中國智造”的里子,以及“中國品牌”的面子。
另一方面,訊飛翻譯機作為官方指定用機,不僅充當“門面”,還身負“重任”——不僅為與會人士提供無障礙溝通的翻譯服務,還與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共同推動海南自貿港多語種服務目標的落實,合力破除跨語言溝通的壁壘,讓世界“聊得來”。
《財經故事薈》對于消博會的直觀感受是,其一,內環雙循環大背景下,中國企業出海需求強烈,其二,海外品牌入華熱情高漲。
而無論是走出去,還是走進來,中外企業為了消除語言障礙,都對翻譯機有著迫切和長期需求。
正因如此,在本屆消博會上,提供免費租借服務的訊飛展臺,始終熙熙攘攘——既有中國用戶,也有外國面孔,興致勃勃試用,甚至現場決定下單。
其實,不止消博會,訊飛翻譯機早已是各大國際國內重要會議的“常客”。
2018-2019連續兩年,訊飛翻譯機成為博鰲亞洲論壇官方指定翻譯機,還曾亮相世界智能大會、迪拜世博會等重要場合。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訊飛還擔任了官方自動語音轉換和翻譯獨家供應商。
此外,訊飛翻譯機還被作為國禮,贈送給了不少政要精英。
今年2月,尼日利亞第一夫人阿伊莎·穆罕默杜·布哈里到訪迪拜世博會中國館時,中國館副館長周光曜陪同參觀,并贈送訊飛翻譯機。此前,巴基斯坦外交部長沙阿·馬哈茂德·庫雷希也獲贈了訊飛雙屏翻譯機。
借助盛會窗口,訊飛翻譯機已經成為閃耀全球的“中國名片”,也持續鍛造對于To C、To B、To G市場的多重影響力,不斷強化“翻譯機品類”與“訊飛”品牌高度綁定的用戶心智,實現對全域市場的通吃。
其實,多次獲得國際盛會指定用機殊榮,訊飛翻譯機并非輕易取得。
因為,類似消博會等各界盛會的官方指定產品,代表著國家形象,選拔標準自然相當嚴苛,既要品牌過硬,又要產品好用。
此次,訊飛此番亮相消博會,并非“徒有虛名”,而是具備品效合一的面子和里子。
撐起“中國名片”:硬核技術、人性功能
要想成為亮相消博會的“中國名片”,撐起國貨精品的“學霸”人設,背后靠的是技術實力的硬核支撐,貼合人性的功能滿足,精益求精的產品迭代。
作為智能翻譯機品類的開創者,科大訊飛秉持著“頂天立地”的技術信仰——所謂頂天,是指持續跳高,一次次觸摸語音技術的天花板;所謂立地,指得研發創新并非基于“自嗨”,而是從用戶需求出發,深耕技術與產品,力求把訊飛翻譯機打造為持續進化的“AI翻譯官”。
早在2016年,科大訊飛就發布了首款智能翻譯機——曉譯翻譯機,就此開創了智能消費的新品類,為世界打開了智能翻譯領域的大門。
接下來的六七年間,訊飛步履不停。
2018年,訊飛翻譯機2.0問世;2019年,訊飛翻譯機3.0亮相;2021年,訊飛雙屏翻譯機發布;2022年,訊飛翻譯機4.0也即將面世(2022年8月5日)。
在本次消博會上,參會人士有了翻譯機在手,如同聘請了一位“全能翻譯”,可以在線翻譯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3種語言,平均0.5秒出翻譯結果,中英翻譯媲美專業八級。
一機在手,原本口語不過關的筆者,也徹底消除交流恐懼,和外國友人暢快輕松交流起來。
一位在訊飛展臺前駐足的小家電行業人士,則看中了訊飛翻譯機輕松拿捏的“行業翻譯”。
所謂“隔行如隔山”,在翻譯行業,各種行業術語、技術名詞、專業詞匯,難度系數最高。
消博會就是典型場景之一,參展品牌來自60多個國家,涉及各行各業,很多溝通交流涉及到專業術語等,“簡單日常溝通沒問題,但談起來行業術語、技術參數等,就容易卡殼”,上述小家電人士感觸頗深。
在這方面,訊飛翻譯機恰是“行家里手”,綜合了行業術語、知識圖譜和專家語料庫等,可以輕松“拿捏”精準翻譯,覆蓋汽車工業、船舶工業、道路工程、文藝傳媒等16大領域。
硬核產品力之外,訊飛翻譯機還很“貼心”。
比如,手機、電腦多端同步、云端導出的功能,對媒體人就特別友好,直接導出采訪速記;還可以隨時隨地回聽采訪原聲,語速快慢可調節;而且,整個翻譯溝通過程非常自然流暢,機器簡單易用,都是實時翻譯,筆者體驗和同語種對話無甚區別。
上述家電行業人士還提到,當他去國外出差時,可能會面臨斷網尷尬,但訊飛翻譯機可以多種方式全球聯網。
上述簡單、便捷的人性化功能,正中用戶心窩,國內涉外交流人群、海外務工生活華人,出境游游客等,手握翻譯機,都可以“支棱”起來。
總的來看,無論是硬核技術,還是人性功能,都賴于訊飛從始至終的匠心精神,也獲得了用戶的認可。《2022國內主流AI翻譯機實測報告》的調研顯示,科大訊飛翻譯機的用戶滿意度排名第一。
不僅獨善其身,普惠用戶,訊飛也在達濟行業。
先行入場的訊飛,既是翻譯機這一消費品類的開創者,在持續六七年的行業深耕之下,站上行業高地之后,也成為了行業標準的引領者,洞察用戶需求,沉淀出了AI翻譯機的五大標準。
即聽得清——無懼嘈雜環境,輕松連續對談;聽得懂——語種覆蓋全球,更懂專業詞匯;譯得準——端到端精準翻譯,表達地道;發音美——擺脫機械發音,拉近溝通距離;夠自然——便捷交互即說即譯,交流更自然。
“翻譯機行業標準”的出爐,既為B端、C端、G端的用戶提供了清晰的翻譯機選購指南,還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清晰的航向與標準,帶動翻譯機行業更快更好發展。
百億市場,黃金賽道
在本屆消博會上大展身手的翻譯機,其實是個正在上行的風口賽道。
互聯網企業如阿里、蘋果、百度、騰訊,智能語音科技企業,如訊飛、云知聲、思必馳等,先后躬身入局,正是看中了其長期機會。
其一,出境游等消費升級場景推動翻譯機爆發。
在收入增長、消費升級的拉動下,中國出境旅游長期前景可期。
據文旅部數據,2019年中國公民出境旅游人數1.55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2.9%。
盡管疫情之下,出境游最近兩三年近乎停擺,但愛彼迎中國發布的《后疫情時代中國Z世代環球旅行新主張》報告顯示,82%的Z世代計劃在政策放開后的半年內出境游。
出境旅游火爆也將帶動智能翻譯機的需求爆發。
其次,國際交流合作、全球貿易等刺激翻譯機需求。
近年來,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大幅增長。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391009億元,同比增長21.4%。
2022年第一季度,雖然受到疫情沖擊,但中國外貿進出口總額依然同比增長10.7%,實現平穩開局。
疫情之后,國際貿易有望繼續反彈,對于翻譯機的需求也將同步上行。
其三,智能語音行業規模高速增長,水大魚大,訊飛翻譯機作為頭部品牌,也將成為增長的主要貢獻者。
中國語音產業聯盟發布的《2020-2021中國智能語音產業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2020年,智能語音市場規模達217億元,較2019年同比增長31%。2021年預估為285億元,同比增速達到44%。
德勤數據則顯示,作為大型智能語音賽道的頭部玩家,科大訊飛憑借較強的研發優勢,以60%的市場份額穩居第一,競爭優勢明顯。
訊飛的存量頭部優勢,能否持續長青,取決于以下幾個變量。
首先,取決于訊飛當下的智能語音技術積累厚度。
科大訊飛自1999年成立以來,23年間一直從事智能語音、自然語言理解、計算機視覺等核心技術研究,并保持了國際前沿技術水平。
期間,科大訊飛獲得了多個國際國內權威智能語音大賽冠軍,更是以中國第一、全球第六的成績,入選美國權威科技雜志《MIT科技評論》2017年全球最聰明50家公司榜單,被《MIT科技評論》評為“中國最聰明的公司”。
其次,取決于訊飛技術優勢的未來持久度。
其實,翻譯機的核心技術就是智能語音,而人工智能的技術水平,一取決于算法,二取決于數據量。
算法的迭代提升加上數據量的持續積累,讓訊飛的產品“越用越聰明”,銷量優勢進而反哺轉化為智能語音技術優勢,形成強者愈強的正循環。
第三,訊飛品牌具備先發優勢,已經焊在了用戶心智上。
在翻譯機這一品類上,訊飛是開創者和領導,也是規則制定者,定義了AI翻譯的五大標準,品牌優勢明顯,后來者難以追趕。
因此,從當下來看,在本屆消博會上,訊飛翻譯機可以“大顯身手”,讓世界各國嘉賓聊起來,助力消博會圓滿舉行,為中國經濟點贊,為全球經濟加油。
而從長期著眼,語言障礙持續存在,全球開放合作大勢所趨,這意味著翻譯機將是大眾化、持續性需求,而頭部玩家在持續擦亮“中國名片”的同時,也將開啟長期的黃金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