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蔡俊
在擴店這件事上,百勝中國(09987)野心勃勃。
今年9月,公司公布新一輪的擴店計劃。到2026年,旗下所有品牌的門店將達2萬家,系統銷售額和經營利潤實現高單位數至雙位數的年均復合增長。
同時,此前公司計劃今年新開1100到1300家,提高至1400到1600家。落實到品牌,肯德基、必勝客等每年分別保持1200家、400到500家的凈新增,拉瓦薩咖啡在未來3到5年內實現1000家門店。
今年上半年,百勝中國總收入55.71億美元(約406億元),同比增長16%。其中,餐廳收入52.89億美元(約386億元)。門店方面,報告期內公司累計新開898家,凈增655家,其中肯德基與必勝客分別為468、169家。
當下的國內快餐業,后來者不斷涌現。每家都使出武藝爭奪年輕人的胃,在選址、配送、營銷等展開激烈競爭,但歸根結底,菜品創新、符合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或是取勝的關鍵。
年輕人“爭奪戰”
肯德基的身影,已遍布全國。
今年上半年,肯德基的全國門店數超9562家,實現餐廳收入41.2億美元(約300億元),系統和同店的同比增速分別為24%、11%。以此計算,單家門店在報告期內的收入為43萬美元(約313萬元)。
總收入上漲,主要受益于門店的擴張。百勝中國在半年報表示,報告期內肯德基凈增468家。利潤方面,同期肯德基的經營利潤6.93億美元(約50億元),利潤率19.9%。
而且,肯德基的擴張還在加速。
按照凈新增1400到1600家的目標,再扣除上半年的655家,公司半年內至少還有745家的增量。窄門數據顯示,截至9月14日,肯德基的全國門店數9644家,麥當勞約6000家,前者在三個月不到時間內新增82家。
同時,肯德基決定提高新店中的加盟店比例。截至今年上半年,肯德基擁有950家加盟店,約占總數的10%。此前,百勝中國表示要把加盟店的比例提高至15%到20%。
需要指出,以加盟形式擴張,優勢是快速、資產輕,難點在于運營。餐飲加盟極其考驗集團的供應鏈水平,對產品的質量保證、標準化管理都有較高要求。
值得一體的是,未來更具挑戰性的,是肯德基與老對手麥當勞、以主打“中式漢堡”為招牌的后來者塔斯汀一起“爭奪”年輕人市場。
產品上,肯德基曾連續推出多個中式產品,如早餐、面食、宵夜等,麥當勞主打麥香系列。如今,兩家的產品在選材上逐漸趨同。
變量來自塔斯汀,其招牌的中式漢堡融入中式面點,餡料選取烤鴨、魚香肉絲等本土特色。一經推出,迅速受到不少年輕人歡迎。塔斯汀官網數據顯示,其全國簽約門店數達已超過4000家。
價格上,塔斯汀的低價策略更明顯。紅餐網的報告顯示,肯德基、麥當勞、塔斯汀的人均單價分別為34.71元、27.86元、19.47元。如同其他國產品牌的崛起初期,新興渠道的促銷方式也發生在漢堡界。
今年2月,塔斯汀的34.9元雙人套餐在抖音開賣,之后連續多月拿下平臺的團購帶貨榜銷冠。相比之下,肯德基延續“瘋狂星期四”營銷,麥當勞意外衍生出“麥門永存”的網絡梗。
下沉的群體在下沉的市場。誰越靠近對價格敏感的年輕人,誰可能就占得更多機遇。
肯德基的新店選址,三至六線城市的占比過半。百勝集團表示,后續還會繼續跟蹤尚未開辟門店的800個城市。目前麥當勞的一半門店,都在三四線城市。塔斯汀約5000家門店,鄉鎮店的占比超20%。
誰在攪動披薩界
無論是總量還是單店數量,必勝客的收入略遜于肯德基。
今年上半年,必勝客的全國門店數超3000家,實現餐廳收入11.37億美元(約83億元),系統和同店的同比增速分別為23%、10%。以此計算,單家門店在報告期內的收入為38萬美元(約277萬元)。
在國外,必勝客的定位是平民披薩。20世紀90年代該品牌進軍國內,以大面積的餐廳、時尚的內裝、核心地段的選址,以及高出同行的價格,體現高端定位。
這種策略,在國內披薩店尚未普及時,讓品牌坐穩“一哥”地位。期間,日式披薩店曾不斷涌現,并分為兩派。一派是薩莉亞的平民餐廳,特征是選址非核心地段、價格較低。另一派代表是鐮倉PASTA,主打菜品新穎。
最終,薩莉亞勝出。但由于品牌間的定位差異明顯,必勝客未受到威脅。真正攪動行業的鲇魚,還是2017年啟動擴張的達美樂。
當時,新換管理層的達美樂在全國加速布局。截至目前,達美樂全國門店數超600家,較2018年的188家有明顯增長。
之所以是鲇魚,是因為達美樂拋棄傳統的餐廳模式,取而代之在門店面積、菜品更新、點單服務等方面做出創新。比如門店面積,達美樂基本以外賣配送為主,桌椅擺設較少,點單也基本在線上完成。
繞開餐廳模式,達美樂可能在模糊定位。如果必勝客是披薩界的星巴克,那么達美樂就是瑞幸。
這種迥然不同的改變,一方面讓達美樂仍處于虧損狀態,另一方面也擠壓了必勝客的空間。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20年必勝客、達美樂在國內的市占率分別為39%、3.6%,到了2022年,該比例已變為35.2%、5.3%。
面對同行的挑戰,必勝客也做出諸多調整。
2017年,必勝客的連鎖擴張開始趨向小門店。品牌以集群方式開設,在設置一個中央餐廳的范圍內,部署小面積的門店。
同時,必勝客添加更多菜品種類,包括牛排、麻辣蝦意面、榴蓮披薩等。達美樂方面,新增披薩配料外,還推出椰青凍飲。
實際上,門店、點單、配送等創新的盡頭,還是菜品創新。
比如早已“卷”到飛起的咖啡界,瑞幸就靠生椰拿鐵走出低谷,并與茅臺聯名咖啡,在銷量和話題上都賺足眼球。
而百勝中國旗下品牌眾多,涵蓋塔可鐘、拉瓦薩咖啡、小肥羊、黃記煌等。此前,肯德基曾推出小龍蝦塔可、牛蛙塔可等新品。必勝客是否能打造創新爆款,就等時間來檢驗。(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