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潘思敏
近日,賽意信息(300687.SZ)發布公告,其全資子公司上海賽意與思諾博現有股東簽訂收購協議,上海賽意擬以自有或自籌資金2.11億元收購思諾博100%股權,有望強化賽意在央企及集團市場份額。
同時,賽意信息成立之初就是華為的供應商。多年來與華為的合作層層遞進,已成為MetaERP核心合作伙伴,有望受益華為MetaERP推廣機遇。
今年上半年,由于經濟下行影響下游去需求,賽意信息業績承壓。其中,公司營業收入10.57億元,同比增長3.05%;實現歸母凈利潤2214萬元,同比減少67.30%。隨著新型工業化發展,賽意信息或將迎來需求拐點。
收購思諾博填上北方拼圖
賽意信息成立于2005年,是國內在工業互聯網及智能制造、核心ERP及業務運營中臺等領域頂尖的產品及解決方案提供商。
18年來,公司已面向通信、電子、家電、家居等23個重點行業提供產品及解決方案,服務超過1000家企業客戶,其中70%為世界500強、上市企業及行業龍頭。
而本次收購思諾博,能夠為賽意信息分別在拓展新市場、進軍央國企客戶等兩方面提供助力。
在地區布局上,賽意信息起家于華南,2020年賽意信息提出“華東戰略”,以上海為核心輻射長三角地區。而此次收購位于北京的思諾博,意在打開北方市場。依靠在華南華北累計的技術實力和產品經驗,將助力賽意信息在華北市場實現突破,實現全國布局。
客戶方面,思諾博下轄5個研發中心和16家辦事機構,擁有覆蓋全國的營銷網絡及本地技術服務體系,其主要面向大型央企及集團化企業,其主要客戶包括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及相關子公司、中國衛星網絡集團等。
借助思諾博的客戶資源與渠道,將促使賽意信息進一步打開央國企市場。賽意信息以往主要以民企為主要客戶,但央國企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賽意信息很早就意識到了央國企客戶的重要性。
2021年年末,賽意成立央國企事業部,讓央企成為新的業務增長點。截至2023年4月,公司已經在央國企數字化、智能制造方面取得了突破,獲得了杭州機輪廠、徐工集團等客戶。
另外,思諾博主要提供數字化供應鏈領域的軟件產品解決方案及相關的數字化咨詢、研發、實施以及運維支撐服務,覆蓋大型及超大型企業采購從需求計劃、采購尋源、招采協同、供應商管理、合同評審、簽訂、工程履約、項目結算等環節。思諾博的業務經驗積累將進一步加快賽意信息在泛ERP企業信息化、工業數字化自研產品領域的業務開拓速度。
思諾博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1.36億元,凈利潤2442.25萬元。交易對手方承諾標的公司2023年、2024年、2025年對應合并報表歸屬于標的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分別不低于2808萬元、3229.2萬元、3713.58萬元。若未來業績不及預期,投資方有權要求業績承諾方以現金方式進行補償。
近些年來,賽意信息加快了擴大業務版圖的步伐,主要就是通過投資并購。細數了一下從2018年至今,公司幾乎年年都在收購,按時間順序分別是景同科技、鑫光智能、基甸信息、易美科四家公司,分別涉及ERP、智能制造、財務管理以及PCB領域。并且在2022年,公司通過對基甸信息剩余49%股權收購實現全資控股。
“買買買”的方式確實很快幫助公司獲取關鍵的技術和能力、提高營業收入并擴大市場份額,但隨著而來的也是外界對其現金流及商譽的擔憂。
商譽方面,從2018年的9755萬元增加到2023上半年的1.73億元,并且這期間除了2019年賽意信息的投資現金流一直為凈流出,投資活動的增加讓公司大量借款融資,其利息費用也大幅增加,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籌資現金流轉負,凈流出1.05億元。同時經營現金流也凈流出6260萬元。
截至2023年上半年,賽意信息賬面上的現金還剩7.63億元,雖然足夠拿出2.11億元收購思諾博,但無疑會進一步影響公司的現金流。
緊跟華為步伐
中國作為世界第一的制造業大國,制造業體量雖大但智能化水平不足,在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制造成本抬高的背景下,智能化轉型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作為智能制造的邏輯載體,工業軟件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剛需,其先進程度決定了工業的效率水平。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工業軟件產業鏈的多個環節,中國仍面臨“卡脖子”風險。例如,智能機床仍依賴歐洲供給,EDA等相關工業軟件的“斷供”案例屢見不鮮。
政策上也在逐步加碼,近日工信部黨組書記、部長金壯龍主持召開黨組會議、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議。會議表示,要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
工業軟件按功能差異,劃分為經營管理、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工業嵌入式、協同集成五大類別。賽意信息產品主要有兩大類:生產制造中的MES等智能制造軟件和經營管理中的泛ERP。
賽意信息是憑借做SAP、Oracle等高端ERP產品頭部實施商起家,并自研核心ERP之外的營銷、業財等泛ERP產品。
賽意信息ERP實施能力較強,其子公司景同科技是國內SAP ERP頭部實施商,同時,公司也長期承擔華為ERP實施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4月20日,華為宣布自主可控的MetaERP研發獲得成。雖然ERP市場國產化率達到70%,但大中型企業的高端ERP軟件仍以海外公司SAP、Oracle為主,占國內高端市場份額的60%,而MetaERP的成功則有望填補國產高端ERP軟件的缺口。
賽意信息作為華為MetaERP核心合作伙伴,同時具有多年Oracle、SAP實施經驗,可實現“無縫銜接”更替高端ERP系統與舊系統,有望攜手華為打開央國企高端ERP增量市場和存量市場,公司ERP業務將進一步打開增長空間。
當然對于賽意信息來說,其不止步于當一個服務商,而是想擁有自己的產品。
2012年賽意信息進入智能制造領域,大力投入自研產品,推出以S-MES為核心的工業管理軟件產品家族(S-MOM)。目前S-MOM已與國內主流軟硬件平臺完成包含海量數據、深信服、華為云、鯤鵬云、麒麟等產品兼容性測試并獲取互認證書。
賽意信息的成功也體現在了營收數據上,智能制造業務由2017年的0.73億元快速躍升到2022年的8.09億元,年復合增速高達到23%,營收占比達到35.63%。
得益于市場團隊在電子高科技及裝備制造等優勢行業的深耕及擴張,公司板塊毛利率保持穩步提升,自2018年的29.97%提升至2022年的43.15%。不過進入2023年,由于宏觀因素影響下游去需求,業績短期承壓。智能制造業務毛利率39.70%,同比減少2.27個百分點。
可以說賽意信息實現了從服務商到“產品+服務”提供商的轉變。
賽意信息的智能制造業務主要深耕下游的離散制造行業,其產品MES行業屬性很強,各個行業產品之間差別較大,需要長時間的工業知識積累,故而產品滲透率大多在20%以下。下游需求旺盛,大東時代智庫預測2025年我國MES市場規模將達到200億元。
而賽意信息有明顯的先發優勢,已經推出了標準化程度較高的行業套件,并逐步突破半導體封測,醫療器械等新行業。東吳證券預計,賽意等行業頭部客戶智能制造業務增速有望保持在4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智能制造領域除了S-MOM自研工業軟件,賽意信息還推出了谷神工業互聯網平臺。9月6日,賽意谷神工業互聯網平臺成功入選工信部2023年“雙跨平臺”名單。
短期來看,賽意信息上半年業績承壓,并在大力擴張下經營現金流轉負;中長期看,無論是智能制造行業高增長趨勢,還是跟緊華為享受高端ERP國產替代,賽意信息都有故事可講,公司業績是否能實現量、質雙升值得關注。(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