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大火,頻頻進入近期的主要媒體新聞中。洛杉磯多處野火蔓延成大面積火災,天災肆虐、消防不力,震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家居新范式也在第一時間收到不少范友的私信,表達了對洛杉磯富人區也面臨如此嚴峻的家居防火形勢的關注;很多范友希望我們從行業角度,專業解讀一下家居產品、特別是出口家居產品中,與防火相關的趨勢和動態,幫助大家居建裝行業看清重大災害性事件對未來幾年出口型產品研發和銷售的影響。
家居新范式始終秉承著“家居文化的改變源自社會環境的改變”之理念。因此,讓我們從洛杉磯大火揭示出的大環境的改變,來分析與商業、與產品相關,與出口行業相關的趨勢變化。
01洛杉磯,火與冰的寓言
火與冰(弗羅斯特,1920年發表于《哈潑斯》月刊)
有人說世界將終于火,/有人則說是冰。/依據我對于欲望的體驗,/我與那些傾向于火的人一道。
然而,如果世界不得不毀滅兩次,/以我對憎恨的理解,/我視冰也為毀滅的力量。/以冰之龐然,/它已足夠。
本次洛杉磯火災,火情發展速度之快令世人始料未及。截至本篇發表時,已有《華爾街時報》、《華盛頓郵報》、《財富》、BBC等多個主流媒體預估,其造成的經濟損失之巨,至少在百億美元量級,有極大概率為美國史上經濟損失最大的天災。
數以十萬記的人被下達疏散令;目前的受災面積接近150平方公里;已知的最高火焰目測達到接近10米;從零星野火到成為美國史上最具災難性的天災之一,它只花了短短半個星期。
扶老攜幼的一面、家破人亡的一面、付之一炬的一面,在人性面對“火”展示出巨大的痛苦時,我們出其不意地,感知到“冰”的一面。
這里的“冰”,非自然的冰,而是選擇性的漠視。
我們聽到,State Farm,加州最大的房屋保險公司,在2024年終止了后來成為受災區域的Pacific Palisades的火災保險,理由是該地區的火災風險已經強到保險公司無法承擔;這意味著,如無政府特殊干預,被保險公司拒絕續約的房屋的火災損失,有可能主要由屋主自行承擔。而本次災害之后僅僅兩天,《時代雜志》等美國全國性主流媒體、以及大量加州本地媒體,就發出類似“買房屋保險在過去幾年已經越來越難,此后,加州越來越多的區域可能變成完全買不到房屋保險的區域”的擔憂。
保險公司的“冰”,主流媒體的冰上撒雪,源自加州政府和當地文化之冰。近年加州以億美元為單位的預算裁減,首當其沖的項目是水旱災防御修復和野火防御修復(water and drought resilience, wildfire resilience)。社區防火措施(如被消防專家建議的控制綠植比例、控制木結構建筑比例、預防性焚燒隔離帶等),因為政府預算有限和當地大量居民無原則地顧及私人領地的美觀、建筑性價比和環保而無法執行。當然,野火失控,也有旱季延長、風勢過猛的原因。
然而,一棟在火災地區的白色磚石房屋,不但沒有倒塌,而且幾乎毫發無傷地保留了白色外觀,完全無煙熏感,木結構更抗震的優勢則用更深的地基彌補。這些美國當地媒體拍下的照片,親證了火固天災,讓火災失控的,是人為因素。
總之,人居空間建設對防火常識的漠視,是造成經濟損失的最直接原因。
對人的生存需求常識、對人的社會責任底線的漠視,讓這些常識與底線被置入冰期。現代社會對人居生活整體福祉的承諾,因此冰期,而泯滅于火海。
這恰似1920年弗羅斯特(Robert Frost)寫下的九行擲地有聲的句子中描繪的情景——火與冰。雖然作者從未承認詩作的政治暗喻,但彼時一戰剛剛結束,是大的時代環境。因列強彼此缺乏溝通,本來可能幫助破冰的機會被連環誤解,最終惡惡相報,戰火卷走兩千萬左右的生命。“火與冰”的詩句,仿佛一戰后的一段挽歌。一種冰凍,成為其后毒燎野火肆虐的人為因素。
02直面冰、以戰勝火,是2025年家居產品出口的重要新策略
歐美社會環境的不確定性,是近年家居出口面臨的重要不利因素。但是,冰火兩重天的洛杉磯,可能第一次讓我國業內人士真切感知到,歐美的社會不確定性,以及其輻射到的法規、預算、人力資源、城市基礎設施、城市綜合服務、宣傳口徑帶來的民眾消費傾向被誤導等問題,也把歐美的人居空間,置于不利境地。
這個問題已經影響到更廣泛的區域。事實上,2020年,澳大利亞悉尼的野火失控,很多原因的細節,仿佛今天洛杉磯大火的縮小版。而洛杉磯大火,不但再次警示著歐美澳發達地區民眾,對同樣有著干旱、季風、野火危險的地區,也有著警示作用。
我國大家居建裝行業,如果可以面向國外普通人講好家居故事,那么其意義,無異于給廣泛地區的普通人,帶去他們周邊大環境所無法提供的基本設施。
直面他們的現實問題,是這個故事的主張。每個大家居建裝企業、經銷商,在面臨海外市場由此新增的抗災需求時(本篇以防火需求為主),都有必要思考如何調整自己的產品故事。市場的心態已經悄然因洛杉磯大火調整了方向。新的民眾認知混沌期剛剛開始;掌握話語權的品牌尚未出現。而產品故事,不僅是銷售層面的問題,長期也需要研發、設計、材料供應等環節協力。家居新范式總結,這樣的“抗災型家居產品出海故事”大體分四個層次:
第一,大原則是,自救者為英雄。不抱怨、不譴責,呼喚業主充分調動自發力。
第二,新的家居生活基本功包括智慧地使用各類抗災設施,如,了解產品中的防火等抗災功能、提前預防問題、學習天災自救技能。
第三,家庭室內外裝修、家庭選購產品,應鼓勵全家老小一同參與,納入幾代人的安全需求。在設想一個美好的家之前,先設想一個安全、抗災系數高的家;在考慮與社區安全相關的院落規劃方面,要設想幾十年的生活狀態。
第四,中國產品是相關品類中的性價比選擇,也有大量中高端產品滿足不同需求。
上面的內容,視不同產品而有不同的組合方式。我們只是列出大致框架。具體的敘事策略,還需同行們因地制宜。
03六大品類防災型家居產品,可能助力洛杉磯重建
大洛杉磯重建,會是未來幾年一個以千億美元為單位的事件。這不止涉及災區重建,也影響到整個大洛杉磯的城區更新工作。加州旱季較長地區會同時產生需求。而世界各地有相似氣候風險的地區有很大概率迅速跟進。因為,大量面臨相似情況的人們徹底警醒了。
我們在此列出尤其值得關注的品類,同行們可以作為參考;家居新范式建議,不要盲目跟風。有必要對有潛力的領域再做細致調研,對需求的判斷細化到產品型號,再準備后續項目。
第一,電器類。除了家用水泵(日常清理泳池、火災時從泳池抽水滅火用),空氣和水的凈化器對火災周邊地區也必不可少。另外,家用發電設施(如國內一線品牌華為、華寶生產的家庭綠電),可以通過光伏發電、儲能,進行智能能源管理,在電力供應出現問題時保障家庭供電自給自足,此次在洛杉磯大火的周邊地區,起到了關鍵作用。我國跨境電商第一股”樂歌的南加州倉庫,本次受火災影響遭遇停電,但因使用衛星通信、多臺發動機和移動電源供電,所以物流基本未減速,也因此成為跨境物流的范例。
第二,磚石類。美國消防專家本次火災后認為,9米(30英尺)左右的防火隔離帶執行不到位,是主要的社區責任。所有住宅類低層建筑之間環繞縱深至少達9米左右防火材料鋪成的隔離區域,意味著防火磚、瓷磚的需求提高。庭院用草坪也必然有相當高比例將被磚石取代。
第三,防火門窗類。可以有效控制火勢蔓延速度的防火門窗。注意,防火門窗的技術參數復雜,定制化程度高,所以不論推介還是集采,如需了解其技術性能風向動態,都可借鑒參考如中國建博會(廣州)"門窗戶外”生態的行業科普動態。
第四,保險箱類。防火保險箱、保險柜。這個產品以德國和美國出產的高端產品平均耐火溫度更高、耐火時間更長。中國產品可以性價比作為主要賣點,同時加強研發。
第五,防火家具和日用品類。金屬,如不銹鋼材質家具,在本次大火后,將會有更高市場需求,尤其在戶外家具方面。防火行李箱、逃生包、防火布覆蓋表面的嬰兒車和嬰兒座椅,也有可能形成剛需。
第六,自救和報警類。家用滅火器、極端情況下可使用的報警裝置,在本次火災中都發揮了一定作用,也會成為市場關注點。
04出口歐美的不利因素是否顯著?布局擴大對發達地區的出口是否明智?
家居新范式的同事在過去幾年里,常常聽到行業表達出對出口歐美形勢的擔憂。一方面是對于政治環境、一方面是對于普通人的接受度。
但事實上,從我們每年對海關總署數據的分析,發達地區消費者的家居產品選擇,還是非常務實的。
以2024年1到11月海關總署的數據為例,我國的前七大一般家具出口國里,除了越南之外,都是歐美國家。除了對越南的出口環比下降了將近14%,其他地區都有顯著環比增長。美國有6.75%的環比增長,表現不俗。
粗略看這幾個數據,我們判斷,對我國產品的關稅壓力一定程度上被本地產品的通貨膨脹壓力稀釋了。因此歐美經濟政策壓力,并非難以逾越的困難。
05結語
截至本篇文章首發時,洛杉磯消防局尚無控制住火情的時間表。以生命照生命,21世紀的和平地區,少有這樣的生靈涂炭,令人唏噓。我們也希望,逝去的,能為未來的和平安康換來珍貴的經驗。
警示不是目的;我們行業的目的,是以專業能力,讓人們生活在有足夠安全感的家居空間,且自足,且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