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向善財經
近日,蘇州銀行攤上了件小事,根據江蘇證監局在4月11日的公告。
蘇州銀行因其基金托管業務存在問題,收到了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
具體原因是三點:
該行的個別核心業務崗位人員未具備2年托管業務從業經驗。
在估值核算方面存在個別所托管基金估值對賬不一致的情況,并未及時處理和向基金管理人反饋。
在內部控制方面,該行內控稽核部同時承擔投資監督和稽核管理職責,而公司資產托管系統個別產品基本信息錄入存在錯誤。
都被警示了,為啥是小事呢?
熟悉金融系統的朋友的都知道,這只是基層工作中最基本的合規要求。
稍微用點心基本上都能避免,但偏偏現在蘇州銀行卻翻了車,屬實有點不應該……
//不穩定的管理層,打折扣的合規?
這事兒就和學生們寫作業一樣,簡單的題目寫錯,要么是讀題不認真,要么就是寫的時候起了輕視之心。
只不過,有些難以理解的是,這次蘇州銀行的考試其實是開卷的形式,做錯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就在今年一月份,同處江蘇省的江蘇銀行、南京銀行,其實已經為蘇州銀行預警了。
這兩家銀行當時因存在多項問題被江蘇證監局采取監管措施,江蘇銀行是被責令整改,南京銀行被出具警示函。
問題和蘇州銀行類似,都是關于基金托管方面的,上述的三個問題,都是這兩家銀行在接受檢查時出現過的。
這是已經給了答案的開卷考試,還給了兩個月的總結時間。
如此“公開透明”的考試,還沒有做對,不禁讓我想起了當年坐最后一排的小王同學,由于家庭關系不和諧,父母天天吵架,對他也疏于管教,那是晚上打游戲,白天睡大覺,結果完美的錯過了一個又一個知識點。
以此為線索,翻看蘇州銀行的高管變更記錄,和同屬金融行業的同行們相比,就不是那么穩定了。
2022年,該行董監高共有27次人事變動
2023年,全年發生35次調整,涉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近30人。
2024年,截止9月份已經出現了10次人事變動。
這樣“動蕩”的人事局面,就很考驗現任崔慶軍和行長王強等一眾高管的能力了,金融系統,特別是銀行,是個很復雜的對“人”管理的過程,求的是一個“穩”字。
這次“翻車”,暴露出的似乎就是以崔慶軍為首的核心管理層,在內部風控、基層管理工作方面,還不夠細致深入的問題。
畢竟就和狼來的故事一樣,在接連經歷幾次大的內部變動后,底層員工,中層管理懈怠就成了難免的事了,更何況,連續三年,核心管理層都沒那么穩定。
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近兩年多次因為合規問題受罰,據天眼查APP顯示,不完全統計,其歷史行政處罰總金額達246.5萬元。
具體來看,2024年7月,因項目貸款“三查”不到位;違規辦理無真實交易背景銀票業務,蘇州銀行泰州分行被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泰州監管分局罰款80萬元;
2024年8月,因數據治理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蘇州銀行被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江蘇監管局罰款60萬元。
在2023年,蘇州銀行被警告并被罰款122.2萬元:提供與實際情況不符的統計報表;為預算單位開立專用存款賬戶未經人民銀行核準;未按規定報送賬戶開立資料;未按規定收繳假幣;占壓財政存款或者資金;違反安全管理要求;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開展客戶風險等級劃分工作;擅自代理消費者辦理業務;未按要求使用格式條款。
可以看到,都是和本次的警告類似的合規方面的問題。
合規這事兒很繁瑣,特別是和錢打交道的銀行,需要的是磨耳朵式的不斷宣導,流程上在前端的預防,考驗的是基層管理,需要的是相對穩定。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特別是被警示的基金托管業務,涉及到投資人的血汗錢,往嚴重了講,近些年私募跑路的案例也不少,蘇州銀行的托管規模和巨頭相比雖然不大,但是也已經上百億了。
所以,無論是對員工,還是對投資人來講,合規都是生命線。
令人慶幸的是,本次監管點出的只是一些小問題,“塞翁失馬,焉知非?!保菜闶墙o蘇州銀行的中層們提了個醒,即使崔慶軍和王強們哪天出現了新的變動,管理層再換,自己也要嚴守合規線。
畢竟飯碗是自己的,而且,從業績上看中層們做的也是可圈可點的。
//利潤向左,營收向右
這么說是因為只看營收和利潤數據,近兩年雖然頻頻更換管理層,但是蘇州銀行整體來看確實還挺好。
2024年,從業績快報來看,蘇州銀行營收增長3.01%,利潤增長11.10%,雖然相比于上一年度的17.41%,呈現下滑的趨勢,但是也保持了低雙位數的增長。
但是如果細細拆分來看,就不如看起來的那么光鮮了。
先看營收方面,相比2023年的0.88%有所回升,這與投資收益等其他非息收入的增加密不可分。
這塊主要是因為在去年的九月份,股票市場回暖,明顯提振了商業銀行的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同時也利好中收業務,外加凈息差降幅收窄,使得行業的業績增速進入反彈區間。
在蘇州銀行2024年前三季度的財報中,實現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收益17.88億和4.6億,同比增長了29.48%和190.11%,兩項業務之和的收入占比也由2023年的17.12%增加至23.2%,由此也推動前三季度營收增長了1.1%。
與此同時,前三季度表現不佳的中收業務,也有回暖的跡象,外加投資收益的加持,使得全年營收增速回升至3.01%。
在利息收入方面,受累于貸款利率下行, 2024年前三季度,蘇州銀行的利息凈收入已經下降了6.52%至59.76億,也是自2020年以來首次負增長。
在貸款投放上,四季度貸款規模增長30.7億元,較去年同期少增9.6億元,全年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6%,較三季度下降0.5個百分點,貸款占比總資產環比下降0.7個百分點至48%。
在利率下調和貸款增速放緩的雙重影響下,蘇州銀行2024年的凈利潤增速明顯下降。
資產質量上,不良率穩中有降。2024年蘇州銀行不良貸款率0.83%,較三季度環比下降1bp,保持在較低水平。
撥備維度——環比小幅提高。四季度撥備覆蓋率環比提升9.8個百分點至483.46%;撥貸比為4.01%,環比提高2bp,目前蘇州銀行也是全上市銀行僅有的4 家“不良率低于1%、撥貸比超4%”的銀行。
但是,雖然整體不錯,零售不良貸款率卻持續上升,不良率從2023年的1.02% 上升至 1.33%;個人經營貸款不良率半年內大幅上升0.76個百分點,從2023年的 1.51% 激增至 2.27%;消費貸款不良率也從2021年的1.00% 上升至 2024年的1.38%。
隨著蘇州銀行零售業務不良率的升高,逾期貸款率也有抬頭跡象。2024年上半年逾期貸款占全部貸款的比例為0.93%,較上年末上升了0.21%。
這也契合撥備覆蓋率在2024年中期,相比2023年的522.77%下降 39.31個百分點至483.46%;2024年前三季度,信用減值損失同比下降50.9%,有沒有一種可能性,利潤的壓力是由這方面緩解的,如果沒有,可能會更糟糕一些?
雖然在核充方面,可轉債強贖條件已經觸發,估算后核充可以提升至10.5%,但也低于行業平均的10.86%。
所以雖然目前的業績表現不錯,對未來,其實并不樂觀,因為省內的競爭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
當下蘇州銀行業務主要聚焦在省內,2024年上半年對蘇州市本地的貸款投放接近6成,江蘇省內其他地區占4成。
同省的江蘇銀行和南京銀行,不僅深耕本地,在周邊及全國其他地區也展現出了擴張能力。就比如2024年上半年江蘇銀行在長三角、京津冀等省外地區的貸款投放占比為13.98%,南京銀行這一比例則在14.73%。
目前來看,坐落在江浙滬片經商的黃金土壤的蘇州銀行,雖然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但是如果不能勤修內功,把核心管理層給穩定下來,市場難免會被巨頭蠶食。
免責聲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內容和已公開的資料信息,展開評論,但作者不保證該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及時性。另: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與否須自行甄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