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潘思敏
近日,天孚通信(300394.SZ)發布了全年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業績大幅上升,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77億-7.58億,凈利潤同比增長68%至88%。
公告指出,公司凈利潤較上年同期上升,主要得益于AI發展帶來的算力需求高增,尤其在高速率產品需求增長較快,帶動公司部分產品線的持續擴產提量,產能利用率大幅提升;此外,2023年公司受利息收入影響,財務費用同比下降,給凈利潤帶來正向影響。?
光模塊是市場內少數能與全球產業鏈掛鉤、形成共振的板塊之一,天孚通信此次業績超預期增長,行業邏輯正持續得到驗證。
激烈競爭中的轉型
光通信行業市場機構LightCounting表示,中國光模塊供應商在2023年主導市場。LightCounting指出,2021年中國光器件和模塊供應商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前十名中國供應商的營收超過了西方競爭對手的營收,2022年-2023年,這一差距進一步擴大。
近日,光模塊行業龍頭中際旭創發布了2023全年業績預告,佐證了上述的預測。中際旭創預計2023年實現凈利潤20億至23億,同比大增63.4%-87.9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19億至23億,同比大增83.15%—121.7%。
長城證券表示,中際旭創在報告期內確認股權激勵費用1.38億元,若扣除股權支付影響后,公司業績增速更超預期增長。
作為光模塊上游廠商的天孚通信,業績的高增長具有高確定性的。
天孚通信的主業是提供光器件整體解決方案,擁有十三大產品線八大解決方案。光器件是光模塊核心部件,以2022年中端光模塊硬件成本結構為例,光器件占比在70%左右,越高端的光模塊中光器件成本占比越高。
而且,光器件競爭格局非常分散,中低端領域的無源與有源光器件市場處于完全競爭狀態。天孚通信也曾在財報中指出,光器件行業競爭較為激烈,公司大多數產品價格呈持續下降趨勢。
面對激烈的同行競爭,光器件廠商必須要維持高研發,并不斷尋找新的成長曲線。而最簡單快捷的路線就是兼并收購,以全球光器件代工龍頭Fabrinet為例,以光通信業務為主,積極拓展至工業激光、智能駕駛、醫療等領域。
天孚通信走的也是同一條路線,通過自主研發和產業并購,從產品型向平臺型轉型升級。2018年收購AIDI的PLC產品線獲得AWGMux/Demux完整解決方案;2020年收購北極光電,掌握了領先的光學鍍膜和冷加工能力。
對此,公司商譽有所增加。截至2023年三季度,公司商譽0.3億,資產負債率11.7%;同年預計凈利潤至少6.77億。
可以說,這條發展趨勢成效不錯,天孚通信不斷優化客戶和產品結構,推動產品單價穩步提升,并從2022年的3.6元增加到2023年上半年的7.24元。其盈利能力維持穩定,毛利率及歸母凈利率在2022年達51.6%與33.7%,近幾年均穩定在50%跟30%左右。
同為光器件廠家,仕佳光子近幾年的毛利潤在26.11%-24.72%之間波動,2023年上半年更是下降到了18.5%;光庫科技則是從2020年的44.01%一路下滑至2023年中報的33.67%。
但前路也并非一帆風順。市場擔憂美國政局變化可能導致未來關稅增加的風險,光模塊整體業績依賴于海外,可能會對業績帶來負面影響。
相關風險倒逼頭部公司在海外布局產能。中際旭創在泰國和中國臺灣設有生產基地,中國臺灣工廠從2021年起即有出貨,泰國工廠自2022年起陸續有出貨;新易盛泰國工廠一期自今年7月已具備投產條件,二期產能積極準備當中;天孚通信泰國工廠預計于今年投入正式使用。
1.6G光模塊正加速到來
光通訊作為全球最主流的信息傳輸方式,隨著終端市場需求提高,市場規模正不斷拉高。
其中光模塊總功耗也隨通信速率提升,低功耗硅光CPO方案被抬上了舞臺。Lightcounting預測CPO方案在800G及1.6T光模塊中的占比將于2027年達近30%。
但CPO的滲透時間,似乎在超預期地縮短。
中際旭創透露,800G從2023年二季度開始開始起量,幾乎每個季度都保持了訂單和出貨量的環比增長,四季度相比三季度800G的出貨增速度仍非常明顯的。
中際旭創的2023全年業績預告也從側面驗證了這一點。對應到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7.04-10.04億元,同比增長89.55%-170.31%,中位數8.54億元對應129.93%的同比增速,則環比增長25.22%;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6.56億-10.56億元同比增長154.17%-309.22%,中位數8.56億元對應231.69%的同比增速,則環比增長29.41%。
并且,中際旭創預計AI大客戶最快在今年下半年開始采購和部署 1.6T光模塊。800G光模塊的高增速已經能夠反映出AI對于帶寬迫切的需求,其在2022年底開始小批量出貨,2023年和2024年的出貨量都將有望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
中信建投在研報中指出,海外云廠商對AI業務發展均有著較高的期待,高速光模塊的行業景氣度仍在提升。1.6T光模塊有望在2024年下半年小批量出貨,升級周期縮短,預計提早一年左右。
現在更有消息預測800G到1.6T的升級周期將從傳統的4-5年縮短至大約兩年,這一變化超出了此前的市場預期。
從下游的客戶來看,由于AI的快速發展,數據中心正在經歷大規模的資本開支,無論是谷歌、微軟、Meta還是AWS等公司,都計劃把大量的資金投入到AI基礎設施的建設中。比如谷歌在三季度的業績報告中宣布,資本開支環比和同比增長均超過10%他,并計劃在科技基礎設施上增加投資。
不僅是上述幾家科技巨頭,還有英偉達、亞馬遜等都可能會是1.6T光模塊的主要需求客戶。中信建投預測以英偉達的GH200架構為例,假設PCIe和NVLink的下一代帶寬增加一倍,那么在訓練場景下,非常樂觀的情況下H100與1.6T光模塊對應比例有望達到 1:12。
在1.6T光模塊具體布局方面,競爭依舊激烈。中際旭創的1.6T光模塊已進入送測階段;天孚通信已推出1.6T光引擎產品及相關光器件;光迅科技、新易盛正在積極推進客戶送樣測試工作;劍橋科技、聯特科技和華工科技還在研發階段。
而華安證券認為,CPO、OpticalIO發展將會重塑產業鏈價值分配。因為Fabless芯片通常不具備光引擎封裝能力,客觀產生了光引擎封測外包需求。隨著CPO、OpticalIO等方案的發展,光模塊由可插拔轉向合封模組形態,話語權將偏向于芯片公司。與中際旭創這種光模塊公司相比,而天孚通信這種定位于中上游環節的代工廠商更有可能早期拿到定制化代工訂單。
總結來說,光模塊行業增長高度確定,但仍有關稅風險。公司2024年業績能否繼續保持高增長,還需跟蹤其有源大客戶訂單上量是否達到預期。(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