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張偉
近日,因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違規,全國性綜合券商華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林證券”,002945.SZ)被監管部門做出“暫停新增私募資產管理產品備案6個月”的措施,引發市場關注。
另一方面,華林證券的業績下滑。1月發布的業績預測公告顯示,華林證券預計2023年的歸母凈利潤為盈利1.72億元至2.18億元,同比下降53%至63%。
此外,華林證券還有高管人事變動。1月30日,多家媒體報道稱,華林證券前首席執行官(CEO)趙衛星將擔任重慶富民銀行行長。在這之前,華林證券已宣布聘任朱松擔任CEO,繼續引領科技金融轉型。
“換帥”后的華林證券,其科技金融轉型戰略是否會出現變化,不少投資者表示關注。
私募業務違規被處理
公開資料顯示,華林證券成立于1988年,其前身為江門證券。2003年,江門證券進行增資擴股并更名為華林證券。2019年,華林證券在深交所上市。目前,華林證券擁有證券業務全牌照,共有營業部超過150家,實現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的全覆蓋。
華林證券最近一次引人關注,則是被監管處理。1月27日,華林證券發布公告稱,收到西藏證監局出具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以下簡稱“《決定書》”)。
《決定書》顯示,西藏證監局認為,華林證券的私募資產管理業務存在“個別資管產品投資最終投資者的關聯債券具有通道業務特征”“投資標的、交易對手備選庫管理不完善”“交易系統風控指標設置存在缺陷”“非標投資存續期管理存在不足”“信息披露存在遺漏”“關聯交易管控機制不健全”“人員及薪酬管理機制不健全”等7個問題,公司內部控制不完善,違反相關規定。
西藏證監局決定對華林證券“采取責令改正并暫停新增私募資產管理產品備案6個月(為接續存量產品所投資的未到期資產而新發行的產品除外,但不得新增投資)”的監督管理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華林證券表示,公司高度重視,已按照監管要求積極推進整改。暫停新增私募資產管理產品備案事項不影響公司現有凈值型產品正常運作,對公司收入和利潤的影響較小,目前公司各項業務經營情況正常,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2023年業績預計同比下滑
因為私募業務違規被處理的同時,華林證券2023年的業績也不好看。1月27日,華林證券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歸母凈利潤為盈利1.72億元至2.18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3%至63%。
對比前幾年,華林證券的盈利能力進一步走弱。財務數據顯示,華林證券2020年至2022年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12億元、4.84億元、4.65億元。若以預測數據最高的2.18億元計,華林證券2023年凈利潤已不足2020年的三成。
對于凈利潤下滑原因,華林證券表示,2023年A股市場整體震蕩波動,行業結構分化明顯,公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同比減少;同時市場交投活躍度下滑,IPO及再融資階段性收緊,導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歸母凈利潤預計同比下降。
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31日,A股50家上市券商中,有近三成券商發布了2023年業績預告。其中,紅塔證券、中泰證券、東北證券、西部證券等9家券商預計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50%;另有國元證券、華安證券、中銀證券、光大證券等券商預計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在8%至31%之間。
截至1月31日,華林證券的市值約311億元,其規模在A股50家上市券商中處于中等偏下位置。有分析指出,自營業務的修復支撐絕大部分上市券商2023年整體業績呈增長趨勢。作為中小券商,部分業務又被監管暫停,華林證券2024年如何提升盈利能力,還有待觀察。
前CEO或將履新引關注
華林證券在業績預告中提到,公司堅定實施科技金融轉型戰略,打造以科技、財富、交易為核心競爭力的差異化券商。但在從傳統券商向科技金融轉型的關鍵時期,華林證券專門引入的高管卻離職了。
今年1月,據界面新聞、券商中國等多家媒體報道,華林證券前CEO趙衛星將接棒重慶富民銀行行長,任職資格待監管機構核準后生效,一時引發多方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趙衛星曾先后在華夏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杭州銀行等傳統銀行分管金融業務,隨后又在螞蟻金服、網商銀行、新網銀行、小米金融(天星數科)等互聯網金融公司任職,擁有多年銀行及互聯網金融企業管理經驗。
在銀行、互聯網金融行業沉浸多年后,趙衛星突然轉身,“跨界”到券商擔任高管。2021年11月,華林證券發布公告稱,董事會決定聘任趙衛星為CEO兼執委會主任委員。
2022年,在華林證券CEO位置上干了近一年的趙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券商的數字化不應拘泥于財富管理,投行等傳統業務條線也應當隨勢而動。但在2023年10月,趙衛星卻從華林證券離職了。
據悉,擔任華林證券CEO近兩年時間內,趙衛星主導完成了對字節跳動旗下文星在線和海豚股票APP的收購,同時在公司架構上推進“部落制”改革,建立了一套數字化的敏捷流程和運營體系。
2023年10月,華林證券發布董事及高管人員變動公告稱,趙衛星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執委會主任委員兼首席執行官職務,同時宣布聘任朱松出任首席執行官兼執委會主任委員。據介紹,朱松曾就職于工商銀行、浦發銀行、東證期貨、東方金融控股、西部證券等金融機構,具有二十余年金融機構經營管理實踐經驗。
另一方面,從資金投入上也能看出華林證券謀求轉型的決心。
據年報,華林證券2021年在科技化發展中投入3.47億元,約占當年營收(13.95億元)的25%。但2022年凈利潤(4.65億元)、2023年凈利潤(預計1.72億元至2.18億元)較2020年(8.12億元)均明顯下滑,華林證券的科技金融轉型好像也說不上成功。
而在已重金投入但似乎效果不大,又經歷了高管人事變動的華林證券,未來能否繼續推進科技金融轉型戰略,繼而提振公司盈利能力,也還有待觀察。
二級市場上,截至2月1日收盤,華林證券的股價報11.52元/股,2024年內下跌約24%,公司市值310億元。(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