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謝瑩潔
2024年,新茶飲的“戰事”明顯升級。各大品牌紛紛開啟了“萬店計劃”,試圖通過規?;瘮U張來鞏固市場地位。
要實現萬店目標,僅憑新茶飲品牌自身的力量并不現實。繼古茗、蜜雪冰城、滬上阿姨先后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茶百道成為“新茶飲第二股”之后,茶顏悅色等國風茶飲品牌上市傳聞也甚囂塵上……新茶飲沖擊上市的隊伍還在不斷擴大。
港交所官網顯示,古茗和蜜雪冰城的上市招股書均已經失效。失效并不意味著放棄上市,但是需要補充新的財務數據。目前,兩家企業均未重新遞表。
資本困住新茶飲
隨著茶飲的形態和品牌的不斷涌現,消費者群體的不斷擴展,這讓茶飲市場的規模不斷擴大,其中最直接的表現是近十年我國奶茶企業的注冊量暴增。
根據企查查數據,我國現存奶茶相關企業37.89萬家,近十年相關企業注冊量呈整體增長態勢,2014年至2020年我國奶茶相關企業注冊增速基本維持在20%至50%的區間內,至2020年全年注冊10.99萬家,達近十年注冊量峰值。截至目前,今年已注冊2.45萬家。?
新消費是互聯網賽道遭遇強監管后,私募市場資本找到的新賽道。被冠以“新茶飲”之名的奶茶連鎖品牌曾接連創下融資紀錄,但一級市場的火熱未能延續到二級市場。
“新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2021年年中港股IPO,開盤破發,股價已從發行價每股19.8港元/股下滑至最新的2.12港元/股(截至7月5日收盤);實際上,奈雪的茶上市時,中概股已經進入下行通道,大量新上市公司的市值已與私募市場估值倒掛。
無獨有偶,“新茶飲第二股”茶百道2024年4月赴港上市,同樣首日破發,股價從發行價每股17.5港元下滑至最新的10.90港元/股。
近日,天圖資本、元生資本、源碼資本、順為資本和五源資本旗下基金集體退出茶顏悅色股東行列,引起行業關注。盡管針對此消息,茶顏悅色回應稱“暫未收到相關消息”。
此時,還沒有上市的諸多新茶飲品牌處境尷尬:上市,可能重蹈前述企業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的覆轍;不上市,又面臨私募市場無人跟進的情況。新茶飲品牌不得不考慮,在燒錢快速擴店和增加復購客單價以降低成本之間取得平衡。
低價雙刃劍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發布的《2023新茶飲研究報告》顯示,經歷3年的蟄伏,2023年新茶飲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498億元,增速高達44.3%,但2024和2025年,增速或將下降至19.7%和12.4%,增量轉存量趨勢明顯。
曾經通過30元上下定價開發了“新茶飲”這一品類的高端品牌喜茶、奈雪的茶全線降價“去高端化”以拓展客群,以期從更低的價格帶中尋求增長。
但實際上,大幅降價部分伴隨著減量,實際是為消費者提供杯量更小、更便宜的新選擇。奈雪的茶推出的“輕松”系列和喜茶的“平價版”滿杯紅柚,在降價的同時,容量均從650毫升減至500毫升。
而定位低端市場的蜜雪冰城全線產品在10元以下,與新茶飲采用不同的商業模型:通過向加盟商出售茶飲原料的方式,蜜雪冰城確保了擴張和利潤,但大舉擴張沖擊上市,對加盟商的管理壓力隨之大增。
灼識咨詢數據顯示,當前,中國前五大現制茶飲品牌中,行業第二到第五名的主要產品價格帶基本都在10至20元,依托業內最大和最完整的自建供應鏈體系,蜜雪冰城的產品價格帶在2至8元。
喜茶、奈雪的茶敢于降價的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頭部品牌擁有一定的調價彈性。此前,頭部品牌的產品價格帶從20元以上逐步抬升至30元以上,留出了充足的利潤空間。
而對于平價茶飲而言,較低的客單價也是一把雙刃劍。招商證券研報指出,一方面,低客單價下品牌多采用薄利多銷的形式,這意味著對品牌的供應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進入壁壘更高;另一方面,較低的客單價也使得平價茶飲品牌具備更廣泛的受眾,開店的天花板更高,龍頭通過規模效應獲得的競爭優勢就更為突出,這也是平價茶飲行業集中度較高的原因。
該研報指出,“現制茶飲是個相對富有需求價格彈性的行業,降價損失會被需求量的提高彌補。由于需求價格曲線本身的凸性,平價化的產品需求價格彈性又會大于高端化的產品。比起其他新消費品類的各類差異化戰略,對低價策略能換來更大程度的量增,收獲紅利更多。”
步入調整期
對投資人而言,頭部茶飲品牌依然是“香餑餑”,但“想投的太貴”;對加盟為主的品牌,比如蜜雪冰城,自身“造血”功能良好,企業不缺錢,通常獲得頭部機構投資后不會繼續稀釋股權。
新茶飲品牌紛紛開始擴充品類。喜茶、奈雪的茶均已在天貓、京東開設旗艦店,銷售氣泡水等零售產品。蜜雪冰城推出定價1.5—2元的純凈水產品“雪王愛喝水”。
現金流充足的喜茶等頭部品牌的投資、收購縱向延伸,繼續做大規模。喜茶入股精品咖啡SeeSaw后,接連對檸檬茶、水果茶、燕麥奶、低度酒等食品飲料行業熱門品類投資出手;茶顏悅色也投資湖南本地的茶飲品牌果呀呀;蜜雪冰城則參股匯茶;奈雪的茶亦成立投資公司。
但從茶飲企業實際的銷量來看,上述渠道對營收的貢獻仍很低,并且在氣泡水、袋泡茶、零食等品類上,還要面對農夫山泉、元氣森林等陌生的對手。
新茶飲已經內卷嚴重,正如前述的各層級玩家都在加速擴張,國內市場競爭出現新的競賽點。行業進入供應鏈驅動后,產品將更加同質化,未來很難再通過營銷,找到細分市場。
因此,新式茶飲行業的產品研發已經不再局限于簡單的應用研發,比如水果和茶底的選擇和搭配,而是向原料研發延伸,研發的重點更多落在穩定性的提升上,包括水果、茶底等原料的標準化,自動和半自動化的生產設備的研發。
截至目前,喜茶一共推出了三大類共7款智能設備,覆蓋門店原料制備、原料管理、調飲制茶等全流程應用場景。
而奈雪的茶也在不斷迭代自身的模式,不僅僅聚焦“數字化”,還將著眼于“數智化”。其“智能茶飲機”已全面投入超1000家門店使用,最快可用不到6秒完成一杯茶飲的制作,提升門店產能約40%。(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