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喬丹
7月2日晚,力帆科技(601777.SH)發布公告稱,股東江河匯的控股股東吉利科技集團,已與江河順遂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根據協議,吉利科技集團計劃將自己持有的江河匯100%股權全部轉讓給江河順遂,交易總金額為24.3億元。
這一變動引發了市場關于吉利是否完全退出力帆科技的討論。實際上,盡管吉利減少了對力帆科技的直接持股比例,但它通過增持力帆科技的主要控股方滿江紅基金的方式,依然保持了一定程度的間接持股。
在此之前,市場上曾有傳言稱力帆科技可能會收購高合汽車,這次股權結構調整的消息緊隨其后,進一步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從市場反應來看,投資者對于這次股權架構的變化持有積極的態度。在過去幾年里,力帆科技的核心業務表現不佳,業績未能達到預期,市場期望這次變動能夠為公司帶來新的轉機和發展機遇。
股權調整
對于近期的股權結構調整,江河順遂表示是基于對力帆科技未來成長潛力的積極看好,以及對其投資價值的高度認可。吉利科技集團方面則闡述,此舉旨在深化對力帆科技發展戰略的支撐,推動其業務與技術的雙重升級,實現管理上的協同效應,并為力帆科技注入更多元化、更豐富的資源支持。
根據企查查的信息,江河順遂是一家于2024年7月1日新成立的公司,由江河安瀾全資控股。江河安瀾由自然人印奇與其控制的千里智騏、以及永卓控股共同持有,三者的持股比例分別為49.5%、0.99%和49.5%。其中,永卓控股是一家涉足鋼鐵和新能源領域的公司,在最新的“2024蘇州民營企業100強”榜單中,永卓控股實現了超過1000億元的營收,排名第六。
關于印奇的身份,雖然目前尚無明確信息,但有人指出他的名字與曠視科技的CEO相同。此前,有投資者在力帆科技的互動平臺上詢問過這一情況,公司確認江河順遂的實際控制人印奇確實是曠視科技的CEO。
與此同時,雖然吉利科技集團轉讓了所持有的江河匯全部股權,但吉利集團旗下的另一家公司吉利產投則增加了對力帆科技主要控股股東滿江紅基金的持股比例。
2024年7月1日,滿江紅基金的有限合伙人兩江產業集團、聚力叁號與吉利產投簽訂了財產份額轉讓協議,將合計21%的滿江紅基金財產份額轉讓給吉利產投。此外,匯禮一號、匯禮二號、江河匯也與吉利產投簽訂了份額轉讓協議,將合計約29.9387%的滿江紅基金財產份額轉讓給吉利產投。
經過此次權益變動之后,吉利科技集團不再通過江河匯間接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江河匯也不再持有或控制滿江紅基金中的任何財產份額。而吉利產投作為有限合伙人在滿江紅基金中的持股比例達到了50.9387%,或將實現對力帆科技更深層次的戰略支持和資源整合。
增長難題
對于力帆科技與吉利的關系,市場并不陌生。雙方之間存在著深厚的聯系。吉利曾為力帆科技帶來了轉機。
力帆科技曾經是國產摩托車一哥,其創始人尹明善是一位傳奇人物。據媒體報道,出生于1938年的他,一生都充滿了傳奇色彩:幼年喪父,青年時期曾入獄,47歲時開始創業,62歲時成為“摩托車大王”,并在65歲進入汽車行業,72歲時帶領力帆成功上市,一度成為“重慶首富”。
然而,隨著尹明善逐漸退居幕后,力帆科技在汽車轉型的征途上遭遇挫折,企業陷入困境。盡管82歲高齡的尹明善曾試圖力挽狂瀾,但終未能改變局勢。2020年下半年,力帆科技經歷司法重整,股權結構劇變,吉利及滿江紅基金等新股東注入,正式開啟吉利接管新篇章。
吉利入主后,力帆科技管理層迎來大換血,多位吉利系高管如現任董事長兼總裁周宗成等加入,尹明善家族逐步退出了公司的管理層。尹明善本人由于年事已高,近年來減少了公開露面,最近一次引起公眾關注的是其入住養老院的消息,讓不少業界人士感慨不已。
重整后的力帆科技聚焦于新能源汽車領域,與吉利攜手成立睿藍汽車,作為核心汽車業務平臺,依托吉利在制造、出行及換電服務等方面的優勢,共建換電生態網絡。盡管力帆科技已脫離退市危機,但增長問題依然存在。
2023年,力帆科技的乘用車產能利用率僅為30.5%,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4576輛,同比下降40%,產量為7780輛,同比下降52%。財務方面,2023年力帆科技營收67.68億元,同比下降21.97%;凈利潤2421萬元,同比下降84.35%。
進入2024年,力帆科技的銷量出現了一些復蘇跡象。今年前六個月,累計銷量約為23963輛,同比增長41.11%,但新能源汽車銷量為9712輛,同比下滑5.66%。新能源汽車銷量仍在下滑。2024年第一季度,雖營收增長,但凈利潤仍下滑明顯,分別變動28.55%、-62.05%。而對于下降原因,公司表示主要系行業競爭加劇以及品牌宣傳與研發投入增加所致。
此外,市場上有關于曠視科技與力帆科技間可能存在的借殼上市猜測,但目前尚缺乏確鑿證據。對于力帆科技而言,這些變化或預示著其正積極探索新的發展路徑與機遇。(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