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徽股份(603132.SH)發布2025年半年度報告。上半年,公司穩步推進資源增儲工作,通過資源勘查開發及資源整合不斷夯實鉛鋅主業,同時公司錨定科技創新,加速推動成果轉化與產業升級步伐。多措并舉下,公司經營活力持續釋放,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中報顯示,金徽股份上半年實現營收7.92億元,同比增長10.50%,同期歸母凈利潤2.53億元,同比增長19.62%,收入與利潤實現雙位數快增,且刷新同期新高。此外,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凈額3.37億元,同比增長19.51%,經營質量優異且抗風險能力突出。
值得關注的是,金徽股份延續上市以來積極穩定的分紅政策,推出2025年半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00元(含稅),共計派發現金紅利1.96億元。這一舉措不僅體現出公司對股東回報的高度重視,也彰顯了其長期可持續發展恒心。
重點項目獲突破性進展
資源整合拓展增長邊界
金徽股份作為集鉛、鋅、銀等礦產資源勘查、開采、加工、銷售為一體的有色金屬采選企業,已擁有178萬噸/年的礦石采選能力。上半年,公司生產鋅精礦33,361.58金屬噸,生產鉛精礦(含銀)10,819.24金屬噸。
報告期內,為進一步鞏固其在鉛鋅礦產資源領域的行業地位,金徽股份加大各礦區資源勘查開發力度,其中徽縣東坡探礦權的勘查工作進展頗為顯著。截至上半年,公司已累計完成鉆探約2.6萬米,見礦率達80%以上,整體勘查效果良好。而通過精準鉆探工程控制,公司在地表600米以下發現了較具規模的含礦層。據悉,該含礦層長約1500米,寬約500米,整體延伸穩定,單層礦體厚度在2.0—20.0米之間,鉛+鋅平均品位約6%—8%,公司預計將在2026年完成普查-詳查工作并提交詳查報告。這一重大進展不僅為公司后續資源儲備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產能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此外,金徽股份還完成了對豪森礦業49%的股權收購,進一步推動江洛礦區資源整合。據了解,豪森礦業擁有的2宗探礦權的實際經營、收益及所有權,是公司江洛礦區資產組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收購不僅增強了金徽股份的資源儲備,也提升了公司區域內資源整合能力。目前,豪森礦業旗下徽縣楊家山-袁家坪鉛鋅金多金屬礦普查項目進展順利,該項目確定的詳查區已完成野外勘探工作,并通過省自然資源廳專家驗收,正在編制詳查報告,預計將于2025年10月前提交。而這份地質詳查報告也將為該礦權實現“探轉采”提供關鍵基礎性地質資料,對公司后續發展意義重大。
值得一提的是,8月15日金徽股份發布公告稱,其擬以現金38,000萬元收購子公司豪森礦業剩余51%股權。市場分析人士指出,本次交易后金徽股份將持有豪森礦業100%股權,這將加速其江洛礦區資源整合進度并擴大業務邊界,而基于楊家山-袁家坪鉛鋅金多金屬礦普查項目較高的評估價值,遠期資源開發潛力大,后續有望為金徽股份注入全新發展動能。
創新驅動培育新質生產力
綠色發展引領行業升級
經營質效持續提升的背后,與金徽股份堅持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并引領產業升級密不可分。今年上半年,公司加碼研發投入,研發費用達2296.72萬元,同比去年進一增加。在高強度研發投入下,公司科研項目進展成果顯著。報告期內,公司在探礦、采礦、選礦以及安全生產等領域開展了共計12項科研項目,并取得1項發明專利和2項實用新型專利,進一步夯實技術“護城河”。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有色金屬工業年度綠色發展領軍企業,長期以來,金徽股份在資源開發中高度注重生態保護與環境修復,實現了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協同發展,并以深厚技術工藝水平及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夯實自身綠色礦山發展優勢。目前,公司不僅在生產過程中實現了開采回采率穩定在90%以上、共伴生礦綜合利用率保持在75%以上,還通過自籌經費投入用于邊坡治理、環境恢復、土地復墾與廠區綠化,真正打造了“花園式”工廠,為全國礦山產業升級提供了可供參考的“金徽樣本”。
整體來看,上半年圍繞資源整合、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及股東回報,金徽股份向市場展現了其充滿活力的發展圖景。未來,隨著資源儲量不斷豐富,公司將進一步夯實鉛鋅主業,而科技創新步伐的加快亦將提高其競爭壁壘,同時在綠色礦山提檔升級與穩定分紅政策的穩步實施下,公司可持續發展價值無疑將愈發凸顯。
來源:
免責聲明:本文為轉載內容,不代表本刊立場,亦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