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吳微
近期,士蘭微(600460.SH)因投資虧損問題,遭遇市場質疑。2023年年報披露,公司投資的昱能科技(688348.SH)、安路科技(688107.SH)因股價變動,造成士蘭微當年歸母凈利潤出現了3579萬元的虧損。20年來,士蘭微的首次虧損也在市場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部分媒體更是以士蘭微“炒股”虧損的標題對士蘭微的投資損失進行了報道。
但據公司披露,公司投資昱能科技、安路科技時的成本并不高,這些投資標的順利上市后,2021年、2022年合計為士蘭微提供了近十億元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目前昱能科技、安路科技股價變動,造成士蘭微出現4.52億元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僅是市場的正常表現。
不過,長期以來,雖然士蘭微的收入在穩定增長,但公司整體的盈利能力并不強,投資收益、政府補貼等非經常性損益對公司凈利潤的影響較大。而在2018年、2021年、2023年公司發行股份合計募集超67億元資金的情況下,2018年至今,士蘭微合計僅分配了3.63億元的現金紅利。自2021年7月公司股價達到峰值后,士蘭微的股價也已出現了70%左右的下跌。
高融資低分紅,股價持續下跌的士蘭微,遭遇投資者“指摘”,冤嗎?
盈利能力不強
作為一家半導體企業,士蘭微的運營模式是IDM模式(集成設備制造商模式),即企業涉及芯片設計、制造、封裝和測試等多個半導體零部件的生產環節。目前,士蘭微的產品有集成電路、分立器件產品和發光二極管產品等。
在半導體行業分工越來越細分的現在,相較于Fabless模式(無晶圓廠模式),IDM模式所存在的缺點也越來越明顯。一方面,IDM模式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造成企業重資產;另一方面受企業自身產能及制程方面的限制,IDM模式下難以實現一些較為先進的設計。2023年,一直采用IDM模式的英特爾,最新的芯片也已讓臺積電代工。
采用IDM模式的士蘭微,公司的資產也越來越重。2019年,士蘭微固定資產的賬面余額還僅為28.69億元,而到了2023年末,公司的固定資產賬面余額已高達64.31億元。需要指出的是,在士蘭微固定資產賬面余額4年間增長1.24倍的同時,公司在建工程的賬面余額也由2019年的7.02億元增長至2023年末的14.97億元。
重資產模式下,高額的設備折舊成本使得士蘭微的毛利率在行業中處于較低的水平。2022年,士蘭微的毛利率為29.45%,在申萬分立器件三級分類的19家公司中排名為第13位;2023年士蘭微的毛利率為22.21%,截至4月21日,在已公布的年報的10家公司中,士蘭微的毛利率僅高于蘇州固锝(002079.SZ)。
低毛利率下,疊加研發及管理成本,長期以來,士蘭微的盈利能力都不強。
2019年至今,受疫情影響,國內在2021年、2022年出現了缺芯少屏的情況;受此影響,士蘭微的毛利率才由2020年的22.19%上漲至2021年的33.19%以及2022年的29.45%。在下游旺盛需求影響下,2021年、2022年,士蘭微的扣非凈利潤分別為8.95億元以及6.31億元,罕見的超過了1億元。
2021年、2022年之外,士蘭微扣非凈利潤則長期低于1億元;如2023年,在公司毛利率下降至22.21%后,公司扣非凈利潤僅為5890萬元。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2020年,受公司毛利率下降影響,士蘭微的扣非凈利潤分別出現了1.2億元以及2351萬元的虧損;因政府補貼、投資收益等非經常性損益影響,當期士蘭微的凈利潤才實現了小幅的盈利。
即使是2021年、2022年公司扣非凈利潤較高的年份,政府補貼、投資收益等非經常性損益在當期士蘭微凈利潤中的占比也比較高。2021年,士蘭微的凈利潤為15.18億元,但其中6.23億元是由政府補貼以及公司對昱能科技、安路科技等公司投資公允價值變動產生的收益提供。2022年,在公司凈利潤為10.52億元的情況下,非經常性損益也為士蘭微提供了4.21億元的利潤。
分紅金額較少
扣非凈利潤額不高、公司盈利主要依賴非經常性損益的士蘭微,雖然在2018年-2022年間進行了5次分紅,但公司的分紅總金額僅為3.63億元;其中,2019年的分紅,士蘭微僅分配了656.03萬元的利潤。
而2018年-2022年間,聞泰科技(600745.SH)三次分紅就分配了6.28億元的凈利潤、2022年收入遠低于士蘭微的揚杰科技(300373.SZ),公司也5次分紅中分配了5.96億元的凈利潤;2023年收入不到士蘭微一半的斯達半導(603290.SH),2021年、2022年這兩年就分配了3.65億元的凈利潤。
雖然長期以來,士蘭微的扣非凈利潤水平并不高,且公司未分配多少現金紅利,但士蘭微的高管卻普遍領取著高薪。
據公司披露,2023年,公司實控人、董事長陳向東的年薪就高達155萬元;董秘、財務總監陳越的年薪也有286.6萬元;副總經理吳建興的薪酬更是高達540.4萬元。而據測算,在士蘭微領取薪酬的11名非獨立董事的董監高中,人均薪酬高達191.2萬元。當期,士蘭微董監高的總薪酬為2135.17萬元;較2022年的2114.49萬元相比,反而增長了20.68萬元。
近期為了提振資本市場信心,時隔10年,國務院出臺了《國務院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這份被稱為新“國九條”的文件對上市公司質量和監管的要求均大幅提升;其中明確指出嚴退市、促分紅,近期多家長期未分紅的企業就被點名批評。
高管普遍高薪,分紅金額較少的士蘭微,還能繼續做“鐵公雞”嗎?
多家機構被套
雖然士蘭微的分紅總額不高,但公司卻在2018年1月、2021年10月以及2023年11月進行了3次非公開發行。其中,2018年,士蘭微的募資凈額為7.06億元,2021年為10.9億元,2023年募資凈額則高達49.19億元;3次非公開發行,士蘭微合計從市場上募集了67億元的資金。
公告顯示,2023年11月,士蘭微的非公開發行中,發行價為20元/股。該筆發行,獲得了國家大基金二期、首鋼產業轉型基金、天安人壽保險、財通基金、諾德基金等14名機構投資者的認購,其中國家大基金二期認購了12.4億元的增發份額,諾德基金、財通基金則分別認購了6.51億元以及5.22億元的增發份額。
參與士蘭微融資后,目前國家大基金二期持有士蘭微3.72%的股份,為公司第三大股東;晨壹恒炘、天安人壽也在認購士蘭微新發的股份后,成為公司的前十大股東,目前他們分別持有士蘭微1.2%和1.14%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士蘭微2023年11月份的增發到目前為止還未解禁,但受公司業績增長不及預期影響,截至4月中旬,士蘭微的股價下跌至18元/股附近,較20元/股的增發價相比,已出現了10%左右的下跌。
在此情況下,2023年11月,以12.4億元認購士蘭微6197.5萬股新發股份的國家大基金二期,目前持有股份對應市值在11.29億元附近;以4億元認購2000萬股新發股份的晨壹恒炘,目前持有股份對應的市值在3.64億元附近;以1.6億元認購800萬股新發股份天安人壽,目前持有股份對應的市值在1.46億元附近。
其實,自2021年7月,士蘭微的股價達到74.58元/股的高值之后,公司的股價就呈現明顯的下跌趨勢。期間僅在2021年11月、2022年3月、2022年7月以及2023年4月,公司的股價有所反彈,但每次反彈的高值卻越來越低,截至日前,士蘭微的股價較高值時相比已出現了75.86%的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10月的增發中,士蘭微發行價高達51.8元/股,股價走勢圖顯示,2021年10月之后,士蘭微的股價僅在2023年3月中的數個交易日超過了51.8元/股。當時參與士蘭微增發的機構主要有中國華融、博時基金、諾德基金等。(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