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吳微
時隔四年,重新舉辦的北京車展成為汽車圈大佬爭奪流量的舞臺。從“最老車?!奔t衣教主到喜獲“廠長”新稱號的雷軍,無不在此屆車展中大放光彩。北京車展激烈的流量之爭,一方面標志著國內汽車行業的大發展,另一方面也體現了車企們的焦慮。雖然在北京車展上,極石01也展示了很多東西與新創意,但由石頭科技(688169.SH)創始人昌敬創立的極石汽車,其關注度遠不如小米SU7與理想汽車(02015.HK)。反倒是石頭科技自身,在強勁增長支撐下,公司的股價近期持續上漲。
說起來,石頭科技與小米也算得上極有淵源。石頭科技由昌敬、丁迪等自然人在2014年7月成立,2016年9月公司發布了第一款產品。在石頭科技成立僅數個月后,小米旗下的天津金米就參與了石頭科技的增資。小米系投資后,小米集團也成為石頭科技的主要客戶,2016年、2017年公司90%以上的收入由小米集團提供。在小米系扶持下,石頭科技于2020年2月完成了首發。上市后,石頭科技的市值一度接近千億,昌敬也在不到40歲的時候身家超過了百億。
但在小米系通過減持逐步淡出石頭科技的股東名單后,如今,昌敬的極石汽車又與小米系在新能源汽車這條火熱的賽道上相遇了。但相較于4000億市值的小米集團,500億市值的石頭科技能支撐起昌敬的造車夢嗎?
緣起:小米系扶持起了石頭科技
在大佬林立的科技圈,生于1982年的昌敬無疑是一個后輩,作為“學霸”的他在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專業獲得了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2006年畢業之后,昌敬先后在傲游天下、微軟、騰訊、百度等互聯網科技公司擔任部門領導。2014年,在百度擔任3年高級經理后,昌敬與丁迪、毛國華、吳震等自然人共同出資設立了石頭科技,昌敬為公司實控人。
石頭科技成立的當年,公司就獲得了“貴人”的支持,這個“貴人”就是小米集團旗下的金米。2014年12月,石頭科技審議通過了增加注冊資本的決議,其中小米集團旗下的天津金米增加了出資9.27萬元,增資后,天津金米持有石頭科技30%的出資額。據招股書測算,2016年3月,石頭科技進行第二次股權轉讓時公司的整體估值僅在12億元附近。
2015年,天津金米將石頭科技的部分出資額轉讓給了拉薩順盈,2019年,拉薩順盈通過減資從石頭科技股東名單中退出。此后,同樣由小米系控制的順為通過增資,承繼了拉薩順盈的出資額,成為石頭科技的第二大股東。?
數據來源:招股書
除了對石頭科技增資外,小米集團還用實際行動支持石頭科技的發展。石頭科技上市之前,公司主要的產品就是為小米定制品牌“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以及自有品牌“石頭智能掃地機器人”和“小瓦智能掃地機器人”。
據公司披露,2016年、2017年,石頭科技與小米集團之間的交易額在公司當期總營收中的占比分別為100%與90.36%。即使到了2019年,小米集團仍為石頭科技貢獻了34.27%的收入。
在小米系支持下,2020年2月,石頭科技順利在科創板完成了首發,發行價為271.12元/股。上市后股價一度高達1494.99元/股,市值接近千億。
需要指出的是,小米集團除了投資石頭科技外,還投資了另一家掃地機器人企業追覓科技(蘇州)有限公司(下稱“追覓科技”)。天眼查信息顯示,天津金米、順為及瀚星創業合計持有追覓科技13.3%的股權。近期,石頭科技與追覓科技還因專利糾紛產生了訴訟。
緣淡:小米系股東逐步減持
不過,自石頭科技上市后不久,小米集團與石頭科技就漸行漸遠。2019年,小米集團還是石頭科技的第一大客戶,為其提供了34.27%的收入;而2020年,小米集團已退至第四大客戶,貢獻收入占比9.28%。到2023年,石頭科技向小米集團銷售的商品總額僅為142萬元,在當期公司總收入中的占比已經可以忽略不計。
失去小米集團這個重要客戶后,石頭科技積極開發國內、國外市場需求,公司的收入也并未因此出現下滑。2020年,石頭科技的收入為45.3億元,較2019年仍有7.74%的增長,到2023年,其收入已達86.54億元,三年間增長了91.04%。
與此同時,自公司首發股份解禁后不久,包括公司高管毛國華、吳震在內,順為、天津金米等10名股東就開始減持股份。
據石頭科技年報披露,到2023年末,天津金米通過多次減持,其持有石頭科技的股份已由發行后的8.89%下降至2023年末的4.49%。2024年4月19日,順為又通過詢價轉讓的方式出售了石頭科技0.5%的股權,交易完成后,其持股也下降至4.91%。
此次轉讓的交易價格為323.66 元/股,順為的交易總對價為2.13億元,相較于日前公司380元/股的股價,此次轉讓的價格有15%左右的折價。?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據不完全統計,自2021年2月,順為、天津金米首次公告擬減持石頭科技股份后,在5次減持過程中,順為、天津金米合計減持了石頭科技近42億元的股份;二者合計持股比例也由發行后的18.53%下降至近日的9.4%。
需要指出的是,2023年2月,石頭科技實控人昌敬在其首發股份解禁后不久也公布了減持計劃,擬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2%的股份。當年9月,在監管層加強對上市公司實控人減持的監管后,昌敬減持公司1%的股權之后,終止了減持,并承諾未來三個月內不再減持;此次減持昌敬變現了3.92億元的股份。
重遇:新能源汽車“二次創業”
有趣的是,石頭科技的實控人昌敬的“二次創業”,與小米雷軍的“最后一次創業”不謀而合,雙方都把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汽車。
工商登記信息顯示,2021年2月,昌敬與曾在上汽、威馬工作過的閆楓聯合創辦了洛軻智能(即“極石汽車”),公司總部設在上海 ,由昌敬擔任董事長;閆楓擔任CEO 。
同樣是2021年的3月,雷軍宣布“(造車)將是(他)最后一次重大創業”。
天眼查信息顯示,洛軻智能成立當年就獲得了高榕創投、北極光創投的A輪融資,當時估值為2.4億美元。此后,洛軻智能又先后獲得了騰訊投資、紅杉中國、IDG資本等投資人的投資,到2023年2月完成E輪融資時,公司的估值已接近30億美元。
獲得融資后,洛軻智能積極推進旗下車型的交付。2023年08月,山東魏橋創業集團(下稱“魏橋集團”)與洛軻智能共同對外宣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合作生產極石汽車,并由北京汽車制造廠有限公司負責代工生產落地。9月22日,魏橋集團戰略投資洛軻智能10億美元 ;2023年11月25日,極石01早于小米SU7全國首批車主交付全面啟動。
今年4月23日晚間,極石汽車舉辦的首場創始人在線溝通會中,昌敬稱極石01將越野SUV、豪華MPV、百變房車三種車型融為一體,擁有“一車當三車”的全場景多元屬性。極石汽車官網顯示,極石01目前有7坐版與6坐版兩款車型,動力有純電優先、燃油優先、油電混合三種模式,基礎售價分別為34.99萬元與35.99萬元。
據極石官方披露,截至今年2月底,極石01累計生產2586輛,累計銷量為2357輛,其中今年1月實際銷量為855輛,2月實際銷量為552輛;除了深耕國內市場以外,公司也在積極開拓國際市場。作為極石汽車的首款車型,極石01的競爭對手較多,有同樣為增程式中大型SUV的理想L8;純電SUV,極石01的競品則更多。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極石01的銷售體量與蔚小理等其他“先發選手”差距巨大,未來能否突圍而出仍是一個未知數。
而這一次,洛軻智能恐怕不一定能再一次得到小米系的助力。
反觀小米,隨著旗下小米SU7順利發布并成功交付,其對國內汽車市場也帶來了極大沖擊,各家大佬紛紛下場直播推銷自家的產品。據乘聯會披露,2024年來,包括特斯拉、理想在內,已有近百款車型降價。
在競爭日益白熱化、行業開始洗牌的現階段,昌敬的汽車夢又能否圓滿呢?(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