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崔悅晨
近期,泉州銀行的高層人事調整成為業(yè)界關注的焦點。
7月4日,泉州市人民政府官網發(fā)布公告,提名江文鵬為泉州銀行新任董事長人選,江文鵬不再擔任泉州銀行行長職務。
另據該官網7月8日公告,鑒于林陽發(fā)已到達退休年齡,免去其泉州銀行董事長職務。
值得一提的是,除董事長迎新外,泉州銀行在上半年還迎來新任董秘葉旭寅、新任行長助理王海彬等,高層人事變動較為頻繁。
與此同時,泉州銀行的資產質量持續(xù)承壓。不良貸款率已連續(xù)三年上漲至1.83%,逾期貸款規(guī)模增長超8億元,撥備覆蓋率也從2023年的168.01%下降至2024年的163.23%。隨著新管理層的上任,泉州銀行能否有效化解風險,改善資產質量,并最終實現(xiàn)A股上市的目標?
高層“大換血”,江文鵬接棒董事長
2025年上半年,泉州銀行經歷了較為頻繁的高層人事調整。首先,原董事長林陽發(fā)由于到達法定退休年齡而卸任,隨后該行行長江文鵬被提名為新任董事長。
根據公開資料,江文鵬出生于1974年,在加入泉州銀行之前,先后在中國工商銀行、平安銀行、廣發(fā)銀行等金融機構任職,積累了豐富的銀行從業(yè)經驗。
2022年11月,泉州銀行面向全國公開選聘總行行長,尋找合適的總行行長候選人。經過一系列的選拔程序,江文鵬于2023年8月正式就任泉州銀行行長一職。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擔任行長不到兩年時間,江文鵬被提名為泉州銀行董事長人選。
作為前任董事長,林陽發(fā)也是由行長升任而來。簡歷顯示,林陽發(fā)出生于1965年,歷任中國工商銀行南安洪瀨辦事處副科級主任、永春支行副行長、泉港支行行長、晉江支行行長,之后轉入平安銀行擔任泉州分行行長,并最終于2011年加入泉州銀行擔任行長,隨后在2022年升任董事長。
除了一把手的任命,上半年泉州銀行還進行了其他重要的人事調整。例如,副行長唐瑾珺不再擔任董事會秘書職務,而是由總行人力資源部總經理葉旭寅接替;同時,總行營業(yè)部總經理王海彬被任命為新任行長助理。
隨著新管理層的上任,泉州銀行或將迎來新的發(fā)展機遇。
公開資料顯示,泉州銀行成立于1997年,總行設于福建省泉州市,目前在福建泉州、福州、廈門、漳州、龍巖、莆田、寧德等地設立了137家營業(yè)網點。截至2024年末,該行資產總額1753億元,各項存款1347億元,各項貸款1110億元,在崗員工超過3000人。
2024年,泉州銀行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36.98億元,同比增長4.55%;凈利潤6.56億元,同比增長0.95%。作為一家扎根于福建省的地方法人銀行,泉州銀行在支持地方經濟建設和發(fā)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資產質量承壓,不良率連續(xù)三年攀升
值得注意的是,泉州銀行在過去一段時間里面臨著資產質量下滑的挑戰(zhàn)。
根據2024年的年報數據,該行不良貸款率在2022年至2024年間分別為1.52%、1.61%和1.83%,呈現(xiàn)出連續(xù)三年上升的趨勢。
與此同時,撥備覆蓋率則從2022年的170.81%降至2023年的168.01%,再到2024年的163.23%,顯示出銀行抵御潛在貸款損失的能力有所減弱。這意味著銀行應對未來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貸款所預留的資金比例正在減少,或將對銀行未來的盈利能力造成影響。
此外,泉州銀行逾期貸款的增長同樣引起了市場的關注。截至2024年末,該行信用貸款的逾期總額達到了10.38億元,相較于2023年末的7.76億元有明顯增加,增幅達到33.79%。
資本充足率方面,截至2024年末,泉州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4.12%,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16%,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33%。
盡管上述數據均高于監(jiān)管最低要求,但考慮到不良貸款率的上升和撥備覆蓋率的下降,泉州銀行仍需密切關注其資本結構和質量,以確保有足夠的緩沖來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具體來看,目前泉州銀行的各項資本凈額總計為169.34億元,其中一級資本凈額為133.84億元,而核心一級資本凈額為111.85億。
為應對上述挑戰(zhàn),泉州銀行需要考慮通過多種渠道補充資本,例如發(fā)行次級債券或優(yōu)先股等,以此提升整體資本實力并支持業(yè)務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同時,銀行還需通過加強內部管理、提高抗風險能力和優(yōu)化貸款組合等方式來改善資產質量,從而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與抗風險能力。
股權結構分散,誰是真正話事人?
值得一提的是,泉州銀行的股權機構也較為分散。
根據最新的年報數據,截至2024年末,公司股東總數為887名。在這眾多的股東之中,前十大股東占據了較大的份額,但即便如此,也沒有任何一個股東能夠對銀行形成絕對控制。
具體來看,在前十大股東中,泉州市國有資產投資經營公司以11.67%的持股位列第一,泉州交通發(fā)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泉州市開源置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和泉州海絲水務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分別持股4.86%、4.03%和4.03%。這意味著,在前十大股東中,國有資本所占的比例為24.59%。
圖片來源:泉州銀行2024年年報
然而,剩余的大部分股權則由多家民營企業(yè)瓜分,其中持股比例最高的為連捷投資集團,以6.90%的持股成為第二大股東。
這種多元化的股權分布使得泉州銀行沒有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行治理結構的復雜性及其面臨的挑戰(zhàn)。
事實上,早在2021年,泉州銀行便開始了上市籌備工作,旨在通過資本市場進一步增強自身實力和發(fā)展?jié)摿ΑH欢壳吧袩o公開信息顯示泉州銀行IPO的最新進展,包括具體的IPO時間以及是否已經遞交了正式的上市申請。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泉州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多次受到監(jiān)管機構的處罰。例如,2024年6月,由于“未按規(guī)定報送涉刑案件信息”,泉州銀行被罰款50萬元;同月,泉州銀行東海支行因“流動資金貸款貸前調查不盡職,導致個別擔保人脫保”,被罰款40萬元。
從業(yè)績表現(xiàn)來看,今年一季度泉州銀行實現(xiàn)營收7.88億元,同比下降25.3%;凈利潤1.18億元,同比下滑49.09%。
面對業(yè)績下滑的壓力,泉州銀行要想成功登陸資本市場,需要有效應對包括但不限于業(yè)績波動、資產質量管理和風險控制在內的多項挑戰(zhàn),而這些恰恰是目前中小銀行A股IPO“卡殼”的重要因素。
總的來說,泉州銀行仍需彌補自身短板,才能在競爭激烈的IPO市場實現(xiàn)突圍。(思維財經出品)■